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因素的實驗裝置.
①關(guān)于此實驗裝置中的靜電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C.(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
A.靜電計指針張角的大小反映了平行板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的多少
B.靜電計指針張角的大小反映了平行板電容器兩板間電壓的大小
C.靜電計的外殼與A板相連接后可不接地
D.可以用量程為3V的電壓表替代靜電計
②讓圓形平行板電容器帶電后,靜電計的指針偏轉(zhuǎn)一定角度.不改變A,B兩板所帶的電荷,且保持兩極在豎直平面內(nèi).開始時兩板正對,現(xiàn)要使靜電計指針偏角變大,下列做法中可行的A.(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
A.保持B板小動,A板向上平移
B.保持B板不動,A板向右平移
C.保持A、B兩板不動,在A、B之間插入一塊絕緣介質(zhì)板.

分析 靜電計是測量電壓的儀器,根據(jù)張角可以得出兩板間的電壓高低;根據(jù)靜電計的原理可知其使用方法.
如圖,平行板電容器帶電后電量幾乎不變,根據(jù)電容的決定式C=$\frac{?S}{4πkd}$,分析電容的變化,再由電容的定義式分析板間電壓的變化,確定靜電計指針張角的變化.

解答 解:(1)AB、靜電計是定性反映電壓高低的儀器,不能發(fā)映了平行板電容器的電荷量的多少,故A錯誤,B正確;
C、靜電計測量的是兩板間的電壓高低,可以直接將A板與電容器外殼相接,不需要都接地,故C正確;
D、靜電計與電壓表、電流表的原理不同,不能替代.電流表、電壓表線圈中必須有電流通過時,指針才偏轉(zhuǎn),故不能用電壓表代替靜電計,故D錯誤;
故選:BC.
(2)A、減小兩極板的正對面積S時,由電容的決定式C=$\frac{?S}{4πkd}$分析可知電容C減小,而電容器的電量Q不變,則由C=$\frac{Q}{U}$ 得到,板間電壓U增大,靜電計的指針偏角變大.故A正確.
B、保持B板不動,A板向右平移,使兩極板靠近一些時,板間距離d減小,由電容的決定式C=$\frac{?S}{4πkd}$,分析可知電容C增大,而電容器的電量Q不變,則由C=$\frac{Q}{U}$ 得到,板間電壓U減小,靜電計的指針偏角變。蔅錯誤.
C、在兩極板間插入電介質(zhì)時,由電容的決定式C=$\frac{?S}{4πkd}$,分析可知電容C增大,而電容器的電量Q不變,則由C=$\frac{Q}{U}$ 得到,板間電壓U減小,靜電計的指針偏角變。蔆錯誤.
故選:①B、C;②A.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靜電計測量的是電容器兩端的電勢差,正確掌握靜電計的使用方法.
對于電容器的動態(tài)變化分析問題,常常是電容的決定式和定義式結(jié)合分析,抓住不變量是分析的基礎(chǔ).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半圓柱形玻璃磚,放置在直角坐標(biāo)系xOy中,圓心與坐標(biāo)系原點O重合.在第二象限中坐標(biāo)為(-1.5R,$\frac{\sqrt{3}}{2}$R)的點A處,放置一個激光器(圈中未畫出),發(fā)出的一束細激光束a,激光束a平行于x軸射向玻璃磚.已知激光在玻璃磚中的折射率為$\sqrt{3}$.
