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核糖體含C、H、O、N、P元素 |
B、核糖體的形成都離不開核仁 |
C、癌細胞代謝旺盛,核糖體數(shù)量增加 |
D、一條mRNA可結(jié)合多個核糖體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食鹽中氯有殺菌作用 |
B、食鹽具有吸水性,不適于細菌生長 |
C、由于滲透作用,使細菌細胞脫水死亡 |
D、.由于高濃度食鹽溶液的水分不足,以致細胞不能生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4次 | B、5次 |
C、6次 | D、8 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若圖①所示為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種群,則a點后的變化可能原因是過度放牧 |
B、影響圖②所示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最直接因素可能是食物的增加 |
C、圖③中c點后發(fā)生的變化表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有一定限度 |
D、圖④曲線可用于指導海洋捕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光合作用只能在葉綠體中進行 |
B、有線粒體的細胞一定不進行無氧呼吸 |
C、有高爾基體的細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
D、有中心體的細胞一定不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及其復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R型菌與S型菌DNA混合后,轉(zhuǎn)化是基因突變的結(jié)果 |
B、用S型菌DNA與活R型菌混合后,可能培養(yǎng)出S型菌和R型菌 |
C、用DNA酶處理S型菌DNA后與活R型菌混合,可培養(yǎng)出S型菌和R型菌 |
D、格里菲思用活R型菌與死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nèi),可導致小鼠死亡,這就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植物的向光性 |
B、頂端優(yōu)勢 |
C、將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 |
D、除草劑可以除掉田間的雙子葉植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不同種群間基因庫的差異是產(chǎn)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 |
B、捕食者的存在對被捕食者是有害無益的 |
C、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定向改變 |
D、進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適應環(huán)境能力越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