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0.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
(1)小麥種子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由相同單體構成的生物大分子,構成該大分子的單體是葡萄糖.
(2)將小麥葉片放在溫度適宜的密閉容器內,如圖曲線表示該容器內氧氣量的變化情況.
①B點時,葉片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②若小麥的呼吸速率自始至終不變,在5~15mm,小麥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氧氣產生速率)是6×10-8mol/min.
(3)同一小麥植株的底部葉片呼吸作用強度比頂部葉片弱,除外界因素外,最可能的原因是底部葉片衰老,酶活性降低.

分析 據(jù)圖分析:在0~5分鐘內,小麥只進行呼吸作用,5~15分鐘內,小麥同時進行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此時容器內的氧氣的減少量可以表示凈光合作用.真正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凈光合作用.據(jù)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小麥種子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淀粉,其單體是葡萄糖.
(2)①B點時,密閉容器中氧氣量不再變化,即表示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②據(jù)圖分析,0~5min時,小麥葉片的呼吸作用速率為(5-4)÷5=0.2×10-7mol/min,AB段氧氣量的變化量為8-4=4,氧氣的變化速率為4÷10=0.4×10-7mol/min,小麥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氧氣產生速率)為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凈光合作用速率=0.2×10-7+0.4×10-7=6×10-8mol/min.
(3)同一小麥植株的底部葉片呼吸作用強度比頂部葉片弱,除外界因素外,可能是底部葉片衰老,酶活性降低.
故答案為:
(1)葡萄糖
(2)等于    6×10-8
(3)底部葉片衰老,酶活性降低

點評 本題以曲線圖為載體,主要考查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強化學生的識圖判斷和數(shù)據(jù)處理及圖文轉換能力,題目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表示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涉及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其中一種遺傳病為伴性遺傳.下列有關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A.甲病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I1和I2的基因型相同
C.II5和  II9的基因型不能完全確定
D.II7和  II8生第二個孩子是健康女孩的概率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某同學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4塊裝片1~4號,則最可能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前期的是(  )
A.1號,中心體發(fā)出星射線,染色體散亂排列
B.2號,細胞中部形成了細胞板
C.3號,細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染色體散亂排列
D.4號,細胞膜從中部向內明顯凹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表示通過核移植等技術獲得某種克隆哺乳動物(二倍體)的流程.

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表示正常細胞核,染色體數(shù)為2n,則其性染色體的組成可為XX或XY.過程①表示去除細胞核,該過程一般要在卵母細胞培養(yǎng)至適當時期再進行,通常采用顯微操作(去核法)的方法.②代表的過程是胚胎移植.
(2)經過多次傳代后,供體細胞中遺傳物質的穩(wěn)定性會降低,因此,選材時必須關注傳代次數(shù).
(3)若獲得的克隆動物與供體動物性狀不完全相同,從遺傳物質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卵母細胞的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會對克隆動物的性狀產生影響.
(4)與克隆羊“多莉(利)”培養(yǎng)成功一樣,其他克隆動物的成功獲得也證明了已經分化的動物體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是一個反射弧模式圖,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①S是感受器,M是效應器
②S是效應器,M是感受器
③Ⅰ是傳入神經,Ⅲ是傳出神經
④Ⅰ是傳出神經,Ⅲ是傳入神經
⑤興奮的傳導方向是S→Ⅰ→Ⅱ→Ⅲ→M
⑥興奮的傳導方向是:M→Ⅲ→Ⅱ→Ⅰ→S
⑦興奮的傳導方向是:S→Ⅰ→Ⅱ→Ⅲ→M或M→Ⅲ→Ⅱ→Ⅰ→S
⑧一般情況下,M的細胞將主要消耗蛋白質分解后釋放的能量
⑨興奮在該反射弧中的傳遞要兩次通過突觸.
A.②④⑥⑧B.①③⑤⑨C.①③⑧⑨D.②⑤⑦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圖1表示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圖2表示動物細胞某種活動情況.據(jù)圖作答.