①作出光束a通過玻璃磚的光路圖;
②求出激光束a射出玻璃磚后與x軸交點的坐標(biā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在空間有一坐標(biāo)系xOy,直線OP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為30°.第一象限內(nèi)有兩個方向都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區(qū)域I和II,直線OP是它們的邊界,區(qū)域I中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為B.一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質(zhì)子(不計重力)從平行板電容器AB的A板處由靜止釋放,A、B間電壓為Ul.質(zhì)子經(jīng)加速后,從O點沿與OP成30°角的方向垂直磁場進入?yún)^(qū)域I,質(zhì)子先后通過磁場區(qū)域l和II后,恰好垂直打在x軸上的Q點(圖中未畫出).求:
(1)質(zhì)子從O點進磁場的速度大;
(2)區(qū)域Ⅱ中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大;
(3)Q點的坐標(biā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人和冰車的總質(zhì)量為M,另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堅固木箱.開始時人坐在冰車上靜止不動,某一時刻,人將原來靜止在冰面的木箱以相對冰面的速度v0推向前方的彈性擋板,同時冰車反向滑動;木箱與擋板碰撞后又反向彈回.設(shè)木箱碰撞擋板的過程中無機械能損失,人接到木箱后,再以同樣相對冰面的速度v0將木箱推向擋板…如此反復(fù)多次.試分析人推木箱多少次后,將不可能再接到木箱?已知M:m=31:2,不計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同學(xué)要測量電阻Rx(阻值約18Ω)的阻值,實驗室提供如下器材:電池組E(電動勢3V,內(nèi)阻約1Ω);電流表A(量程0~0.6A,內(nèi)阻約0.5Ω);電壓表V(量程0~3V,內(nèi)阻約5kΩ);電阻箱R(阻值范圍0~99.99Ω,額定電流1A);開關(guān)S,導(dǎo)線若干.為使測量盡可能準(zhǔn)確,本實驗采用圖1所示電路進行測量.
(1)表中記錄了電阻箱阻值R及對應(yīng)電流表A、電壓表V的測量數(shù)據(jù)I、U,請在圖2的坐標(biāo)紙上作出$\frac{1}{U}$-$\frac{1}{R}$圖象,根據(jù)圖象得出電阻Rx的測量值為16.6Ω.
次數(shù)12345
R/Ω812162024
I/A0.440.360.320.290.25
U/V2.302.402.562.602.70
$\frac{1}{U}$/Ω-10.190.150.120.110.09
$\frac{1}{R}$/Ω-10.130.080.060.050.04
(2)此實驗中,電阻Rx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偏。ㄟx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傳送帶的水平部分AB長為L=5m,以v0=4m/s的速度順時針轉(zhuǎn)動,水平臺面BC與傳送帶平滑連接于B點,BC長S=1m,臺面右邊有高為h=0.5m的光滑曲面CD,與BC部分相切于C點.一質(zhì)量m=1kg的工件(視為質(zhì)點),從A點無初速度釋放,工件與傳送帶及臺面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2,g=10m/s2,求
(1)工件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大;
(2)通過計算說明,工件能否通過D點到達平臺DE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待測電阻的額定電壓為3V(阻值大約為10Ω),為測量其阻值,實驗室提供了下列可選用的器材.
A.電流表A1(量程300mA,內(nèi)阻約1Ω)
B.電流表A2(量程0.6A,內(nèi)阻約3kΩ)
C.電壓表V1(量程3.0V,內(nèi)阻約5kΩ)
D.電壓表V2(量程5.0V,內(nèi)阻約5kΩ)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50Ω)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500Ω)
G.電源E(電動勢4V,內(nèi)阻可忽略)
H.電鍵、導(dǎo)線若干
①為了盡可能提高測量準(zhǔn)確度,應(yīng)選擇的器材為(只需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電流表A,電壓表C,滑動變阻器E.
②下列給出的測量電路中,最合理的電路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在磁感應(yīng)強度B=2.0T,方向豎直向上的于強磁場中,有一個與水平面成θ=37°的導(dǎo)電滑軌,滑軌上放一可以自由移動的金屬桿ab,已知接在滑軌中的電源電動勢E=10V,內(nèi)電阻r=1Ω,ab桿長l=0.5m,質(zhì)量m=0.2kg,桿與平行滑軌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求:接在滑軌中的變阻器R的阻值在什么范圍的內(nèi)變化是,可以使ab桿在滑軌上保持靜止,(滑軌與ab桿的電阻不計,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有一靜止電子經(jīng)過電壓U0加速后,從電壓為U的平行金屬板正中央射入,該兩極板間距為d,電子剛好能射出平行金屬板.電子的質(zhì)量為m,不計重力,電量為e.求:
(1)電子經(jīng)U0加速后進入平行金屬板間的初速度v0為多少?
(2)平行金屬板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