下列關于高等綠色植物細胞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光能經(jīng)過光反應轉(zhuǎn)化為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和熱能
B、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只分布在線粒體內(nèi)膜和線粒體基質(zhì)中
C、細胞呼吸可為光合作用暗反應提供ATP和CO2
D、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O2被細胞呼吸利用至少要穿過8層磷脂分子
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zhì)變化,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
專題:
分析:解答本題需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和有氧呼吸的過程,具體如下:
2、光反應階段在葉綠體囊狀結構薄膜上進行,色素吸收光能、轉(zhuǎn)化光能,將光能儲存在[H]和ATP中.暗反應階段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zhì)中,有光或無光均可進行,二氧化碳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生成兩個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條件有還原氫、酶、ATP的作用下生成有機物.
3、呼吸作用的過程:
第一階段:在細胞質(zhì)的基質(zhì)中.
反應式:1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葡萄糖)
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基質(zhì)中進行.
反應式: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階段:在線粒體的內(nèi)膜上,這一階段需要氧的參與,是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進行的.
反應式:24[H]+6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
解答: 解:A、光能經(jīng)過光反應轉(zhuǎn)化為ATP中活躍的化學能,不轉(zhuǎn)化成熱能,A錯誤;
B、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分布在線粒體內(nèi)膜和線粒體基質(zhì)和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B錯誤;
C、細胞呼吸產(chǎn)生的ATP用于各項生命活動,暗反應所需要的ATP只能來源于光反應,C錯誤;
D、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O2被細胞呼吸利用至少要穿過葉綠體和線粒體各兩層生物膜,而一層生物膜是2層磷脂分子,故共穿過8層磷脂分子,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裂間期有DNA和中心體的復制
B、染色單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C、分裂間期DNA 含量和染色體組數(shù)都加倍
D、紡錘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與DNA相比,RNA特有的化學成分是( 。
A、脫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B、核糖和胸腺嘧啶
C、核糖和尿嘧啶
D、脫氧核糖和尿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局部麻醉后進行手術時,患者雖然感覺不到疼痛,但卻能感覺到冰冷的手術器械的存在,這說明痛覺興奮的傳導已被阻斷,而溫覺和觸覺仍然存在.以下是關于這三種感覺產(chǎn)生及興奮傳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三種感覺的感受器所能接收到的外界刺激可能不同
B、三種感覺的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方式可能不同
C、產(chǎn)生三種感覺時傳遞三種興奮的神經(jīng)遞質(zhì)可能不同
D、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能與相應的神經(jīng)遞質(zhì)進行特異性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以下關于可興奮細胞電位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人為增加細胞外K+濃度會導致去極化速率加快
B、神經(jīng)細胞電位上升是由于Na+ 內(nèi)流K+外流造成的
C、神經(jīng)沖動就是動作電位,動作電位可沿細胞膜傳導到整個細胞
D、突觸后膜受到刺激引起突觸后膜去極化,一定會形成動作電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取某種植物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新鮮葉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圓片,圓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組,每組各置于一個密閉裝置內(nèi),并分別給予a、b、c三種不同強度的光照,其他條件一致.照光相間時間后,測得各裝置內(nèi)氧氣的增加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圖反映了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
B、乙組裝置內(nèi)的CO2含量在照光后比照光前要高
C、丙裝置內(nèi)增加的O2來自于H2O
D、光照強度為b時,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一部分來自于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水葫蘆是一種典型的水生植物,其大量繁殖已經(jīng)造成了嚴重的生態(tài)問題.某研究小組為了探究pH對水葫蘆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生長旺盛、生理狀態(tài)相似、大小相同的水葫蘆隨機、均等分成5組,各組pH分別設定為5.0、6.0、7.0、8.0、9.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移置光照、溫度和CO2濃度等均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隨即多次測定各組CO2吸收量(每毫克葉肉組織每小時吸收CO2量)并計算凈光合速率.將實驗結果繪制成下表:
pH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
(μmol/mg?h)
光照條件下O2釋放量
(μmol/mg?h)
5.040100
6.045150
7.060200
8.050180
9.040108
請回答:
(1)除了通過測定組CO2吸收量外,還可以通過測定
 
來測得該條件下棉花植株的凈光合速率.
(2)黑暗放置過程中,培養(yǎng)液的pH會發(fā)生變化,因此在測定氧氣釋放量前,需多次將各組pH分別調(diào)到原設定的pH值,這是為了控制實驗的
 

(3)進一步實驗發(fā)現(xiàn):保持實驗條件不變,當pH為10.0時,黑暗條件下水葫蘆CO2的釋放速率為40μmol/mg?h,光照條件下O2的生成速率為75μmol/mg?h.則在該條件下晝夜12小時交替光照,水葫蘆
 
(填“能”或填“不能”)正常生長繁殖,原因是
 

(4)研究發(fā)現(xiàn)pH改變影響水葫蘆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速率,推測其作用部位很可能是葉綠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H]隨化合物在生物體內(nèi)的轉(zhuǎn)移過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經(jīng)①產(chǎn)生的[H]轉(zhuǎn)移到葡萄糖的過程中,首先傳遞給三碳化合物并將其還原
B、[H]經(jīng)⑤轉(zhuǎn)移到水中,其過程需氧氣參與
C、長在向陽坡上的小麥比背陽坡上的小麥①過程強度大
D、能形成ATP的過程有①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產(chǎn)上培育無子番茄、青霉素高產(chǎn)菌株、雜交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抗蟲棉的培育原理依次是( 。
①生長素促進果實發(fā)育、谌旧w變異、刍蛑亟M ④基因突變、莼蚬こ蹋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⑤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