(1)細菌細胞中具有的細胞器是圖1中的2(填序號)
(2)與圖2相比,圖1細胞特有的結構有6、7、8 (填標號).
(3)若圖1為洋蔥根尖根毛區(qū)細胞,則應該沒有6(填序號);如果該細胞是低等植物細胞,則圖中還應該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該結構與細胞的分裂有關
(4)研究圖2細胞生命活動過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
(5)從圖2中可看出,通過形成囊泡形式進行轉化的生物膜是內質網膜和高爾基體膜、高爾基體膜和細胞膜(或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和細胞膜);由此可以看出,細胞內的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有一定的連續(xù)性.
(6)若圖1是油脂腺細胞,參與油脂合成與分泌過程的細胞結構和參與圖2所示物質的合成和分泌活動的細胞結構相比,不同的是合成和分泌油脂不需要核糖體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熒光素-熒光素酶生物發(fā)光法,測定人參愈傷組織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參細胞能量代謝的特點.
實驗原理:熒光素在熒光素酶、ATP等參與下,發(fā)出熒光;用分光光度計可測定發(fā)光強度;當熒光素和熒光素酶都足量時,在一定范圍內,ATP的含量與發(fā)光強度成正相關.
實驗步驟:
一、ATP的提�。悍Q取一定量的人參愈傷組織,研磨后沸水浴10min,冷卻至室溫,離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測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計反應室內,并注入適量的所需物質,在有氧等適宜條件下進行反應,記錄發(fā)光強度并計算ATP含量.請回答:
(1)步驟一中的沸水浴處理,使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而失活.
(2)步驟二注入的物質中,屬于反應物的是熒光素.
(3)熒光素酶價格昂貴,為能準確測定出ATP的含量,又能節(jié)省酶的用量,學習小組探究了“測定ATP時所需熒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濃度”,實驗結果如圖.
①學習小組配制了1×10-8mol/L ATP標準液、濃度分別為0、10、20、30、40、50、60mg/L的熒光素酶和70mg/L的熒光素溶液(過量)溶液進行實驗.
②結果表明:圖中e點所對應的熒光素酶濃度為最佳濃度.圖中e、f、g點所對應的熒光素酶濃度不同,但發(fā)光強度相同,這是因為ATP全部水解(或ATP數(shù)量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表示哺乳動物或人體內兩種調節(jié)系統(tǒng)的部分結構或關系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若乙圖代表縮手反射的反射�。╔、Y為神經纖維上的實驗位點,Z為突觸間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效應器,刺激圖中的B(A、B、X、Y)位點,可產生縮手反射,該縮手反射過程中,X、Y神經纖維上傳導興奮的形式為電信號或局部電流,Z處傳遞的信號的形式為化學信號.
②我們在考試答題時,手書寫自如;如護士在你手背上打針(靜脈注射)時,你不會縮手;這說明這些有意識的生命活動不僅受到脊髓低級中樞的調控,還要受大腦皮層高級中樞的調控.
③如果在Y處膜外安放如圖所示的靈敏電流表,給予X點和Y點各一個適宜強刺激,電流表指針發(fā)生偏轉的次數(shù)分別為0次和2次.
④已知某種藥物可以阻斷反射活動,為探究其作用機理,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藥物放在Z點,刺激Y點,發(fā)現(xiàn)電流表發(fā)生偏轉,而效應器無反應.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這種藥物是通過阻斷突觸處的信號傳遞起作用的.另一同學對此實驗作了相應的補充,使之更嚴密.你認為他的補充意見應該是先將藥物放在X點,刺激Y點,觀察效應器的反應(或藥物放在Y點,刺激Y點,觀察電流表發(fā)生偏轉情況).
(2)若“+”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則圖甲中a為下丘腦,①處的激素名稱為甲狀腺激素,作用為-(用“+”和“-”表示),由此可知,激素的合成與分泌存在反饋(負反饋)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人類設計生態(tài)工程的根本目標是( �。�
A.促進自然界良性循環(huán)的前提下,達到生態(tài)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步發(fā)展
B.促進自然界良性循環(huán)的前提下,防治環(huán)境污染,提高經濟效益
C.防治環(huán)境污染,達到生態(tài)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步發(fā)展
D.促進自然界良性循環(huán)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治環(huán)境污染,達到生態(tài)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步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