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
B.是先有元素周期律,再有元素周期表的
C.中學課本上的元素周期表是常用的一種形式,也是唯一的一種形式
D.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化的規(guī)律
12.(18分)某有機物A只含C、H、O三種元素,可用作染料、醫(yī)藥的中間體,具有抗菌、祛痰、平喘作用。A的蒸氣密度為相同狀況下氫氣密度的77倍,有機物A中氧的質量
分數約為41.6%,請結合下列信息回答相關問題。
①A可與NaHCO3溶液作用,產生無色氣體;
②1 molA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H2 33.6 L(標準狀況);
③A可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④A分子苯環(huán)上有三個取代基,其中相同的取代基相鄰,不同的取代基不相鄰。
請回答:
(1)A的分子式是 A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2)寫出A與NaH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已知:
a.
b.
c.
有機物B的分子式為C7H6O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轉化,最終生成A:
請回答:①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上述轉化中,反應I、Ⅱ兩步的作用是
③B可發(fā)生的反應有 (填字母)。
a.取代反應 b.加成反應 C.消去反應 d.水解反應
(4)芳香族化合物F與A互為同分異構體,可發(fā)生銀鏡反應,1 mol F恰好與含3 molNaOH
的溶液作用,其苯環(huán)上的一鹵代物只有一種。寫出F的一種可能的結構簡式 。
11.(14分)將水蒸汽和CO氣體分別通入到體積為1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
H2O(g)+CO(g)CO2(g)+H2(g);DH。得到以下三組數據,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
|
起始量 |
平衡量 |
|
||
實驗組 |
溫度 |
H2O |
CO |
H2 |
CO2 |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 |
l |
650℃ |
1 mo1 |
2 mol |
0.8 mol |
0.8 mol |
5 min |
2 |
900℃ |
0.5 mo1 |
l mo1 |
0.2 mo1 |
0.2 mol |
3 min |
3 |
900℃ |
amol |
bmo1 |
cmo1 |
dmol |
t |
(1)由以上數據,實驗l中以v(CO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mol/(L×min)。
(2)比較該反應實驗1和實驗2中CO的轉化率:α1 α2;該反應的反應熱DH 0。
(兩空填“>”、“=”或“<”)
(3)若實驗3要達到與實驗2等效的平衡狀態(tài),且t< 3 min,則a、b應滿足的關系是
(4)900°C時,若要重新達到平衡,使c(CO2)/c(CO)比值變小,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可
采取的措施有(填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劑 B.增大H2濃度 C.升高溫度 D�?s小容器體積
10.(14分)某工業(yè)廢水中含有大量CuSO4,少量的Ag+、Hg2+以及部分泥污,通過下述過程可從該廢水中回收硫酸銅晶體及其他物質。
(1)步驟l的主要操作是 ,需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外還有
(2)步驟2中需加入某種試劑后再將混合物分離,該試劑是 (填化學式)
(3)步驟2中在分離Hg和固體殘渣時,采用在封閉體系中加熱、冷凝回收的方法,原
因是
(4)步驟3之后在B中加入液體混合物X(稀H2SO4和一種綠色氧化劑),僅生成硫酸銅
和水,反應方程式是
(5)步驟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發(fā)濃縮、 、過濾、烘干。
9.(14分)有四種短周期元素Y、M、Z、X,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微粒結構或性質特點如下表:
元素編號 |
元素微粒結構或性質特點 |
x |
標準狀況下X2的密度為3.17 g/L |
Y |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 |
Z |
最高價氧化物E是通訊材料光導纖維的主要原料 |
M |
0.l mol/L M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N的水溶液pH=13 |
(1)M離子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
(2)Y形成一種可用作裝飾品的單質,其晶體的熔點與Z單質比較,熔點較高的是
(填化學式),Z最高價氧化物晶體類型是 。
(3)寫出N與X2單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以石墨和鐵作電極,用電解槽電解化合物MX的水溶液,陽極產生X2,鐵應
作 極,若該電極逸出1.12 L(標準狀況)氣體,則電路中轉移電子 mol。
8.室溫下,有關下列四種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忽略溶液混合前后的體積變化)( )
|
�、� |
② |
�、� |
④ |
pH |
12 |
12 |
2 |
2 |
溶液 |
氨水 |
氫氧化鈉溶液 |
醋酸 |
鹽酸 |
A.在①、②中分別加入氯化銨晶體,兩溶液的pH均增大
B.分別將等體積的①和②加水稀釋100倍,所得溶液的pH:①>②
C.把①、④兩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1-)>c(NH4+)>c(OH-)>c(H+)
D.熔溶液②和溶液③等體積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pH=7
7.右圖是778K時N2與H2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曲線圖,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此反應N2+3H22NH3為吸熱反應
B.加入催化劑,該化學反應的DH變大
C.b曲線是加入催化劑時的能量變化曲線
D.加入催化劑可增大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不變
5.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隱患的是( )
�、賹⑺刂鵁瓋缺诰従徏尤霛饬蛩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②實驗室制取氯氣結束時,先撤水中的導管后撤酒精燈;③取用金屬Na或K時,剩余的藥品要放回原瓶;④夜間廚房發(fā)生煤氣泄漏時,應立即開燈檢查煤氣泄漏的原因,并打開所有的門窗通風;⑤干冰是干粉滅火器的常見成分,可用作鎂、鋁等金屬的滅火;⑥做苯酚性質實驗時,因為常溫時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所以可以將廢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全部
6.右圖中,兩電極上發(fā)生電極反應。a極:Cu2++2e-=Cu,b極:Fe-2e-==Fe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裝置中電解質溶液一定含有Cu2+
B.該裝置一定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C.a極上一定發(fā)生還原反應 D.a、b可能是同種電極材料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內存在非極性共價鍵和分子間作用力
B.甲烷、氨和水都是由極性鍵結合而成的極性分子
C.同主族不同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一定具有相同的晶體結構
D.氟化氫的沸點高于氯化氫,正丁烷的沸點高于異丁烷
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l mol甲基(-CH3)所含的電子數為10NA
B.0.4 mol任意比混合的乙炔和乙醛氣體充分燃燒,消耗氧氣分子數為NA
C.常溫常壓下,NA個甲烷分子的體積大于22.4 L
D.0.1mol Na2O2與足量的水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1NA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