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523  8531  8537  8541  8547  8549  8553  8559  8561  8567  8573  8577  8579  8583  8589  8591  8597  8601  8603  8607  8609  8613  8615  8617  8618  8619  8621  8622  8623  8625  8627  8631  8633  8637  8639  8643  8649  8651  8657  8661  8663  8667  8673  8679  8681  8687  8691  8693  8699  8703  8709  8717  447348 

24.(2011全國II卷29)(15分)(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1)下圖是用KMnO4 與濃鹽酸反應制取適量氯氣的簡易裝置。

裝置B、C、D的作用分別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室欲制取適量NO氣體。

①下圖中最適合完成該實驗的簡易裝置是_________(填序號);

②根據(jù)所選的裝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應加入的物質
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簡單描述應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上排氣收集氯氣   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體倒吸進入集氣管B中   吸收尾氣,防止氯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環(huán)境 (2)①I ②

 
應加入的物質
所起的作用
A
銅屑和稀硝酸
發(fā)生NO氣體
B

排水收集NO氣體
C
 
主要是接收B中排出的水

③反應開始時,A中銅表面出現(xiàn)無色小氣泡,反應速率逐漸加快;A管上部空間由無色逐漸變?yōu)闇\棕紅色,隨反應的進行又逐漸變?yōu)闊o色;A中的液體由無色變?yōu)闇\藍色;B中的水面逐漸下降,B管中的水逐漸流入燒杯C中。

試題詳情

23.(2011海南,9分)硫酸亞鐵銨[(NH4)2SO4·FeSO4·6H2O]為淺綠色晶體,實驗室中常以廢鐵屑為原料來制備,其步驟如下:

步驟1  將廢鐵屑放入碳酸鈉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離出液體,用水洗凈鐵屑。

步驟2  向處理過的鐵屑中加入過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應到不再產(chǎn)生氣體,趁熱過濾,得FeSO4溶液。

步驟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飽和(NH4)2SO4溶液,經(jīng)過“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亞鐵銨晶體。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在步驟1的操作中,下列儀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__(填儀器編號)

①鐵架臺  ②燃燒匙  ③錐形瓶 ④廣口瓶 ⑤研缽  ⑥ 玻璃棒  ⑦  酒精燈

(2)      在步驟2中所加的硫酸必須過量,其原因是_______;

(3)      在步驟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為______、_______和過濾;

(4)      本實驗制得的硫酸亞鐵銨晶體常含有Fe3+雜質。檢驗Fe3+常用的試劑是______,可以觀察到得現(xiàn)象是________。

[答案](1)②④⑤;(2)抑制亞鐵離子的水解和氧化;(3)加熱濃縮、冷卻結晶;(4)KSCN溶液,溶液顯血紅色

命題立意:實驗綜合能力考查,本題考查點有溶液加熱、過濾、固體溶解、蒸發(fā)(防水解)、結晶等一系列實驗。

解析:步驟1是溶液加熱和過濾操作,用不到②④⑤;亞鐵離子在加熱過程中有水解,因而要加酸抑制亞鐵離子的水解;步驟3是抑制亞鐵離子的水解下的蒸發(fā)與結晶過程;

[思維拓展]實驗綜合題不僅僅要考查操作方面的內容,也考查一些理論知識在實驗過程中的運用,因而實驗綜合題歷來是高考中的難點。操作要點在平時復習中注意積累,分析過程中可能要注意的問題,要緊扣實驗目的,多方面考慮,才可確保萬無一失。

試題詳情

22.(2011新課標全國,15分)

   氫化鈣固體是登山運動員常用的能源提供劑。某興趣小組擬選用如下裝置制備氫化鈣。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選擇必要的裝置,按氣流方向連接順序為________(填儀器接口的字母編號)

(2)根據(jù)完整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檢查裝置氣密性后,裝入藥品;打開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請按正確的順序填入下列步驟的標號)。

A.加熱反應一段時間             B.收集氣體并檢驗其純度

C.關閉分液漏斗活塞             D.停止加熱,充分冷卻

(3)實驗結束后,某同學取少量產(chǎn)物,小心加入水中,觀察到有氣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顯紅色,該同學據(jù)此斷,上述實驗確有CaH2生成。

