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位移都是理想化模型
B.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都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
C.單位m、kg、s是一組屬于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D.胡克認為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彈簧的彈力才與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

分析 力學中的三個基本物理量是長度、質量、時間,基本單位為米、千克、秒,注意牛頓第一定律無法通過實驗驗證,可以通過理想實驗進行驗證.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彈力跟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

解答 解:A、質點是理想化模型,而位移是物理學中的一個物理量,不是理想化模型,故A錯誤;
B、牛頓第一定律無法通過實驗驗證,故B錯誤;
C、力學中的三個基本物理量單位的符號為m、kg、s,故C正確;
D、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彈力跟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題比較簡單,考查了物理學中一些基本知識,對于這些基本知識,注意平時的記憶與積累,同時加強練習,以加深對其的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圖中,球置于斜面與豎直擋板之間,把球的重力G分解為兩個分力,下述正確的是(  )
A.平行于斜面,垂直于斜面B.垂直于斜面,垂直于擋板
C.垂直于檔板,平行于斜面D.平行于斜面,平行于擋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加速度為a1,運行速度為V1,地面附近衛(wèi)星的加速度為a2,運行速度為V2,地球赤道上物體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加速度為a3,速度為V3.則V1,V2,V3從大到小的順序是V2>V1>V3;a1,a2,a3從大到小的順序是a2>a1>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于電磁技術的發(fā)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9世紀末期,貝爾發(fā)明的電報和電話開始改變?nèi)祟惖男畔⒔涣鞣绞?/td>
B.麥克斯韋用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隨后馬可尼發(fā)明了無線電通信
C.19世紀末期,莫爾斯發(fā)明的電報和電話開始改變?nèi)祟惖男畔⒔涣鞣绞?/td>
D.赫茲用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隨后馬可尼發(fā)明了無線電通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將一線圈放在勻強磁場中,線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線,則線圈中沒有感應電流產(chǎn)生的是( 。
A.當線圈繞N邊轉動B.當線圈繞M邊轉動
C.當線圈做垂直于磁感線的平行運動D.當線圈做平行于磁感線的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重10N的氣球用細繩拴在水平地面上,空氣對其的浮力為16N.由于受到水平方向風力的影響,系氣球的繩子與水平方向成θ=60°角.由此可知,繩子的拉力和水平方向的風力分別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下列的幾種運動中,遵守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是(  )
A.雨點勻速下落
B.汽車剎車的運動
C.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
D.拋出的鉛球在空中的運動(不計空氣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質量為4kg,長為2m的平板車C靜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質量均為5kg的A、B小滑塊(可視為質點)分別靜放于車面上的正中間和右端,車頂面到水平地面的距離為1.25m,A、B與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均為0.2,g取10m/s2,假定A.B與C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不計空氣阻力,設光滑水平面無限長,現(xiàn)給車的右端施加一個水平向右大小為30N的持續(xù)力,試求:
(1)滑塊A離開平板車C以前平板車C的加速度大;
(2)從C開始運動到A落地的時間內(nèi)A發(fā)生的水平位移的大。
(3)A落地時B滑塊距車右端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豎直平行直線為勻強電場的電場線,電場方向未知,A,B是電場中的兩點.AB兩點的連線長為l,且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45°.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以初速度v0從A點垂直進入電場,該帶電粒子恰好能經(jīng)過B點.不考慮帶電粒子的重力大小.
(1)用箭頭在圖上標出該電場的方向,并簡要說明判斷思路.
(2)用題中所給的l、m、q、v0來表示該電場的場強E.
(3)用題中所給的l、m、q、v0來表示該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
(4)設粒子在B點時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則求出tanα的具體數(sh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