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甲所示,在一塊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鏡,在兩者之間形成厚度不均勻的空氣膜,讓一束單一波長的光垂直入射到該裝置上,結果在上方觀察到如圖乙所示內疏外密的同心圓環(huán)狀條紋,稱為牛頓環(huán),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干涉現(xiàn)象是由于凸透鏡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疊加形成的
B.干涉現(xiàn)象是由于凸透鏡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疊加形成的
C.若凸透鏡的曲率半徑增大,則會造成相應條紋間距減小
D.若照射單色光的波長增大,則會造成相應條紋間距減小

分析 從空氣層的上下表面反射的兩列光為相干光,當光程差為波長的整數(shù)倍時是亮條紋,當光程差為半個波長的奇數(shù)倍時是暗條紋.使牛頓環(huán)的曲率半徑越大,相同的水平距離使空氣層的厚度變小,所以觀察到的圓環(huán)狀條紋間距變大.

解答 解:A、當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鏡上時,光的傳播方向不變,而當光從玻璃射入空氣時一部分光發(fā)生反射,另一部分光透射進入空氣,當該部分光從空氣進入下面的平面玻璃時又有一部分光發(fā)生反射,這樣兩列反射光是相干光,它們在凸透鏡的下表面相遇,當光程差為波長的整數(shù)倍時是亮條紋,當光程差為半個波長的奇數(shù)倍時是暗條紋,故出現(xiàn)亮暗相間的圓環(huán)狀干涉條紋.故A錯誤,B正確.
C、若換一個曲率半徑更大的凸透鏡,仍然相同的水平距離但空氣層的厚度變小,所以觀察到的圓環(huán)狀條紋間距變大.故C錯誤.
D、若照射單色光的波長增大,則觀察到的圓環(huán)狀條紋間距變大.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理解了牛頓環(huán)的產生機理就可順利解決此類題目,故對物理現(xiàn)象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注意牛頓環(huán)的特征與影響因素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

(1)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C
A.鋼球每次從同一位置釋放,這樣保證鋼球每次拋出的初速度相同
B.在實驗中設法描出鋼球軌跡上的多個點,然后用折線連接就可以得到平拋運動的軌跡
C.實驗中必須要求斜槽末端水平
D.該實驗產生誤差主要是因為斜槽粗糙
(2)如圖為一小球做平拋運動描的幾個點,圖中方格每邊長為5cm,g取10m/s2,則小球的初為2m/s,小球在B點時的豎直分速度為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說法正解的是( 。
A.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與試探電荷無關
B.導體的電阻率由導體材料、導體長度及導體橫截面積決定
C.電源的電動勢是描述電源把電勢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領大小的物理量
D.由電容的定義式C=$\frac{Q}{U}$可知,C與Q成正比、與U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碰撞中的動量守恒的規(guī)律:
每次讓小球m1壓縮彈簧到同一位置,開始幾次不放置m2(含其支架),釋放m1,記錄其落點的位置P2,后幾次放置m2,記錄m1、m2的落點P1和P3
(1)實驗中m1和m2大小關系是:m1>m2(填“>”,“<”或“=”)
(2)本實驗不用測出每次小球運動的時間,只要記錄下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小球水平方向的位移就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速度,其原因是BD
A.兩球平拋運動的時間太短,無法測出
B.兩球均做高度相同的平拋運動,飛行時間相同
C.實驗室沒有測量時間的儀器
D.兩球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均為勻速運動
(3)若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滿足關系式m1$\overline{{o_1}{p_2}}$=m1$\overline{{o_1}{p_1}}$+${m_2}\overline{{o_2}{p_3}}$,則碰撞中動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物理學領域發(fā)現(xiàn)了許多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的事實,這些事實與經典物理學的物理概念以及一系列基本規(guī)律產生尖銳的矛盾,解決這些矛盾引發(fā)了物理學的革命,導致了現(xiàn)代物理學的誕生,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經典力學適用于任何情況下的任何物體
B.根據(jù)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可知運動時鐘變慢
C.根據(jù)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可知物體在運動方向的長度縮短
D.第一個用“光子說”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的科學家是伽利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觀察雙縫干涉圖樣,雙縫之間的距離是0.3mm,用的是紅色濾色片,在毛玻璃屏上可以看到紅色干涉條紋.

(1)如果雙縫間距不變,將紅色濾色片改成綠色濾色片,則相鄰兩亮條紋中心的距離減小.(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2)在某次實驗中,雙縫間距d=0.5mm,雙縫與光屏間距離L=0.5m,用某種單色光照射雙縫得到干涉圖樣如圖2,分劃板在圖中A、B位置時,A位置的游標卡尺讀數(shù)為11.1mm,B位置的游標卡尺讀數(shù)如圖,讀數(shù)為15.6mm,單色光的波長為6.4×10-7m.(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如圖所示,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為N1;第二次用同樣大小的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m,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為N2,則( 。
A.N1>N2B.N1=N2C.N1<N2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用不可伸長的細線懸掛質量為m的小球組成一套單擺,且在懸點正下方P點有顆釘子.已知O到球心距離L,OP為$\frac{3L}{4}$.現(xiàn)將小球向右拉起后由靜止釋放(最大偏角θ,且很。,之后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往復振動.求:
(1)振動周期T;
(2)細線剛好碰上釘子時對小球的拉力F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中,所用器材有:小電珠(2.5V,0.6W),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電源,開關,導線若干.

(1)請根據(jù)實驗原理圖甲完成實物圖乙中的連線;
(2)開關閉合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為使小電珠亮度增加,P應由中點向右端滑動;
(3)下列圖象能正確表示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