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利用以下裝置可探究某綠色食物的生理作用,假如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和呼吸作用的底物均為葡萄酸,且不能產(chǎn)生乳酸的無氧呼吸,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應關閉活塞,記錄有色液滴的位置.
(2)忽略裝置內(nèi)其他微生物的干擾,可利用裝置甲和乙來探究該植物的呼吸作用類型,此時應時實驗裝置進行黑暗處理,若裝置一紅色液滴左移、裝置二紅色液滴右移,則該植物在進行有氧呼吸的同時也進行產(chǎn)生酒精和CO2的無氧呼吸;該植物的根尖細胞內(nèi),能產(chǎn)生CO2,但不伴隨AIP合成的生理過程是無氧呼吸第二階段;
(3)忽略裝置內(nèi)其他微生物的干擾,最好選擇裝置甲和丙來驗證CO2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原料.在暗反應階段中,CO2需要轉化成三碳化合物才能被[H]還原.

分析 據(jù)圖分析:裝置甲燒杯中盛放NaOH溶液,能夠吸收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若植物有氧呼吸消耗氧氣,則有色液滴向左移;若植物無氧呼吸,則有色液滴向不移動.裝置乙燒杯中盛放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若植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氣量等于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量,則有色液滴不移動;若植物無氧呼吸產(chǎn)生二氧化碳,則有色液滴向右移動.裝置丙燒杯中盛放CO2緩沖液,可以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若光合速率大于有氧呼吸速率,則表現(xiàn)為產(chǎn)生氧氣,有色液滴向右移動;若光合速率等于有氧呼吸速率,則表現(xiàn)為不產(chǎn)生氧氣也不消耗氧氣,有色液滴不移動;若光合速率小于有氧呼吸速率,則表現(xiàn)為消耗氧氣,有色液滴向左移動.

解答 解:(1)該實驗可以測定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光合作用,所以的自變量是容器內(nèi)的氣體變化及是否有光照,因變量是紅色液滴的移動距離,所以實驗前,應關閉活塞,記錄有色液滴的位置.
(2)若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類型,選取的實驗裝置有裝置甲和裝置乙,并將所以裝置進行黑暗處理,為使實驗結果更科學,還需設置沒有植物的對照實驗,排除物理因素的影響.若實驗中對照組的紅色液滴靜止不動,植物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則裝置一燒杯中盛放NaOH溶液,能夠吸收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消耗氧氣,則紅色液滴向左移;裝置乙燒杯中盛放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植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氣量小于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量,則紅色液滴右移.該植物的根尖細胞內(nèi),能產(chǎn)生CO2,不能能夠合成ATP的是無氧呼吸的第二階.
(3)裝置甲燒杯中盛放NaOH溶液,能夠吸收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裝置丙燒杯中盛放CO2緩沖液,可以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因此若要驗證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選取的最佳實驗裝置是裝置甲和裝置丙.在暗反應階段中,CO2需要先于五碳化合物結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后才能被還原.
故答案為:
(1)關閉
(2)甲和乙   黑暗   裝置一紅色液滴左移、裝置二紅色液滴右移   無氧呼吸第二階段
(3)裝置甲和丙   三碳化合物

點評 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實驗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過程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可以通過流程圖分析,表格比較,典型練習分析強化學生的理解.要注意,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美國科學家已經(jīng)在實驗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順利移植到7名患者體內(nèi).這種技術為那些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帶來福音.回答下列問題:
(1)科學家從患者的膀胱上取下一小塊活細胞樣本,將其中的肌肉細胞和膀胱上皮細胞分別置于不同的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之前,需用胰蛋白酶(膠原蛋白酶)處理以分散細胞,細胞在培養(yǎng)皿中的培養(yǎng)過程屬于原代培養(yǎng).與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相比,其培養(yǎng)基的主要不同點是含有動物血清等.
(2)約一周后將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的細胞放在由膠原質制成的“支架”上繼續(xù)培養(yǎng),再過7周左右,原先的數(shù)萬個細胞已經(jīng)繁殖到15億個左右,布滿“支架”,膀胱上皮在內(nèi),肌肉在外,形成“新膀胱”.細胞數(shù)目大量增加,其增殖方式是有絲分裂;由這些細胞再形成肌肉和膀胱上皮的過程中要經(jīng)過細胞分化.
(3)醫(yī)生將“新膀胱”移植到患者膀胱的上面,這樣新器官會繼續(xù)生長并與老器官“重組”取代老器官中喪失功能的部分.新器官與老器官的“重組”不是(填“是”或“不是”)基因重組;“新膀胱”移植后,不會(填“會”或“不會”)引起免疫排斥反應.
(4)除上述方法外,還可將患者的體細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細胞中,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形成相應組織、器官用于疾病的治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表為不同生長素濃度溶液對某植物離體器官生長影響的結果統(tǒng)計表,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植物離生長素溶液濃度c/mol-L
體器官10-1010-810-610-4102
促進-抑制抑制抑制
-促進抑制抑制抑制
---促進抑制
(1)從表中可以看出,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有兩重性特點,這種生理特點與器官、濃度有關.(2)請判斷生長素濃度為10-8時該離體植物的根的生長情況可能是促進、也可能是抑制(促進或抑制). 
(3)在此基礎上欲探究生長素促進芽生長的最適濃度,請簡述實驗的基本思路在10-8~10-6濃度之間設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來培養(yǎng)植物的芽,觀察芽的生長情況.
(4)在農(nóng)業(yè)實踐中,為了促進植物根莖的生長,并不直接采用生長素而是采用萘乙酸、2,4-D等生長素類似物,最可能的原因是植物體內(nèi)有分解生長素的酶,而沒有分解生長素類似物的酶,用生長素類似物的藥效比較持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高二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Ca2+有利于突觸小泡和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jīng)遞質,而Cu2+能抑制Ca2+的作用。若瞬間增大組織液中Cu2+的含量,將引起的效應是

A.加速神經(jīng)沖動的傳遞

B.使突觸后神經(jīng)元持續(xù)性興奮

C.減緩神經(jīng)沖動的傳遞

D.使突觸后神經(jīng)元持續(xù)性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RNA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不同的細胞中可以合成相同的mRNA
B.轉運RNA上的堿基只有三個
C.RNA聚合酶可以與DNA結合并催化轉錄過程
D.可在細胞內(nèi)運輸某種物質或催化某些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高二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與肌肉注射相比,靜脈點滴因能將大劑量藥物迅速送到全身細胞而療效顯著。圖中所示的內(nèi)環(huán)境a、b、c、d的名稱分別是

①血漿②組織液③淋巴

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高二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內(nèi)切酶的描述,錯誤的是

A.一種限制性內(nèi)切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內(nèi)切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

C.限制性內(nèi)切酶能識別和切割RNA

D.限制性內(nèi)切酶可從原核生物中提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某些過程,下列對a、b、c、d四種細胞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A.a(chǎn)細胞具有吞噬、傳遞抗原的作用

B.b細胞增殖分化后產(chǎn)生抗體直接分解抗原

C.c細胞膜上發(fā)生了變化

D.d細胞通過和靶細胞密切接觸發(fā)揮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文登第一中學高一暑期補習效果檢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組成細胞分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核孔是包括DNA在內(nèi)的高分子物質任意通過的通道

B.葡萄糖是蔗糖水解的唯一產(chǎn)物

C.在不同的細胞內(nèi),核仁的大小和數(shù)目都是一定的

D.活細胞中蛋白質的相對含量比糖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