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兩顆衛(wèi)星1和2的質(zhì)量相同,都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衛(wèi)星2的軌道半徑更大些.兩顆衛(wèi)星相比較( 。
A.衛(wèi)星1的向心加速度較小B.衛(wèi)星1的動能較小
C.衛(wèi)星l的周期較小D.衛(wèi)星l的機械能較小

分析 根據(jù)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研究引力的大小.衛(wèi)星由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對應量的表達式研究速度、周期、再通過變形可得動能表示,研究動能.由衛(wèi)星從第軌道進入高軌道需要加速度,可研究機械能.

解答 解:衛(wèi)星圍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有
$G\frac{Mm}{{r}^{2}}=m\frac{{v}^{2}}{r}=m\frac{4{π}^{2}r}{{T}^{2}}$=ma,所以:
A、向心加速度$a=\frac{GM}{{r}^{2}}$知,軌道半徑小的衛(wèi)星1向心加速度來得大,故A錯誤;
B、線速度$v=\sqrt{\frac{GM}{r}}$知,軌道半徑小的衛(wèi)星1線速度來得大,故B錯誤;
C、周期T=$\sqrt{\frac{4{π}^{2}{r}^{3}}{GM}}$知,軌道半徑小的衛(wèi)星1的周期來得小,故C正確;
D、將衛(wèi)星從低軌道進入高軌道,火箭要點火加速做功,則衛(wèi)星2的機械能較大,即衛(wèi)星l的機械能較。蔇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題抓住衛(wèi)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時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熟悉向心力的不同表達式并能靈活變形是正確解決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置于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水平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
(1)若F=12N,當t=2s時,物體的速度為2m/s,求此時刻拉力F的瞬時功率
(2)若F=14N,當t=5s時,物體距開始運動的位移為25m,求在這段時間內(nèi)拉力F做的功的平均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同學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時,采用如圖1所示的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進行:

(1)有下列器材可供選擇: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鐵架臺(帶鐵架)、帶鐵夾的重物、復寫紙、紙帶、低壓直流電源、導線、天平,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天平; 缺少的器材是毫米刻度尺.
(2)下列實驗步驟操作合理的順序是AEBDCF(填寫步驟前面的字母)
A.將打點(或電火花)計時器豎直安裝在鐵架臺上
B.接通電源,再松開紙帶,讓重物自由下落
C.選取一條理想紙帶,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1、h2、h3…h(huán)n,并計算出相應的瞬時速度v1、v2、v3…vn
D.關閉電源,取下紙帶,再換一條新紙帶,重復以上實驗步驟
E.將紙帶固定在重物上,讓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用手提著紙帶,使重錘靠近打點計時器.
F.分別計算出$\frac{1}{2}$mvn2與mghn,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看是否相等
(3)已知實驗所用的電源頻率為50Hz,所用的重物的質(zhì)量為m=2kg,某同學打出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圖中的O點是實驗中打出的第一個點,A、B、C、D分別是每兩個點取出的記數(shù)點(即A、B及B、C間各有一個計時器打出的點).經(jīng)測量可知A、B、C三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12.6cm、20.5cm、28.6cm.可得重物的下落到B點時,速度達到VB=2m/s,由此還可求得重物在由O點落到B點的過程中,其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Ep=4.1J.(最后結(jié)果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在處理數(shù)據(jù)時,沒其他操作上的失誤,一般會有$\frac{1}{2}$mvn2<mghn(填“>”,”<”,”=”).請寫出產(chǎn)生這個結(jié)果的原因:物體在下落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有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4)在處理數(shù)據(jù)時,還可以用圖象法,如果以$\frac{{v}^{2}}{2}$為縱軸,以h為橫軸.如果實驗操作正確,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的圖線應是過原點的直線,才能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其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的數(sh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A、B兩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和m,用跨過光滑定滑輪的輕繩相連,A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在A物體加速向右運動過程中(B物體落地前),A的加速度大小為( 。
A.gB.$\frac{mg}{M}$C.$\frac{mg-μMg}{M}$D.$\frac{mg-μMg}{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t=0時,初速度v0=2m/s,加速度a=-5m/s2,求:
(1)速度減為零時,物體距出發(fā)點多遠?
(2)在t=1s末,物體距出發(fā)點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AB為豎直面內(nèi)半圓的水平直徑.從A點水平拋出兩個小球,小球l的拋出速度為v1、小2的拋出速度為v2.小球1落在C點、小球2落在D點,C,D兩點距水平直徑分別為圓半徑的0.8倍和l倍.小球l的飛行時間為t1,小球2的飛行時間為t2.則( 。
A.t1=t2B.t1<t2C.v1:v2=4:$\sqrt{5}$D.v1:v2=3:$\sqrt{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牛頓做了著名的斜面實驗,得出輕重物體自由下落一樣快的結(jié)論
B.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揭示了電現(xiàn)象和磁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
C.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科學實驗之先河,他把科學的推理方法引入了科學研究
D.庫侖首先提出了電場的概念,并引用電場線形象地表示電場的強弱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某帶電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由A點運動到B點,圖中實線表示電場線,虛線表示粒子的運動軌跡,v表示粒子在A點的初速度,則( 。
A.粒子帶正電
B.A點的電勢低于B點的電勢
C.粒子在A點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點的加速度
D.粒子在A點所受的電場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兩端接u=220$\sqrt{2}$sin100πt(V)的交流電源上副線圈兩端接R=55Ω的負載電阻,原、副線圈匝數(shù)之比為2:1,電流表、電壓表均為理想電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線圈中的輸入功率為220$\sqrt{2}$W
B.原線圈中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1 A
C.副線圈中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110$\sqrt{2}$V
D.副線圈中輸出交流電的周期為0.01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