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圖2可知:A是丙酮酸,B是二氧化碳,C是還原氫,D是氧氣,E是酒精;①是呼吸作用第一階段,②是無氧呼吸第二階段,④是有氧呼吸第二階段,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
2、分析圖1,解題的關鍵是會分析有氧無氧呼吸的氣體變化.KOH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氣體.甲裝置測得是種子吸收氧氣和釋放二氧化碳的差值,乙裝置測的是種子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的體積,如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甲裝置中墨滴右移,乙裝置中墨滴不動,說明只進行無氧呼吸.呼吸商(RQ)指單位時間內進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釋放二氧化碳量與吸收氧氣量的比值(RQ=釋放的二氧化碳體積/消耗的氧氣體積).對照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因此裝置的大試管和小燒杯中應分別放入煮熟殺死的種子.
解答 解:(1)過程①②分別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階段和無氧呼吸,所以酶存在于細胞溶膠,A是丙酮酸,B是二氧化碳,C是還原性氫,D是氧氣,E是酒精.進行有氧呼吸第三階段過程的場所是線粒體內膜,反應名稱電子傳遞鏈,產生大量ATP的生理過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
(2)KOH溶液中放置筒狀濾紙的目的是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面積.
(3)甲裝置放置了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如發(fā)現(xiàn)墨滴不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正好與消耗的氧氣量相等,乙裝置放置了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碳,墨滴左移,所以圖2裝置中發(fā)生了有氧呼吸(圖1中的①③④.如發(fā)現(xiàn)甲裝置中墨滴右移,說明產生的二氧化碳大于氧氣的消耗量,乙裝置中墨滴不動,說明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全部吸收,發(fā)生了無氧呼吸(圖1中的①②).
(4)甲裝置中墨滴左移30mm,說明氧氣消耗量比二氧化碳產生量多30mm,乙裝置中墨滴左移200mm,說明氧氣消耗量為200.所以,二氧化碳為200-30=170mm,呼吸商為釋放的二氧化碳體積/消耗的氧氣體積=170/200=0.85.
(5)形成對照,對照裝置的大試管和小燒杯中應分別放入煮沸殺死的小麥種子和清水.
(6)若測定幼苗的呼吸商,還需對裝置進行遮光或黑暗處理 處理,這是為了避免因為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干擾呼吸作用的氣體量的變化.
故答案為:
(1)細胞溶膠 酒精 線粒體內膜 電子傳遞鏈 ③
(2)吸收二氧化碳
(3)①③④①②
(4)0.85
(5)煮沸殺死的小麥種子、清水
(6)遮光或黑暗處理 避免因為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干擾呼吸作用的氣體量的變化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呼吸的相關知識,對于細胞呼吸商的測定過程和原來的分析,正確解讀題圖是解題的關鍵,(4)是本題的難點,對于圖2裝置甲液滴移動的距離的分析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實驗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下列4個圖中,只能是由常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遺傳。▓D中深顏色表示患者)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⑤ | B. | ②④⑥ | C. | ①④⑤ | D. | ②③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e是核糖核苷酸,G是RNA | |
B. | 元素Y是N和P | |
C. | b的種類約是20種,其種類取決于R基 | |
D. | B是生命的主要承擔者,因為其中含有千變萬化的遺傳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2種 | B. | 1,2;4種 | C. | 1,2,4;2種 | D. | 1,2,4;4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吞噬細胞非特異性吞噬細菌 | |
B. | 加工處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遞給T淋巴細胞 | |
C. | 溶酶體參與抗原的加工處理過程 | |
D. | 抗原加工處理和呈遞過程只存在于體液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體內沒有B細胞而僅僅有T細胞 | B. | 細胞免疫喪失,體液免疫減弱 | ||
C. | 只保留有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 D. | 效應B細胞合成抗體能力減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