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物體A在F=10N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勻速運動,已知物體A的質(zhì)量m=4.6kg,拉力F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已知sin37°=0.6;cos37°=0.8;g=10N/kg).求:
(1)物體A所受的支持力大。
(2)物體A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分析 對物體做好受力分析,由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可求得支持力及摩擦力;再由摩擦力公式可求得動摩擦因數(shù).

解答 解:物體A的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建立直角坐標系,根據(jù)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則

在x軸:Fcos37°-f=0…①
在y軸:Fsin37°+N-mg=0…②
再由滑動摩擦力大小:f=μN…③
聯(lián)立①②③可得
地面對物體A的支持力大小為
N=mg-Fsin37°=(4.6×10-10×0.6)N=40N   
物體A與地面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大。
μ=$\frac{f}{N}$=$\frac{Fcos37°}{mg-Fsin37°}$=$\frac{10×0.8}{(4.6×10-10×0.6)}$=0.2   
答:(1)物體A所受的支持力大小為40N;
(2)物體A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

點評 本題考查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要注意做好受力分析,并正確應(yīng)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合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個質(zhì)點從t=0開始由原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速度-時間圖象如圖,則質(zhì)點( 。
A.t=1s時回到原點B.t=2s離原點最遠C.t=3s時回到原點D.t=4s時路程為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
B.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呈銳角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C.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呈鈍角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
D.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一條平直的電場線上有A、B、C三點,把m=2×10-9kg,q=-2×10-9C的粒子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1.5×10-7J的正功,再把該電荷從B點移到C點,電場力做功-4×10-7J,分別求出A與B兩點間的電勢差,A與C兩點間的電勢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在一飛船上測得飛船的長度為100m,高度為10m,當飛船以0.60c的速度從你身邊經(jīng)過時,按你的測量,飛船有多高、多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A、B兩小球由繞過輕質(zhì)定滑輪的細線相連,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兩小球在豎直方向上通過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相連,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用手控制住A,并使細線剛剛拉直但無拉力作用,并保證滑輪左側(cè)細線豎直、右側(cè)細線與斜面平行.已知A的質(zhì)量為4m,B、C的質(zhì)量均為m,重力加速度為g,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不計.開始時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釋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時,C恰好離開地面.求
(1)斜面的傾角α;
(2)A獲得的最大速度v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放射性同位素鈷60能放出較強的γ射線,其強度容易控制,這使得γ射線得到廣泛應(yīng)用.下列選項中,不屬于γ射線的應(yīng)用的是(  )
A.醫(yī)學上制成γ刀,無需開顱即可治療腦腫瘤
B.機器運轉(zhuǎn)時常產(chǎn)生很多靜電,用γ射線照射機器可將電荷導(dǎo)入大地
C.鋁加工廠將接收到的γ射線信號輸入計算機,可對薄鋁板的厚度進行自動控制
D.用γ射線照射草莓、荔枝等水果,可延長保存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長為l的導(dǎo)體棒原來不帶電,現(xiàn)將一帶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放在距棒左端R處,如圖所示,當達到靜電平衡后,棒上感應(yīng)的電荷在棒內(nèi)靠近右端點處產(chǎn)生的場強的大小等于$\frac{kq}{{(R+l)}^{2}}$,方向向左.(填向左,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細線系著小球懸于O點,線長為l,在O點正下方$\frac{3}{4}$l處固定一釘子P,把線拉直至水平,無初速度釋放,當線碰到釘子時(  )
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增大B.小球的速度增大
C.小球的角速度增大D.線的拉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