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如圖,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為F1;第二次用同樣大小的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m,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為F2,則:(  )
A.F1=F2B.F1>F2C.F1<F2D.無法確定

分析 先對整體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共同的加速度,對一次對m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F1,對一次對M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F2,這樣就可以判斷F1和F2的大小了.

解答 解:把兩個物體看成一個整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a=$\frac{F}{M+m}$,兩次系統(tǒng)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對m運用牛頓第二定理得:F1=ma=$\frac{mF}{M+m}$
第二次用同樣大小的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m,對M運用牛頓第二定理得:F2=Ma=$\frac{MF}{M+m}$
因為M>m,所以F1<F2
故選:C.

點評 該題是整體法和隔離法的應(yīng)用,要求同學(xué)們能選擇恰當(dāng)?shù)难芯繉ο筮\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電梯的頂部掛一個彈簧秤,秤下端掛了一個重物,電梯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10N.某時刻電梯中的人觀察到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12N,關(guān)于電梯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m/s2)( 。
A.電梯可能向上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2m/s2,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
B.電梯可能向下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2m/s2,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
C.電梯可能向上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2m/s2,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
D.電梯可能向下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12m/s2,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空間某平面內(nèi)有一條折線是磁場的分界線,在折線的兩側(cè)分布著方向相反、與平面垂直的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都為B.折線的頂角∠A=90°,P、Q是折線上的兩點,AP=AQ=L.現(xiàn)有一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負電微粒從P點沿PQ方向射出,不計微粒的重力.
(1)為使微粒從P點射出后,途經(jīng)折線的頂點A而到達Q點,求初速度v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2)求第(1)問中微粒從P點到達Q點所用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922年英國物理學(xué)家阿斯頓因質(zhì)譜儀的發(fā)明、同位素和質(zhì)譜的研究榮獲了諾貝爾化學(xué)獎.若速度相同的一束粒子由左端射入質(zhì)譜儀后的運動軌跡如圖,則下列正確的是( 。
A.該束帶電粒子帶正電
B.該束帶電粒子帶負電
C.速度選擇器的P1極板帶正電
D.在B2磁場中運動半徑越大的粒子,比荷$\frac{q}{m}$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體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C上,通過細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與A相連接,連接B的一段細繩與斜面平行,A、B、C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 。
A.水平面對C的支持力等于B、C的總重力
B.B一定受到C的摩擦力
C.C一定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
D.若將細繩剪斷,B物體開始沿斜面向下滑動,則水平面對C的摩擦力可能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一輕彈簧固定于O點,另一端系一重物,將重物從與懸點O在同一水平面且彈簧保持原長的A點無初速度釋放,讓它自由擺下.不計空氣阻力,在重物由A點擺向最低點B的過程中( 。
A.重物的重力勢能增加B.彈簧的彈性勢能不變
C.重物的機械能減少D.重物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重物B被繞過小滑輪P的細線所懸掛,重物A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輪P被一根斜短線系于天花板上的Q點;O是三根線的結(jié)點,AO水平拉著A物體,C沿豎直方向拉著彈簧,CO與PO夾角為120°;彈簧、細線、滑輪的重力和細線與滑輪間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中A重100N,B重40N,A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的彈力大小為20NB.桌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50N
C.線CO與PO拉力的合力大小為20$\sqrt{3}$ND.線QP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同學(xué)利用電壓表和電阻箱測定一種特殊電池的電動勢,該同學(xué)利用如圖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圖中R0為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
①用該電路測電動勢與內(nèi)阻,測量值和真實值的關(guān)系:E> E,r>r(填“>”、“<”或“=”)
②改變電阻箱阻值,取得多組數(shù)據(jù).
為了便于用圖象法求解電動勢與內(nèi)阻,需要建立合適的坐標系,縱坐標表示$\frac{1}{U}$,橫坐標表示$\frac{1}{R+{R}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用斜向下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F使木箱勻速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木箱對地面的壓力為Fsin30°
B.木箱對地面的壓力為mg+Fsin30°
C.木箱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Fcos30°
D.木箱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μFsin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