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5.如圖為人體某過程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該圖表示正常人一天內體溫變化,則說明人的體溫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波動
B.若健康人A點前從未接觸過某病菌,該圖A、C兩點表示該病菌先后兩次侵入此人體后引起的抗體濃度的變化,則AB、CD段產生抗體的漿細胞都來自兩種細胞的分化
C.若該圖表示正常人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則AB段血液中胰島素含量上升,肝臟在BD段起了重要作用
D.若該圖表示在溫度交替變化的環(huán)境中健康人的皮膚血流量變化,則AB段感受刺激的是溫覺感受器,此時血液中明顯增多的激素是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

分析 1、炎熱環(huán)境→皮膚溫覺感受器→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增加散熱(毛細血管舒張、汗腺分泌增加)→體溫維持相對恒定.
2、體液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除少數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外,大多數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2)反應階段: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
(3)效應階段:漿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
3、胰島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促進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成非糖類物質;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

解答 解:A、人屬于恒溫動物,體溫通過調節(jié)維持穩(wěn)定,A錯誤;
B、AB為第一次接觸該抗原,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CD段為二次免疫,B細胞和記憶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B錯誤;
C、進食后血糖濃度上升,則胰島素分泌量增加,降低血糖濃度,CD段血糖濃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升高血糖濃度,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都通過促進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來調節(jié)血糖濃度,C正確;
D、AB血液流量增加,加強散熱,表明這時環(huán)境溫度高,感受刺激的是溫覺感受器,通過調節(jié),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分泌量減少,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體溫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和血糖調節(jié)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1是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請根據圖示回答有關問題:

(1)性激素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應是圖1中編號a~d中的d;神經興奮時Na+運輸方式為圖1中編號a~d中的c.
(2)圖1a~d中的a,運輸方式符合圖2和圖3兩種曲線.
(3)正常細胞K+濃度約為的30倍,細胞外Na+濃度約為細胞內的12倍,$\frac{N{a}^{+}}{{K}^{+}}$-ATP酶將細胞內的Na+移出膜外的跨膜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在運輸Na+和K+的過程中,$\frac{N{a}^{+}}{{K}^{+}}$-ATP酶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有利于與離子的結合與分離.
(4)若用某種化學藥品處理某細胞,發(fā)現細胞吸收鈣離子數量明顯減少,但對其他物質吸收沒有影響,說明化學藥品影響的是細胞膜上轉運鈣離子的載體.
(5)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甲的厚度變小,說明甲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細胞膜從功能上來說,它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
(6)若是癌細胞的細胞膜,則膜上含有較正常細胞減少的物質是糖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以黑芝麻、黑木耳等為代表的黑色食品營養(yǎng)成分質優(yōu)量多,有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等作用.將黑木耳的核酸徹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
A.C、H、O、N、P等元素B.5種含氮堿基C.4種核苷酸D.8種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為卵巢中一些細胞圖象,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對數依次為2、2
B.若丁是乙分裂而來,則丁一定不是卵細胞
C.若乙的基因組成為AAaaBBbb,則丁的基因組成一定是AB
D.若圖中所示細胞分裂具有連續(xù)性,則順序依次為甲→乙→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填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沒有這個層次)→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表示雄果蠅體內某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內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甲曲線,其中D點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的時間)及與之對應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變化(乙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D對應的時間段,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
B.D點所對應時刻之后,單個細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體
C.EF所對應的時間段,DNA含量的變化是由于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D.FG段染色體與DNA數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草→羊→人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據此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能量在此食物鏈中的傳遞效率一定在10%~20%之間
B.與自然的草原生態(tài)系統比較,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類
C.羊排泄的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第二營養(yǎng)級的能量
D.為了提高草原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利用率,羊的種群密度越大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A為人體內常見的一種信號分子及其信號傳導方式,圖B為這種信號分子對靶細胞作用的方式.請據圖回答.

(1)③表示的物質是蛋白質 (糖蛋白).
(2)若②表示的信息分子是抗利尿激素,則圖A中靶細胞為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與神經調節(jié)相比,激素調節(jié)的速度一般比神經調節(jié)的速度慢.
(3)若要通過實驗探究甲狀腺促進新陳代謝的功能,可先切除若干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小鼠的甲狀腺,然后隨機均分成二組,并測量,然后一組注射適當濃度的甲狀腺激素溶液,另一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實驗中可以小鼠的耗氧量來作為測量指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圖甲表示酶和催化劑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原理,圖乙表示加入抑制劑對起始反應速率的影響.酶的抑制劑是與酶結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競爭抑制劑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部位,非競爭性抑制劑和酶活性部位意外的其它部位結合,從而抑制酶的活性,請分析作答:
(1)從甲圖可知,該酶降低的活化能是EB-EC(用圖中字母表示),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活細胞產生酶的場所有細胞核或核糖體,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或氨基酸.
(3)圖乙中對照組是A曲線的結果,其中B為加入競爭性抑制劑的曲線.
(4)蛙的紅細胞合成酶所需要的ATP主要由有氧呼吸(過程)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