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關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的闡述,不正確的是( 。
A.C、H、O、N、P是ATP、染色質、質粒共有的化學元素
B.線粒體、核糖體、質粒等結構或物質中肯定都含有核糖或脫氧核糖
C.細胞膜、葉綠體的內膜與外膜、內質網(wǎng)膜與小腸粘膜都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
D.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體HIN1病毒的遺傳物質只含有4種堿基和4種核苷酸

分析 1、ATP是三磷酸腺苷,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和3分子磷酸組成,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二者都含有C、H、O、N、P元素;
2、線粒體和核糖體都含有RNA,RNA由磷酸、堿基、和核糖組成;
3、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等細胞器膜和核膜、細胞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解答 解:A、ATP是腺苷三磷酸,組成元素是C、H、O、N、P,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含有C、H、O、N、P元素,質粒的本質是DNA,組成元素是C、H、O、N、P,NADPH也含有C、H、O、N、P元素,A正確;
B、線粒體、核糖體中含有RNA,因此含有核糖,質粒的化學本質是DNA,含有脫氧核糖,B正確;
C、生物膜系統(tǒng)指的是細胞膜、細胞器膜及核膜共同構成,故細胞膜、葉綠體內膜與外膜、內質網(wǎng)膜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小腸粘膜不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C錯誤;
D、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體HIN1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只含有4種堿基和4種核糖核苷酸,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膜系統(tǒng),遺傳物質,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都內在聯(lián)系并應用相關知識通過分析、比較、綜合等方法綜合解答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chǎn)生特定的顏色反應.在下列實驗列表中,錯誤的是( 。
選項待檢測的物質使用試劑呈現(xiàn)顏色
A梨中的還原糖斐林試劑紫色
B玉米中的淀粉碘液藍色
C芝麻中的脂肪蘇丹Ⅳ紅色
D大豆中的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代表人體體液免疫的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所在的階段中,沒有吞噬細胞的參與
B.免疫過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應⑥比⑦要強
C.物質5為抗體,其合成和分泌的有關結構包括:細胞膜、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
D.細胞3可以直接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密切接觸,使這些細胞裂解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我國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一種具有鎮(zhèn)痛作用而又不會像嗎啡那樣使病人上癮的藥物--腦啡肽,下面是它的結構簡式,據(jù)此回答:

(1)該化合物為五肽,由4種氨基酸縮合而成,有4個肽鍵,有1個氨基和1個羧基,在形成時相對分子質量少了72.
(2)如果腦啡肽肽鏈長度不變,組成它的氨基酸的種類和數(shù)目均不變,改變其中的排列順序,就可以改變其性質.
(3)通過實驗得知該化合物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反應,溶液顏色呈紫色.這是由于化合物中含有-CO-NH-(寫結構式)的緣故.
(4)腦啡肽只有皮下注射才有效,而不能口服,主要原因是口服在消化道內會消化(水解)成氨基酸而失去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屬于原核細胞的是丙.
(2)將圖三種細胞分別置于清水中,三種細胞中形態(tài)變化最大的是乙.若將甲細胞置于高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則甲細胞會發(fā)生[14]原生質層和[①]細胞壁分離的現(xiàn)象.
(3)若丙圖中①表示的某種細胞器,對應于乙圖中[②]核糖體.乙圖細胞內膜面積最大的細胞器是[①]內質網(wǎng).
(4)若用健那綠染液作為染色劑,可以對乙細胞中的某細胞器進行染色,使之呈現(xiàn)藍綠色.
(5)若已知乙細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質類物質,如消化酶、抗體、蛋白質類激素等(至少寫出2種)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航天飛機的飛行過程中,地面指揮中心對宇航員的生理狀況進行了實時監(jiān)測.如圖(①②)和表③是實際測得的三項生理指標,
請分析后回答問題:

③液體的pH
液體胃液唾液血液腸液胰液
pH0.9~1.56.87.47.78.0
(1)上述三項生理指標哪幾項是正常的①②③;屬于內環(huán)境指標的是①②.
(2)某病人胃口不好,醫(yī)生常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該液配制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葡萄糖濃度為100 mg/dL,NaCl為0.9%(質量濃度),不能過高或過低,原因是防止內環(huán)境內環(huán)境滲透壓改變使細胞吸水會失水使細胞變形,乃至影響其正常生理功能.
(3)由B圖可得出的結論是正常人的體溫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存在著差異,但不超過1℃.
(4)從C圖看出,不同消化液的pH存在明顯差異,這反映了什么問題?不同消化酶的最適pH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為胰島B細胞和肝細胞參與血糖平衡調節(jié)過程的示意圖,甲、乙分別代表兩類血糖調節(jié)異;颊叩募毎畵(jù)圖回答:

(1)胰島B細胞合成并分泌胰島素,通過體液(血液)運輸,作用于肝細胞,促進①等過程(填圖中數(shù)字序號),使血糖濃度降低.乙細胞因膜表面缺少胰島素受體,而不能接受胰島素的調節(jié)作用.
(2)在體液免疫中,受到抗原的刺激,漿(效應B)細胞能產(chǎn)生抗體.抗體攻擊甲細胞而使其功能受損,這類患者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比正常人低.因抗體對自身的攻擊而導致的這些疾病在免疫學上被稱為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圖表示某物質進出細胞后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
B.此細胞剛開始是細胞內液濃度大于細胞外液濃度
C.此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D.此物質進出細胞時不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如圖是某相對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數(shù)量變化關系的示意圖(圖中不同陰影的面積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個體數(shù)量).下列各項正確的是( 。
A.圖中所含的食物鏈為捕食食物鏈
B.這些生物的種群數(shù)量總是維持在各自的K值
C.旅鼠的種群數(shù)量受種群密度制約
D.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的數(shù)量變化是一種正反饋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