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現代生物技術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當糖源充足或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分別能將 物質最終轉變成醋酸。
(2)為了分離和計數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配制如下培養(yǎng)基進行實驗:
KH2PO4 | Na2HPO4 | MgS047H2O | 葡萄糖 | 尿素 | 瓊脂 | H2O |
1.4g | 2.1g | 0.2g | 10.0g | 1.0g | 15.0g | lOOOmL |
若在上述培養(yǎng)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該培養(yǎng)基能對培養(yǎng)的細菌起到 的作用。若取土樣4g,應加入 ml的無菌水配制成稀釋10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細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斷加以稀釋,將104-107倍的稀釋液分別吸取0.2mL加人到固體培養(yǎng)基上,在對位稀釋倍數為106的培養(yǎng)基中統(tǒng)計3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219、212、256,則每克該土壤樣品中的菌株數為 (小數點后保留一位小數)。
(3)若為了獲得更多青蒿素,霱將青蒿離體的細胞或組織培養(yǎng)成愈傷組織。青蒿的細胞分裂、組織分化能力比菊花困難一些,需要借助外源激素才能更好的分裂和分化。若上述培養(yǎng)基用來進行青蒿細胞、組織的組織培養(yǎng),還應加入的具體植物激素是 。
(4)若在青蒿素的提取過程中需用果膠酶,探究果膠酶最適用量時的自變量是 。
(5)若用凝膠色譜柱分離果膠酶大分子蛋白質時,果膠酶在色譜柱中移動的速度是 。
(6)胡蘿卜素粗品用 法進行鑒定,鑒定過程中需用 作為對照。
【答案】(1)葡萄汁中的糖和乙醇
(2)選擇和鑒定 36 1.15xl09
(3)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4)酶用量的梯度
(5)快速
(6)紙層析 胡蘿卜素標準樣品(標準樣品也給分)
【解析】
試題分析:(1)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yōu)橐胰,再將乙醛變(yōu)榇姿帷?/span>
(2)向培養(yǎng)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若培養(yǎng)基中存在可合成脲酶的細菌,其茵落周圍會出現紅色,這是尿素被分解產生的,從而可以起到選擇和鑒定的作用。若取土樣4g,應加入36ml的無菌水配制成稀釋10倍土壤溶液,每克該土壤樣品中的菌落數為(219+212+256)÷3×106×10=1.15×109。
(3)培養(yǎng)基用來進行青蒿細胞、組織的組織培養(yǎng),還應加入的植物激素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4)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果膠酶的用量,因變量是蘋果泥的出汁量。
(5)凝膠色譜法是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來分離蛋白質的有效方法,相對分子質量小的蛋白質容易進入凝膠內部的通道,路程長,移動的速度慢,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蛋白質不容易進入凝膠內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動的速度快,因此果膠酶大分子蛋白質移動的速度快。
(6)蘿卜素粗品用紙層析進行鑒定,用標準樣品可對照檢查提取出來的胡蘿卜素的純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牽;ㄖ,葉子有普通葉和楓形葉兩種,種子有黑色和白色兩種,F用普通葉白色種子純種和楓形葉黑色種子純種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的F1為普通葉黑色種子,F1自交得F2,結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列對F2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F2中有9種基因型,4種性狀
B.F2中普通葉與楓形葉之比為3 : 1
C.F2中與親本性狀相同的個體大約占3/8
D.F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與楓形葉白色種子個體雜交將會得到兩種比例相同的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在一個種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個體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則隨機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A.1/16 B.1/4 C.1/8 D.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中非禿頂和禿頂受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為BB時才表現為非禿頂,而女性只有基因型為bb時才表現為禿頂?刂坪稚郏―)和藍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體上,其表現型不受性別影響。這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
(1)非禿頂男性與非禿頂女性結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
(2)非禿頂男性與禿頂女性結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其父親為禿頂藍色眼而本人為禿頂褐色眼的男性與一位非禿頂藍色眼的女性結婚。這位男性的基因型為_________或___________,這位女性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若兩人生育一個女兒,其所有可能的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加深對基因分離定律的理解,某同學在2個小桶內各裝入20個等大的方形積木(紅色、藍色各10個,分別代表“配子” D、d)。分別從兩桶內隨機抓取1個積木并記錄,直至抓完桶內積木。結果,DD: Dd: dd = 10:5:5,該同學感到失望。你應該給他的建議和理由是( )
①改變桶內配子的比例,繼續(xù)重復抓;保證基因的隨機分配和足夠大的樣本數
②將某桶內的2種配子各減少到1個;因為卵細胞的數量比精子少得多
③把方形積木換為質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為誤差
④每次抓取后,應將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證每種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許多化學藥劑可以導致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野生型水稻用甲磺酸乙酯( EMS)處理獲得雄性不育突變體,且雄性不育基因與可育基因是一對等位基因。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判斷雄性不育基因的顯隱性最簡便的方法是讓該突變體自交
B.若讓EMS處理導致基因多個堿基對缺失,引起的變異為基因突變
C.若讓該雄性不育突變體再經人工誘變則不能恢復為野生型
D.若該雄性不育突變體為一條染色體片段缺失所致,則雄性不育基因為顯性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具有x個堿基對的一個雙鏈DNA分子片段,含有y個嘧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分子片段即為一個基因
B.該分子片段中,堿基的比例y/x=1
C.該DNA單鏈中相鄰的兩個堿基通過氫鍵連接
D.該分子片段完成n次復制需要(2x-y)·2n個游離的嘌呤脫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接種疫苗是一項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無意間,手指碰到灼熱的物體會立即縮回,來躲避刺激,這個反射活動的中樞位 于 ;而接種疫苗時,人卻沒有躲避,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 。
(2)接種疫苗的實質是向被接種者注射 ,引起機體產生______ ,為機體迅速抵抗病原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3)用一定濃度的福爾馬林或其他化學試劑處理病毒,使之失去致病性,可以制成滅疫苗,_____ (填“能”或“不能”)用加熱殺死病毒的方式制備滅活疫苗,理由是 。
(4) 健康人注射疫苗H5N1后,體內產生的抗體 (填“能”或“不能)對H7N9流感病毒產生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動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敗葉為食。為探究蚯蚓對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實驗。
(1)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各種生物稱為____________。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屬于__________,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為促進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選擇4個樹種的葉片做了不同處理,于6~9月進行了室外實驗。每種葉片置于兩個盆中,與土壤混合均勻,將數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飼養(yǎng),統(tǒng)計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結果如下表。
單位體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 ||||
不同處理 | 蒙古櫟 | 楊 | 紅松 | 白樺 |
未分解葉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葉 | 7.20 | 9.42 | 8.71 | 5.23 |
實驗所選擇蚯蚓生長狀況基本一致,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動物和微生物對實驗的影響,應該在實驗前對土壤進行____________處理。
②據表分析,蚯蚓對半分解葉的消耗量明顯_________未分解葉的消耗量,在不同葉片中,對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最為喜好。由此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響蚯蚓攝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據上述實驗分析,若在紅松林和蒙古櫟林中種植一些楊樹,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_的數量,增加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