① 寫出CaH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該同學的判斷不正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設計一個實驗,用化學方法區(qū)分鈣與氫化鈣,寫出實驗簡要步驟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

(5)登山運動員常用氫化鈣作為能源提供劑,與氫氣相比,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

①H2(g)+1/2O2(g)=H2O(l)  △H=-285.8kJ·mol-1

解析:(1)鈣屬于極活潑的金屬,極易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而制備的氫氣中會混有水蒸氣和氯化氫,所以在與鈣化合之前需要除雜和干燥,分別選用試劑是氫氧化鈉和濃硫酸;同時為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最后還需要連接干燥管,所以正確的順序為:i→e,f→d,c→j,k(或k,j)→a;

(2)由于多余的氫氣需要燃燒反應掉,所以應該先收集一部分氣體并檢驗其純度,反應結束后還需要使氫化鈣在氫氣的氛圍中冷卻,所以應該最后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因此正確的順序為BADC;

(3)氫化鈣中H顯-1價,極易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方程式為:CaH2+2H2O=Ca(OH)2+H2↑;因為金屬鈣與水反應也會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同樣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所以該同學的判斷不正確。

(4)由于氫化鈣中含有氫元素,因此氫化鈣的燃燒產(chǎn)物有水,所以可以利于無水硫酸銅進行檢驗其燃燒產(chǎn)物。

(5)氫氣是氣體不方便攜帶,而氫化鈣是固體,便于攜帶。

答案:(1)→e,f→d,c→j,k(或k,j)→a;(2)BADC;

(3)①CaH2+2H2O=Ca(OH)2+H2↑;

   ②金屬鈣與水反應也有類似現(xiàn)象;

(4)取適量氫化鈣,在加熱條件下與干燥氧氣反應,將反應氣相產(chǎn)物通過裝有無水硫酸銅的干燥管,觀察到白色變?yōu)樗{色;取鈣做類似實驗,觀察不到白色變?yōu)樗{色。

(5)氫化鈣是固體,攜帶方便。

試題詳情

21.(2011重慶,15分)固態(tài)化合物A由兩種短周期元素組成,可與水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甲組同學用題27圖裝置(夾持裝置略)對其進行探究實驗。

(1)儀器B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2)試驗中,Ⅱ中的試紙變藍,Ⅳ中黑色粉末逐漸變?yōu)榧t色并有M生成,則Ⅲ中的試劑為

__________________;Ⅳ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Ⅴ中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組同學進行同樣實驗,但裝置連接順序為Ⅰ--Ⅲ--Ⅳ--Ⅱ--Ⅴ--Ⅵ,此時Ⅱ中現(xiàn)象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經(jīng)上述反應,2.5g 化合物A理論上可得0.56L(標準狀況)M;則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察常見儀器的識別、試劑的選擇、裝置的連接以及有關計算和判斷。

(1)由圖不難看出B是分液漏斗;

(2)使干燥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是堿性氣體,中學化學中涉及到的只有氨氣,即A與水反應生成氨氣,因此A中含有N元素。Ⅳ中黑色CuO粉末逐漸變?yōu)榧t色,說明CuO被還原生成單質銅,因為在高溫下氨氣可以被氧化生成氣體M,而M可用排水法收集,因此M為氮氣,反應的方程式為3CuO+2NH33Cu+3H2O+N2↑。氨氣在通過CuO之前必需進行干燥,干燥氨氣只能用堿石灰,即Ⅲ中的試劑為堿石灰。因為氨氣是過量的,因此在收集氮氣之前需要先除去氨氣,可用濃硫酸吸收多于的氨氣,即Ⅴ中的試劑為濃硫酸。

(3)如果氨氣先干燥然后再通過熱的CuO,氧化還原反應照樣發(fā)生,由于成為有水生成,因此過量的氨氣和水照樣會使干燥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4)2.5g 化合物A生成氨氣的物質的量為0.025mol,所含N原子的質量是0.025mol×28g·mol-1=0.7g,因此另一種元素原子的質量是2.5g-0.7g=1.8g。若該元素顯+1價,則其原子的式量是

