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如圖表示某種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不同氧濃度下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請據(jù)圖回答:
(1)在外界氧濃度為10%以下時,該器官的細胞呼吸方式是
 

(2)無氧呼吸強度與氧濃度之間的關系是
 

(3)當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比值為4:3時,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例是:
 

(4)當外界氧濃度為4%~5%時,該器官CO2的釋放量相對值為0.6,而O2的吸收量相對值為0.4.此時,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對值約相當于有氧呼吸的
 
倍.
考點:無氧呼吸的概念與過程,有氧呼吸的過程和意義
專題:
分析:閱讀題干和題圖可知,該題是對細胞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關系考查,有氧呼吸的反應式是:C6H12O6+6CO2+6H2O
6CO2+12H2O+能量,無氧呼吸的反應式是:C6H12O6
2CO2+2C2H5OH+能量,當細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多于吸收的氧氣時細胞即進行有氧呼吸,也進行無氧呼吸,當二氧化碳釋放量與氧氣吸收量相等時,細胞進行有氧呼吸.
解答: 解:(1)題干中指出為某種植物的“非綠色器官”,故此時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分析題圖可知,外界氧濃度為10%以下時,細胞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多于氧氣的吸收量,植物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2)圖中的陰影部分代表無氧呼吸強度,故無氧呼吸和氧氣的關系是無氧呼吸強度隨氧濃度的升高而逐漸減弱.
(3)設當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比值為4:3時,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分別是X、Y,由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反應式可得關系式:(6X+2Y):6X=4:3,解得,X:Y=1:1.
(4)當外界氧濃度為4%~5%時,該器官CO2的釋放量相對值為0.6,而O2的吸收量相對值為0.4,說明有氧呼吸CO2的釋放量為0.4,無氧呼吸CO2的釋放量為0.2,根據(jù)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反應可計算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分別是0.4/6、0.1,故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1.5倍.
故答案為:
(1)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2)無氧呼吸強度隨氧濃度的升高而逐漸減弱
(3)1:1
(4)1.5
點評:對于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關系的理解應用,并進行簡單計算的能力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從血液中制備核糖體的大致過程,對該過程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該過程運用了滲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蹤法、離心法、層析法
B、步驟②的目的是破壞細胞膜
C、步驟③、④的目的是分離細胞器或細胞結構
D、步驟①中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為了在步驟⑤中檢測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以下是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內容.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鑒定           ②生物組織中脂肪的鑒定
③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鑒定           ④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⑤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⑥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⑦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⑧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1)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完成的是
 
,需要水浴加熱的是
 
,需要用顏色反應確定的是
 
(以上均填標號).
(2)由于實驗材料用品或試劑所限,有時候需要設法替代,下列各項處理中正確的是
 

A.做⑦實驗時,可用蒜葉代替洋蔥根尖
B.做④實驗時,可用雞血紅細胞代替紫色洋蔥表皮細胞
C.做⑤實驗時,可用干凈的細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②實驗時,可用龍膽紫代替蘇丹Ⅲ染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圖,據(jù)圖回答:

(1)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
 
種;此化合物的名稱是
 
,由
 
種氨基酸形成.
(2)圖中表示R基的代號是
 

(3)形成該化合物的生物化學反應叫做
 

(4)組成這類化合物的基本單位的結構通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二倍體植物寬葉(M)對窄葉(m)為顯性,高莖(H)對矮莖(h)為顯性,紅花(R)對白花(r)為顯性.基因M、m與基因R、r在2號染色體上,基因H、h在4號染色體上.

(1)基因M、R編碼各自蛋白質前3個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上圖,起始密碼子均為AUG.若基因M的b鏈中箭頭所指堿基C突變?yōu)锳,其對應的密碼子的變化是:
 
.正常情況下,基因R在細胞中最多有
 
個,其轉錄時的模板位于
 
(填“a”或“b”)鏈中.
(2)用基因型為MMHH和mmhh的植株為親本雜交獲得F1,F(xiàn)1自交獲得F2,F(xiàn)2中自交性狀不分離植株所占的比例為
 
,用隱性親本與F2中寬葉高莖植株測交,后代中寬葉高莖與窄葉矮莖植株的比例為
 

(3)基因型為Hh的植株減數(shù)分裂時,出現(xiàn)了一部分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細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缺失一條4號染色體的高莖植株減數(shù)分裂時,偶然出現(xiàn)一個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用表中四種果蠅作親本進行雜交實驗,卷曲翅(A)對正常翅(a)為顯性.
卷曲翅♂卷曲翅♀正常翅♂正常翅♀
(1)若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可設計實驗如下:雜交組合序號為甲X。哟赡艹霈F(xiàn)的性狀:如果卷曲翅與正常翅無性別之分,則基因位于
 
;如果
 
,則基因位于
 

(2)若已確定基因A、a在常染色體上,為進一步探究該基因是否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胚胎致死),可設計雜交實驗如下:
選取序號為
 
的親本雜交,如果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則存在顯性純合致死,否則不存在.
(3)若已確定基因A、a在常染色體上且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選用都為卷曲翅的白眼(XbXb)與紅眼(XBY)果蠅雜交,子代F1中卷曲翅紅眼果蠅的基因型是
 
.卷曲翅紅眼果蠅占F1的比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果蠅是遺傳學實驗中常用的材料,研究發(fā)現(xiàn)果蠅性別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例如在果蠅的常染色體上存在一對等位基因T、t,t基因純合時雌果蠅(XX)轉化為不育的雄果蠅,而t基因在雄果蠅(XY)中沒有效應;性染色體的組成也會決定著果蠅的性別:例如性染色體為XXY的果蠅發(fā)育為雌性、性染色體為XO或者XYY的果蠅為雄性,性染色體為XXX的果蠅會死亡.結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出現(xiàn)性染色體為XXY的果蠅變異類型為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可以通過
 
構成圖象,來體現(xiàn)該生物染色體數(shù)目和形態(tài)特征全貌加以診斷.
(2)一只白眼雌果蠅(XwXw)與一只紅眼雄果蠅(XWY)雜交,統(tǒng)計F1果蠅表現(xiàn)型如下:670只紅眼雌蠅、658只白眼雄蠅、1只白眼雌蠅,該白眼雌果蠅可能基因型及形成原因為:
①基因型為
 
,形成原因為父本形成配子時發(fā)生
 

②基因型為
 
,形成原因為母本形成配子時發(fā)生
 

③后代只出現(xiàn)1只白眼雌蠅說明變異具有
 
特點
(3)選取了兩只表現(xiàn)型正常且相同的果蠅雜交,統(tǒng)計的F1果蠅中有202只雌蠅和98只雄蠅,在排除了上述兩種可能的原因后,研究人員推測雜交結果可能是由一對等位基因
 
(A、a表示)引起的,并推測A或a基因位于染色體上,請用遺傳圖解表示該推測過程.
 

(4)某興趣小組很想培育出一批能夠發(fā)熒光的果蠅,用誘變育種處理大量果蠅還是未取得成功.最后該小組成員利用基因工程取得了成功,若對熒光基因核苷酸序列未知該小組目的基因來源途徑為
 
.此技術核心步驟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了人體的內環(huán)境
B、人體內所有的液體統(tǒng)稱為細胞外液
C、人體內細胞外液主要包括組織液、血漿和淋巴
D、人體細胞通過細胞外液和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在培養(yǎng)有R型細菌的A、B、C、D四支試管中,一次分別加入從S型細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質、多糖,經過培養(yǎng),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有R型細菌轉化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