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不考慮空氣阻力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B.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
C.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
D.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下落得越快

分析 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是初速度為零,僅受重力.不管輕重如何,加速度相等,都為g.

解答 解:A、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是初速度為零,僅受重力.不受空氣阻力的運動不一定是自由落體運動.故A錯誤.
B、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故B正確.
C、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所以C錯誤.
D、不管輕重如何,物體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相等.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知道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guān)于電場與磁場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磁鐵周圍才有磁場
B.電流能產(chǎn)生磁場說明電和磁是有聯(lián)系的
C.電荷的周圍一定有電場和磁場
D.永久磁鐵的磁場與電流周圍的磁場是兩種不同的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情況中,物體一定做曲線運動的是( 。
A.物體所受的合力不為零B.物體所受的合力為變力
C.物體所受的合力與運動方向相反D.物體所受的合力與運動方向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猴子通過樹梢上的藤條越過河流的情景如圖所示,圖中BC是一條平坦的小路,長為4m,B端離河岸A處的水平距離為3m,AB兩點恰好都在以O(shè)為圓心的圓周上.樹梢上O點有一最大承受力為86N、長為5m、質(zhì)量不計的藤條自然下垂,其末端剛好落在小路的左端B處.現(xiàn)有一只質(zhì)量為5kg的猴子從平坦的小路C處由靜止開始勻加速奔跑,到B處獲得一定的水平速度并抓住藤條末端蕩到河岸A處,不計猴子抓住藤條時的能量損失及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猴子從B處安全蕩到A處
(1)重力勢能的改變量;
(2)在平坦小路B處的最小速度;
(3)在平坦小路上勻加速奔跑的加速度滿足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在一傾斜放置的U形光滑金屬導(dǎo)軌上放置一長為L(與導(dǎo)軌間距寬相等),電阻值為R的銅棒ab,U形導(dǎo)軌的電阻不計,導(dǎo)軌平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整個裝置放在磁感應(yīng)強度為B且與金屬導(dǎo)軌平面垂直的勻強磁場中.當(dāng)銅棒ab以速度v勻速下滑時,求
(1)此時銅棒中的電流大小及方向
(2)此時銅棒的發(fā)熱功率
(3)銅棒的質(zhì)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同時受到與水平面平行的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大小分別為3N和8N,當(dāng)這兩個力的方向在水平面內(nèi)發(fā)生變化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可能為( 。
A.4m/s2B.8 m/s2C.10m/s2D.12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交通部門規(guī)定,機動車在學(xué)校附近的公路上行駛時,車速不能超過30km/h.某次,一輛汽車在學(xué)校附近路段遇緊急情況立即剎車,在公路上留下一道筆直的滑痕.交警測量滑痕的長度為8m,又從監(jiān)控資料上確定了該車從開始剎車到停止的時間為2s.若汽車剎車過程可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請通過計算判斷該汽車是否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幾名同學(xué)進行野外考察,登上一山峰后,他們想粗略測出山頂處的重力加速度.于是他們用細線拴好石塊P系在樹枝上做成一個簡易單擺,如圖所示.然后用隨身攜帶的鋼卷尺、電子手表進行了測量.同學(xué)們首先測出擺長L,然后將石塊拉開一個小角度,由靜止釋放,使石塊在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用電子手表測出單擺完成n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t.
①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山頂處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是g=$\frac{4{π}^{2}{n}^{2}L}{{t}^{2}}$;
②若振動周期測量正確,但由于難以確定石塊重心,測量擺長時從懸點僅量到石塊上端,導(dǎo)致用這次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出來的山頂處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實值偏。ㄟx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A、B兩物體沿同一直線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兩物體A、B由同一位置開始運動
B.兩物體A、B由同一時刻開始運動
C.從第3s末起,A物體速度比B物體速度大
D.5s末A、B兩物體相遇,兩物體在5s內(nèi)的位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