;若該元素顯+2價,則其原子的式量是;若該元素顯+3價,則其原子的式量是。顯然只有第二種情況成立,即該化合物是Mg3N2

答案:(1)分液漏斗

   (2)堿石灰  CuO+2NH33Cu+3H2O+N2

   (3)試紙變藍  CuO與氨氣反應生成的水和未反應的氨氣形成氨水,使試紙變藍

   (4)Mg3N2

試題詳情

20.(2011天津,18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合成1-丁醇,查閱資料得知一條合成路線:

 CO的制備原理:HCOOHCO↑+H2O,并設計出原料氣的制備裝置(如下圖)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p>

(1)實驗室現(xiàn)有鋅粒、稀硝酸、稀鹽酸、濃硫酸、2-丙醇,從中選擇合適的試劑制備氫氣、丙烯。寫出化學方程式:               ,            

(2)若用以上裝置制備干燥純凈的CO,裝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別是     ,        

C和d中承裝的試劑分別是        ,              。若用以上裝置制備H2, 氣體發(fā)生裝置中必需的玻璃儀器名稱是            ;在虛線框內畫出收集干燥H2的裝置圖。

(3)制丙烯時,還產(chǎn)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氣,該小組用以下試劑檢驗這四種氣體,混合氣體通過試劑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飽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無水CuSO4         ⑤品紅溶液

(4)合成正丁醛的反應為正向放熱的可逆反應,為增大反應速率和提高原料氣的轉化率,你認為應該采用的適宜反應條件是______________。

a. 低溫、高壓、催化劑        b. 適當?shù)臏囟、高壓、催化?/p>

c. 常溫、常壓、催化劑        d. 適當?shù)臏囟、常壓、催化?/p>

(5)正丁醛經(jīng)催化劑加氫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為純化1-丁醇,該小組查閱文獻得知:①R-CHO+NaHSO3(飽和)→RCH(OH)SO3Na↓;②沸點:乙醚34℃,1-丁醇118℃,并設計出如下提純路線:

試劑1為_________,操作1為________,操作2為_______,操作3為_______。

解析:(1)氫氣可用活潑金屬鋅與非氧化性酸鹽酸通過置換反應制備,氧化性酸如硝酸和濃硫酸與鋅反應不能產(chǎn)生氫氣,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2-丙醇通過消去反應即到達丙烯,方程式為:

(CH3)2CHOHCH2=CHCH3↑+H2O;

(2)甲酸在濃硫酸的作用下通過加熱脫水即生成CO,由于甲酸易揮發(fā),產(chǎn)生的CO中必然會混有甲酸,所以在收集之前需要除去甲酸,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甲酸。又因為甲酸易溶于水,所以必需防止液體倒流,即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最后通過濃硫酸干燥CO。為了使產(chǎn)生的氣體能順利的從發(fā)生裝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壓強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持恒壓;若用以上裝置制備氫氣,就不再需要加熱,所以此時發(fā)生裝置中的玻璃儀器名稱是分液漏斗和蒸餾燒瓶;氫氣密度小于空氣的,因此要收集干燥的氫氣,就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3)檢驗丙烯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檢驗SO2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褪色、品紅溶液或石灰水,檢驗CO2可以石灰水,檢驗水蒸氣可以無水CuSO4,所以在檢驗這四種氣體必需考慮試劑的選擇和順序。只要通過溶液,就會產(chǎn)生水蒸氣,因此先檢驗水蒸氣;然后檢驗SO2并在檢驗之后除去SO2,除SO2可以用飽和Na2SO3溶液,最后檢驗CO2和丙烯,因此順序為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

(4)由于反應是一個體積減小的可逆反應,所以采用高壓,有利于增大反應速率和提高原料氣的轉化率;正向反應是放熱反應,雖然低溫有利于提高原料氣的轉化率,但不利于增大反應速率,因此要采用適當?shù)臏囟龋淮呋瘎┎荒芴岣咴蠚獾霓D化率,但有利于增大反應速率,縮短到達平衡所需要的時間,故正確所選項是b;

(5)粗品中含有正丁醛,根據(jù)所給的信息利用飽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過過濾即可除去;由于飽和NaHSO3溶液是過量的,所以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因為1-丁醇,和乙醚的沸點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餾將其分離開。

答案:(1)Zn+2HCl=ZnCl2+H2↑;(CH3)2CHOHCH2=CHCH3↑+H2O;

