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xué)試劑 | 生物材料 | ||||
A 雞血細胞 | B 花生種子 | C 蛙皮膚細胞 | D 棉花纖維 | E 霉菌 | |
甲基綠溶液 | + | - | + | - | - |
斐林試劑 | - | - | - | - | - |
蘇丹Ⅲ溶液 | - | + | - | - | - |
雙縮脲試劑 | + | - | + | - | + |
分析 1、生物組織中化合物的鑒定:(1)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質(zhì)可與雙縮脲試劑產(chǎn)生紫色反應(yīng).(3)脂肪可用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鑒定,呈橘黃色(或紅色).(4)淀粉遇碘液變藍.
2、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實驗的原理: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細胞染色,同時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觀察的結(jié)果是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zhì)呈紅色,說明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zhì).
解答 解:(1)已知DNA用甲基綠染液染色呈綠色,表中A、C與甲基綠能發(fā)生顏色反應(yīng),說明這兩種細胞內(nèi)含有DNA.
(2)脂肪是細胞內(nèi)的儲能物質(zhì),檢測脂肪可以用蘇丹Ⅲ或Ⅳ試劑,顏色反應(yīng)分別是橘黃色和紅色.
(3)D棉花纖維與四種試劑都無顏色反應(yīng),說明不含蛋白質(zhì)、脂肪、還原糖和DNA,但是將某種蛋白質(zhì)與D材料混合,一段時間后混合液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磚紅色沉淀,說明有還原糖產(chǎn)生,可推測這種蛋白質(zhì)可能是水解棉花纖維的酶,從而使混合液中有還原性糖生成.
故答案為:
(1)DNA
(2)脂肪
(3)還原糖
點評 本題考查檢測還原糖實驗、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實驗、檢測脂肪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xiàn)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aXBXb×aaXBY | B. | AaXBXB×AaXBY | C. | aaXBXb×aaXBY | D. | AaXBXb×AAXB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重要結(jié)構(gòu)物質(zhì) | B. | 重要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 | C. | 主要能源物質(zhì) | D. | 機體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 | B. | ③ | C. | ④ | D. | 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核膜 | 光合作用(能否) | 核糖體 | 細胞壁 | |
甲 | √ | √ | √ | √ |
乙 | √ | × | √ | × |
丙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處理 | 秋水仙素溶液濃度(%) | 處理株數(shù)(棵) | 處理時間(d) | 成活率(%) | 變異率(%) |
滴芽尖生長點法 | 0.05[K] | 30 | 5 | 100 | 1.28 |
0.1 | 86.4 | 24.3 | |||
0.2 | 74.2 | 18.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間生態(tài)范圍重疊越大,競爭越激烈 | |
B. | 激烈的種內(nèi)競爭引起食性分化 | |
C. | 為保護雷鳥種群且使其數(shù)量增加,應(yīng)盡量捕殺雷鳥的天敵 | |
D. | 受保護的沒有動物牧食的草場,生物生產(chǎn)力大于有動物牧食的草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