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8223  438231  438237  438241  438247  438249  438253  438259  438261  438267  438273  438277  438279  438283  438289  438291  438297  438301  438303  438307  438309  438313  438315  438317  438318  438319  438321  438322  438323  438325  438327  438331  438333  438337  438339  438343  438349  438351  438357  438361  438363  438367  438373  438379  438381  438387  438391  438393  438399  438403  438409  438417  447090 

23.[解法一](1)由,得,         ......2分

整理后,可得,、,為整數, 

不存在、,使等式成立!               ......5分

(2)若,即,             (*)

(ⅰ)若!

當{}為非零常數列,{}為恒等于1的常數列,滿足要求!      ......7分

(ⅱ)若,(*)式等號左邊取極限得,(*)式等號右邊的極限只有當時,才能等于1。此時等號左邊是常數,,矛盾。

綜上所述,只有當{}為非零常數列,{}為恒等于1的常數列,滿足要求。......10分

[解法二]設 

(i) 若d=0,則 

(ii) 若(常數)即,則d=0,矛盾

綜上所述,有,    10分

(3) 

.

,

.        13分

   15分

由二項展開式可得正整數M1、M2,使得(4-1)2s+2=4M1+1,

 

故當且僅當p=3s,sN時,命題成立.

說明:第(3)題若學生從以下角度解題,可分別得部分分(即分步得分)

若p為偶數,則am+1+am+2+……+am+p為偶數,但3k為奇數

故此等式不成立,所以,p一定為奇數。

當p=1時,則am+1=bk,即4m+5=3k,

而3k=(4-1)k

=

當k為偶數時,存在m,使4m+5=3k成立             1分

當p=3時,則am+1+am+2+am+3=bk,即3am+2-bk, 

也即3(4m+9)=3k,所以4m+9=3k-1,4(m+1)+5=3k-1

由已證可知,當k-1為偶數即k為奇數時,存在m,  4m+9=3k成立    2分

當p=5時,則am+1+am+2+……+am+5=bk,即5am+3=bk

也即5(4m+13)=3k,而3k不是5的倍數,所以,當p=5時,所要求的m不存在

故不是所有奇數都成立.                       2分

 

 

 

 

試題詳情

23.(本題滿分18分)本題共有3個小題,第1小題滿分5分,第2小題滿分5分,第3小題滿分8分。

已知是公差為的等差數列,是公比為的等比數列。

(1) 若,是否存在,有說明理由;   

(2) 找出所有數列,使對一切,,并說明理由;

(3) 若試確定所有的,使數列中存在某個連續(xù)項的和是數列中的一項,請證明。

試題詳情

22.(本題滿分16分)本題共有3個小題,第1小題滿分4分,第2小題滿分6分,第3小題滿分6分。

   已知函數的反函數。定義:若對給定的實數,函數互為反函數,則稱滿足“和性質”;若函數互為反函數,則稱滿足“積性質”。

(1) 判斷函數是否滿足“1和性質”,并說明理由;   

(2) 求所有滿足“2和性質”的一次函數;

(3) 設函數對任何,滿足“積性質”。求的表達式。

22(1)解,函數的反函數是

       

其反函數為 

故函數不滿足“1和性質”

(2)設函數滿足“2和性質”,

…….6分

得反函數………….8分

由“2和性質”定義可知=恒成立

即所求一次函數為………..10分 

(3)設,,且點圖像上,則在函數圖象上,

,可得,       ......12分

,       

,則,即!  ......14分

綜上所述,,此時,其反函數就是

,故互為反函數 !      ......16分

試題詳情

21.(1)雙曲線C的漸近線

直線l的方程………………..6分       

直線l與m的距離……….8分 

(2)設過原點且平行與l的直線

則直線l與b的距離

       

又雙曲線C的漸近線為 

雙曲線C的右支在直線b的右下方,

雙曲線右支上的任意點到直線的距離為

故在雙曲線的右支上不存在點,使之到直線的距離為

[ 證法二] 雙曲線的右支上存在點到直線的距離為,

由(1)得, 

 

,0………………………………..13分

  代入(2)得    (*)

方程(*)不存在正根,即假設不成立       

故在雙曲線C的右支上不存在Q,使之到直線l 的距離為…………….16分

試題詳情

21.(本題滿分16分)本題共有2個小題,第1小題滿分8分,第2小題滿分8分。

   已知雙曲線設過點的直線l的方向向量   

(1) 當直線l與雙曲線C的一條漸近線m平行時,求直線l的方程及l(fā)與m的距離;

(2) 證明:當>時,在雙曲線C的右支上不存在點Q,使之到直線l的距離為。

試題詳情

19(本題滿分14分)

如圖,在直三棱柱中,,

,求二面角的大小!  

19,[解]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A(2,0,0)、   C(0,2,0)    A1(2,0,2),

B1(0,0,2) 、C1(0,2,2)         ……2分

設AC的中點為M,∵BM⊥AC,  BM⊥CC1;

∴BM⊥平面A1C1C,即=(1,1,0)是平面A1C1C的一個法向量!5分

設平面的一個法向量是        =(x,y,z),

 =(-2,2,-2),     =(-2,0,0)      ……7分

 

設法向量的夾角為,二面角的大小為,顯然為銳角

…………………….14分

20(本題滿分14分)本題共有2個小題,第1小題滿分6分,第2小題滿分8分。

有時可用函數

   

描述學習某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其中x表示某學科知識的學習次數(),表示對該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正實數a與學科知識有關。

(1) 證明:當時,掌握程度的增加量總是下降;

(2) 根據經驗,學科甲、乙、丙對應的a的取值區(qū)間分別為,,。當學習某學科知識6次時,掌握程度是85%,請確定相應的學科。

20.證明(1)當

而當,函數單調遞增,且>0……..3分

單調遞減 

,掌握程度的增長量總是下降……………..6分

(2)由題意可知0.1+15ln=0.85……………….9分

整理得

解得…….13分

由此可知,該學科是乙學科……………..14分       

試題詳情

18、[答案]B

[解析]由已知,得:,第II,IV部分的面積是定值,所以,為定值,即為定值,當直線AB繞著圓心C移動時,只可能有一個位置符合題意,即直線AB只有一條,故選B。

試題詳情

18.過圓的圓心,作直線分別交x、y正半軸于點A、B,被圓分成四部分(如圖),若這四部分圖形面積滿足則直線AB有(  )

(A) 0條   (B) 1條   (C)  2條   (D) 3條

試題詳情

17、[答案]D        

[解析]根據信息可知,連續(xù)10天內,每天的新增疑似病例不能有超過7的數,選項A中,中位數為4,可能存在大于7的數;同理,在選項C中也有可能;選項B中的總體方差大于0,敘述不明確,如果數目太大,也有可能存在大于7的數;選項D中,根據方差公式,如果有大于7的數存在,那么方差不會為3,故答案選D.

試題詳情

17.在發(fā)生某公共衛(wèi)生事件期間,有專業(yè)機構認為該事件在一段時間沒有發(fā)生在規(guī)模群體感染的標志為“連續(xù)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過7人”。根據過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數據,一定符合該標志的是

(A)甲地:總體均值為3,中位數為4   (B)乙地:總體均值為1,總體方差大于0   

(C)丙地:中位數為2,眾數為3     (D)丁地:總體均值為2,總體方差為3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