   (2)恒壓  防倒吸  NaOH溶液  濃硫酸  分液漏斗  蒸餾燒瓶 

    (3)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

   (4)b

   (5)飽和NaHSO3溶液  過濾  萃取  蒸餾

試題詳情

19.(2011山東高考30,14分)實驗室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離子的鹵水為主要原料制備無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

(1)操作Ⅰ使用的試劑是     ,所用主要儀器的名稱是        。

(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    。用CaO調節(jié)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理論上可選擇pH最大范圍是      。酸化溶液Z時,使用的試劑為    。

 
開始沉淀時的pH
沉淀完全時的pH
Mg2+
9.6
11.0
Ca2+
12.2
c(OH)=1.8mol·L1

 (3)實驗室用貝殼與稀鹽酸反應制備并收集CO2氣體,下列裝置中合理的是      。

(4)常溫下,H2SO3的電離常數(shù),H2CO3的電離常數(shù),。某同學設計實驗驗證H2SO3酸性強于H2CO3:將SO2和CO2氣體分別通入水中至飽和,立即用酸度計測兩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則H2SO3酸性強于H2CO3。該實驗設計不正確,錯誤在于       。

設計合理實驗驗證2SO3酸性強于H2CO3(簡要說明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         。儀器器自選。

供選的試劑:CO2、SO2、Na2CO3、NaHCO3、KMnO4、NaHSO3、蒸餾水、飽和石灰水、酸性KMnO4 溶液、品紅溶液、pH試紙。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常見的基本實驗操作、儀器的使用、離子的除雜和實驗方案設計,綜合性強。

(1)氯氣具有強氧化性,通入氯氣后可以將溶液中的Br氧化溴單質,因為單質溴極易溶于有機溶劑,所以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萃取的主要儀器是分液漏斗。由流程圖可知單質溴在下層,因此該有機溶劑的密度要比水的大且不溶于水,所以該試劑是CCl4;

(2)由于SO42會與Ca2+結合形成微溶性的硫酸鈣而影響氯化鈣的制備,因此必需除去;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pH大于11時Mg2+沉淀完全,pH大于12.2時,Ca2+開始沉淀,所以理論上可選擇pH最大范圍是11.0≤pH<12.2;因為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所以酸化溶液Z時,使用的試劑應該為鹽酸。

(3)實驗室制取CO2的特點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且不需要加熱,由于鹽酸易揮發(fā),因此在收集之前需要出去揮發(fā)出HCl氣體,因為CO2的密度大于空氣中的,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氣發(fā)收集CO2氣體。若采用長頸漏斗時,長頸漏斗的下端必需插入到溶液中,以防止CO2氣體從長頸漏斗中揮發(fā)出來,因此選項b、d正確。

(4)H2SO3和H2CO3均屬于二元酸,要想通過比較二者的pH來驗證二者的酸性強弱,必需使二者的濃度相同,但是SO2和CO2氣體溶于水后的飽和溶液其濃度顯然不相等(因為二者的溶解度不同),所以該實驗設計不正確;要檢驗酸性強弱,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例如利用水解原理(酸越弱相應的強堿鹽就越易水解),也可以利用較強的酸制取較弱的酸來檢驗。由于SO2和CO2氣體均可以使飽和石灰水編混濁,所以CO2氣體在通入飽和石灰水之前必需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SO2氣體。

答案:(1)四氯化碳;分液漏斗

(2)除去溶液中的SO42;11.0≤pH<12.2;鹽酸

(3)b、d

(4)用于比較pH的兩種酸的物質的量濃度不相等;參考方案如下:

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計(或pH試紙)測兩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證明H2SO3酸性強于H2CO3

方案二:將SO2氣體依次通過NaHCO3(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紅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變混濁,證明H2SO3酸性強于H2CO3。

方案三:將CO2氣體依次通過NaHSO3(Na2SO3)溶液、品紅溶液。品紅溶液不褪色,證明H2SO3酸性強于H2CO3。

試題詳情

18、(2011廣東高考33,17分)某同學進行實驗研究時,欲配制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氣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試劑(化學式量:315)。在室溫下配制溶液時發(fā)現(xiàn)所取試劑在水中僅部分溶解,燒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為探究原因,該同學查得Ba(OH)2·8H2O在283K、293K和303K時的溶解度(g/100g H2O)分別為2.5、3.9和5.6。

