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小孩坐在長L=1.0m的長方形滑板上從光滑的直冰道上滑下,直冰道與水平面間的夾角θ=30°,在他下滑的過程中先后經(jīng)過A、B兩點,整個滑板通過A、B兩點所用時間分別為t1=0.2s、t2=0.1s,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10m/s2,求滑板前端從A點運動到B點所需的時間.

分析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下滑的加速度,根據(jù)位移時間公式和速度時間公式求出滑板前端從A點運動到B點所需的時間.

解答 解: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小孩與滑板下滑時的加速度大小為:
$a=\frac{mgsinθ}{m}=gsinθ$----------①
方向沿斜面向下.
設滑板前端到達A、B兩點時的速度大小分別為vA、vB,滑板前端在A、B兩點之間的運動時間為△t.
由題意,根據(jù)運動學規(guī)律,有:
$L={v}_{A}{t}_{1}+\frac{1}{2}a{{t}_{1}}^{2}$-----------②
$L={v}_{B}{t}_{2}+\frac{1}{2}a{{t}_{2}}^{2}$------------③
vB=vA+a△t-----------④
聯(lián)立①②③④式,可解得
$△t=\frac{L}{gsinθ}(\frac{1}{{t}_{2}}-\frac{1}{{t}_{1}})+\frac{1}{2}({t}_{1}-{t}_{2})$=$\frac{1.0}{10×sin30°}(\frac{1}{0.1}-\frac{1}{0.2})+\frac{1}{2}×(0.2-0.1)s=1.05s$.
答:滑板前端從A點運動到B點所需的時間為1.05s.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綜合運用,知道加速度是聯(lián)系力學和運動學的橋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兩足夠長的光滑金屬導軌豎直放置,相距為L=0.2m,一理想電流表跟阻值為R=1.5Ω的電阻串聯(lián)后與兩導軌相連,勻強磁場與導軌平面垂直.一質量為m=0.1kg、有效電阻為r=0.5Ω的導體棒在距磁場上邊界h=0.2m處靜止釋放.導體棒進入磁場后,流經(jīng)電流表的電流逐漸減小,最終穩(wěn)定為I=0.5A.整個運動過程中,導體棒與導軌接觸良好,且始終保持水平,不計導軌的電阻,g=10m/s2.求:
(1)磁感應強度的大小B;
(2)電流穩(wěn)定后,導體棒運動速度的大小v;
(3)流經(jīng)電流表電流的最大值I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點電荷A的電荷量為Q,點電荷B的電荷量為q,相距為r.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求:
(1)電荷A與B之間的庫侖力大;
(2)電荷A在電荷B所在處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大。
(3)移去電荷B后,電荷A在原電荷B所在處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所示,在正方形線圈的內(nèi)部有一條形磁鐵,線圈與磁鐵在同一平面內(nèi),兩者有共同的中心軸線OO′,關于線圈中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磁鐵向紙面外平移時,線圈中不產(chǎn)生感應電流
B.當磁鐵向上平移時,線圈中不產(chǎn)生感應電流
C.當磁鐵向下平移時,線圈中產(chǎn)生感應電流
D.當磁鐵N極向紙外,S極向紙里繞OO′軸轉動時,線圈中產(chǎn)生感應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帶電量相同的兩個粒子P、Q,分別從兩平行極板的正中央和下極板邊緣處以相同的速度垂直于電場方向射入勻強電場中,最后打在上極板上的同一點,如圖所示.則從粒子開始射入電場至打到上極板的過程中(粒子的重力不計),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運動時間之比tP:tQ=1:2B.質量之比mP:mQ=4:1
C.電勢能減小量之比△EP:△EQ=1:2D.動能的增加量之比△EKP:△EKQ=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且不能太短.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確的是C.(填入相應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一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繩跨過定滑輪后,兩端分別懸掛質量為m2和m1的物體A和B.若滑輪有一定大小,質量為m0且分布均勻,滑輪轉動時與繩之間無相對滑動,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設細繩對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別為T2和T1,已知下列四個關于T2的表達式中有一個是正確的.請你根據(jù)所學的物理知識,通過一定的分析,判斷正確的表達式是(  )
A.T2=$\frac{({m}_{0}+4{m}_{2}){m}_{1}g}{{m}_{0}-4({m}_{1}+{m}_{2})}$B.T2=$\frac{({m}_{0}+4{m}_{1}){m}_{2}g}{{m}_{0}+2({m}_{1}+{m}_{2})}$
C.T2=$\frac{({m}_{0}+2{m}_{2}){m}_{1}g}{{m}_{0}+4({m}_{1}+{m}_{2})}$D.T2=$\frac{({m}_{0}+2{m}_{1}){m}_{2}g}{{m}_{0}+2({m}_{1}+{m}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質量為0.2kg的球豎直向下以6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m/s的速度反向彈回.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在小球與地面接觸的時間內(nèi),關于球動量變化△p和合力對小球做W,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p=2kg•m/s  W=-2JB.△p=-2kg•m/s  W=0
C.△p=0.4kg•m/s  W=-2JD.△p=-0.4kg•m/s  W=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某同學用伏安法測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現(xiàn)備有下列器材:
A.被測干電池一節(jié)
B.電流表:量程0~0.6A,內(nèi)阻約為0.3Ω
C.電流表:量程0~3A,內(nèi)阻約為0.1Ω
D.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未知
E.電壓表:量程0~15V,內(nèi)阻未知
F.滑動變阻器:0~10Ω,2A
G.滑動變阻器:0~100Ω,1A
H.開關、導線若干
伏安法測電池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中,由于電流表和電壓表內(nèi)阻的影響,測量結果存在系統(tǒng)誤差.在現(xiàn)有器材的條件下,要盡可能準確地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

(1)在上述器材中請選擇適當?shù)钠鞑模篈BDFH (填寫選項前的字母);
(2)實驗電路圖應選擇下圖中的乙 (填“甲”或“乙”);
(3)根據(jù)實驗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得到了如圖丙所示的U-I圖象,則在修正了實驗系統(tǒng)誤差后,干電池的電動勢E=1.5V,內(nèi)電阻r=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