(1)燒杯中未溶物可能僅為BaCO3,理由是                    。

(2)假設試劑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組成,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成分檢驗。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不考慮結晶水的檢驗;室溫時BaCO3飽和溶液的pH=9.6)

限選試劑及儀器:稀鹽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計、燒杯、試管、帶塞導氣管、滴管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1:取適量試劑于潔凈燒杯中,加入足量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過濾,得濾液和沉淀。

步驟2:取適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稀硫酸。
 
步驟3:取適量步驟1中的沉淀于是試管中,     
 
步驟4:
 

(3)將試劑初步提純后,準確測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實驗如下:

①配制250ml 約0.1mol•L-1Ba(OH)2溶液:準確稱取w克試樣,置于燒杯中,加適量蒸餾水,      ,將溶液轉入       ,洗滌,定容,搖勻。

②滴定:準確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錐形瓶中,滴加指示劑,將       (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鹽酸裝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終點,記錄數(shù)據(jù)。重復滴定2次。平均消耗鹽酸Vml。

③ 計算Ba(OH)2·8H2O的質量分數(shù)=    (只列出算式,不做運算)

(4)室溫下,   (填“能”或“不能”) 配制1.0 mol•L-1Ba(OH)2溶液

解析:本題考察常見的實驗步驟的設計、儀器和試劑的選擇、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以及有關計算。

(1)Ba(OH)2屬于強堿,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CO2形成難溶的BaCO3沉淀,因此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時Ba(OH)2就有可能轉化為BaCO3。

(2)Ba(OH)2易溶于水,所以濾液中含有Ba2+,因此滴加稀硫酸使會產(chǎn)生白色沉淀BaSO4;要想驗證沉淀為BaCO3,可以利用其能與酸反應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CO2氣體;為進一步證明試劑是是否還有Ba(OH)2·8H2O,可以取步驟1中的濾液,用pH計測其pH值,若pH>9.6,即證明濾液不是純BaCO3溶液,即證明是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組成,假設成立。

(3)①由于試樣中含有難溶性的BaCO3,因此加水溶解后要過濾,且冷卻后在轉移到250ml容量瓶中;

②Ba(OH)2溶液的濃度約為0.1mol•L-1,體積是25ml,由于酸式滴定管的容量是50ml,因此鹽酸的濃度至少應該是0.1 mol•L-1的,若鹽酸的濃度過大,反應過快,不利于控制滴定終點,所以選擇0.1980 mol•L-1的鹽酸最恰當。

③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是0.1980×V×103mol,所以25.00ml溶液中含有Ba(OH)2的物質的量是,所以w克試樣中Ba(OH)2的質量是,故Ba(OH)2·8H2O的質量分數(shù)=。

(4)若配制1L1.0 mol•L-1Ba(OH)2溶液,則溶液中溶解的Ba(OH)2·8H2O的質量是315g,所以此時的溶解度約是 g/100g H2O,而在常溫下Ba(OH)2·8H2O是3.9 g/100g H2O,顯然不可能配制出1.0 mol•L-1Ba(OH)2溶液。

答案:(1)由于Ba(OH)2·8H2O與收空氣中的CO2反,所取試劑大部分已變質為BaCO3,未變質的Ba(OH)2·8H2O在配制溶液時能全部溶解。

(2)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1:取適量試劑于潔凈燒杯中,加入足量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過濾,得濾液和沉淀。

步驟2:取適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稀硫酸。
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該試劑中有Ba2+存在
步驟3:取適量步驟1中的沉淀于是試管中,滴加稀鹽酸,連接帶塞導氣管將產(chǎn)生的氣體導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變混濁。說明該試劑中含有BaCO3
步驟4:取步驟1中的濾液于燒杯中,用pH計測定其pH值。
PH值明顯大于9.6,說明該試劑中含有Ba(OH)2。

(3)①攪拌溶解  250ml容量瓶中  ②0.1980

(4)不能。

試題詳情

17.(2011福建高考25,16分)

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劑成分及其含量進行以下探究:

查得資料:該牙膏摩擦劑由碳酸鈣、氫氧化鋁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生成。

Ⅰ.摩擦劑中氫氧化鋁的定性檢驗

  取適量牙膏樣品,加水成分攪拌、過濾。

(1)往濾渣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過濾。氫氧化鋁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濾液中先通入過量二氧化碳,再加入過量稀鹽酸。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定量測定

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質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

依據(jù)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3)實驗過程中需持續(xù)緩緩通入空氣。其作用除了可攪拌B、C中的反應物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反應生成BaCO3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項措施中,不能提高測定準確度的是_____________(填標號)。

a.在加入鹽酸之前,應排凈裝置內的CO2氣體

b.滴加鹽酸不宜過快

c.在A-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

d.在B-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

(6)實驗中準確稱取8.00g樣品三份,進行三次測定,測得BaCO3平均質量為3.94g 。則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

(7)有人認為不必測定C中生成的BaCO3質量,只要測定裝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質量差,一樣可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實驗證明按此方法測定的結果明顯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氫氧化鋁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要求基礎。

Al(OH)3+OH=[Al(OH)4]或Al(OH)3 +OH=AlO2+2H2O

(2)生成的是NaAlO2溶液,通入CO2氣體有Al(OH)3白色沉淀生成,并且生成NaHCO3,加入鹽酸有CO2氣體產(chǎn)生、Al(OH)3沉淀溶解。學生完整描述實驗現(xiàn)象要比較扎實的基本功。

(3)實驗過程中需持續(xù)緩緩通入空氣,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這樣設問學生經(jīng)常接觸。

(4)CO2+Ba(OH)2=BaCO3↓+H2O,基礎簡單的方程式書寫。

(5)在加入鹽酸之前,應排凈裝置內的CO2氣體,會影響測量,滴加鹽酸不宜過快,保證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在A-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因為整個裝置中不需要干燥,有水份不會影響CO2吸收。在B-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C瓶中是足量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響CO2吸收,所以不需要除去CO2中的HCl,選cd。

(6)BaCO3質量為3.94g ,n(BaCO3)=0.0200mol, 則n(CaCO3)=0.0200mol,質量為2.00g,則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25%。此問計算比較簡單。

(7)Ba(OH)2溶液還吸收了水蒸氣、氯化氫氣體等,造成質量偏大,所以可以回答B(yǎng)中的水蒸氣、氯化氫氣體等進入裝置C中。

本題取材牙膏摩擦劑的探究實驗,其中第(5)(7)小問出的不錯,第(5)小問考查影響實驗準確度的因素探討,對學生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第(7)小問設置有臺階,降低了難度,若將“結果明顯偏高增加”設置成填空可能會更好。

答案:(1)Al(OH)3+OH=[Al(OH)4]或Al(OH)3 +OH=AlO2+2H2O

    (2)通入CO2氣體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鹽酸有氣體生成、沉淀溶解;

    (3)把生成的CO2氣體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4)CO2+Ba(OH)2=BaCO3↓+H2O

    (5)c、d

    (6)25%

    (7)B中的水蒸氣、氯化氫氣體等進入裝置C中(或其他合理答案)

試題詳情

16.(2011北京高考27,15分)

甲、乙兩同學為探究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能否反應生成白色BaSO沉淀,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操作
現(xiàn)象
關閉彈簧夾,滴加一定量濃硫酸,加熱
A中有白霧生成,銅片表面產(chǎn)生氣泡
B中有氣泡冒出,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顯淺棕色并逐漸消失
打開彈簧夾,通入N2,
停止加熱,一段時間后關閉
       ___________________
從B、C中分別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鹽酸
均未發(fā)現(xiàn)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該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淺棕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鹽酸的沉淀產(chǎn)生的原因,甲認為是空氣參與反應,乙認為是白霧參與反應。

1為證實各自的觀點,在原實驗基礎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該操作是_____________;

乙在A、B間增加洗氣瓶D,D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

2進行實驗,B中現(xiàn)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檢驗白色沉淀,發(fā)現(xiàn)均不溶于稀鹽酸。結合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現(xiàn)象異同的原因:__________。

 (5)合并(4)中兩同學的方案進行試驗。B中無沉淀生成,而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1)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在加熱時可以氧化單質銅,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為2H2SO4(濃)+CuCuSO4+2H2O+2SO2↑;

(2)SO2溶于水顯酸性,而在酸性條件下NO3具有氧化性可將SO2氧化成硫酸,從而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這說明SO2具有還原性;而NO3被還原成NO氣體,由于試劑瓶中的空氣將NO氧化成NO2,因此會出現(xiàn)淺棕色氣體,方程式為2NO+O2=2NO2;

(3)見解析(2)

(4)①要排除空氣參與反應,可在反應之前先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出;由于銅和濃硫酸反應放熱,因此產(chǎn)生的白霧中含有硫酸,為防止硫酸干擾后面的反應,需要飽和的NaHSO3溶液除去二氧化硫中混有的硫酸雜質;②甲僅僅是排除了空氣,但并沒有除去二氧化硫中混有的硫酸,因此會產(chǎn)生大量沉淀,方程式為SO42+Ba2+=BaSO4↓;而乙雖然排除了二氧化硫中混有的硫酸,但沒有排盡空氣,由于在溶液中空氣可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所以也會生成硫酸鋇沉淀,方程式為2Ba2++2SO2+O2+2H2O=2BaSO4+4H+。但由于白霧的量要遠多于裝置中氧氣的量,所以產(chǎn)生的沉淀少。

(5)通過以上分析不難得出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白色BaSO沉淀。

答案:(1)2H2SO4(濃)+CuCuSO4+2H2O+2SO2↑;

   (2)BaSO4   還原

   (3)2NO+O2=2NO2;

   (4)①通N2一段時間,排除裝置的空氣   飽和的NaHSO3溶液

     ②甲:SO42+Ba2+=BaSO4↓;乙:2Ba2++2SO2+O2+2H2O=2BaSO4+4H+;白霧的量要遠多于裝置中氧氣的量

  (5)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BaSO沉淀

試題詳情

15.(2011安徽高考27,14分)

MnO2是一種重要的無機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純是工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將粗MnO2(含有較多的MnO和MnCO3)樣品轉化為純MnO2實驗,其流程如下:

(1)第①步加稀H2SO4時,粗MnO2樣品中的     (寫化學式)轉化為可溶性物質。

(2)第②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lO3+    MnO2+Cl2↑+    。

(3)第③步蒸發(fā)操作必需的儀器有鐵架臺(含鐵圈)、     、     、     ,已知蒸發(fā)得到的固體中有NaClO3和NaOH,則一定還有含有     (寫化學式)。

(4)若粗MnO2樣品的質量為12.69g,第①步反應后,經(jīng)過濾得到8.7g MnO2,并收集到0.224LCO2(標準狀況下),則在第②步反應中至少需要     mol NaClO3

解析:本題通過MnO2的提純綜合考察了常見的基本實驗操作、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產(chǎn)物的判斷及有關計算。

(1)MnO2不溶于硫酸,所以加稀硫酸時樣品中的MnO和MnCO3分別和硫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MnSO4,所以答案是粗MnO2樣品中的MnO和MnCO3轉化為可溶性物質;

(2)MnSO4要轉化為MnO2,需失去電子,故需要加入NaClO3做氧化劑,依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可以配平,所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因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5Mn2++2ClO3+4H2O=5MnO2+Cl2↑+8H+;

(3)第③屬于蒸發(fā),所以所需的儀器有鐵架臺(含鐵圈)、酒精燈、蒸發(fā)皿、玻璃棒;Cl2通入熱的NaOH溶液中一定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且氯氣既做氧化劑又做還原劑,NaClO3屬于氧化產(chǎn)物,因此一定有還原產(chǎn)物NaCl;

(4)由題意知樣品中的MnO和MnCO3質量為12.69g-8.7 g=3.99g。由方程式H2SO4+MnCO3=MnSO4+H2O+CO2↑可知MnCO3的物質的量為0.01mol,質量為115g/mol×0.01mol =1.15g,所以MnO的質量為3.99g-1.15g=2.84g,其物質的量為,因此與稀硫酸反應時共生成MnSO4的物質的量為0.05mol,根據(jù)方程式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可計算出需要NaClO3的物質的量為0.02mol。

答案:(1)MnO和MnCO3;

(2)5Mn2++2ClO3+4H2O=5MnO2+Cl2↑+8H+;

(3)酒精燈、蒸發(fā)皿、玻璃棒;NaCl;

(4)0.02mol。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