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遺傳病不可能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 | |
B. | 這種遺傳病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 | |
C. | 母親肯定是純合子,子女是雜合子 | |
D. | 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來自父親 |
分析 1、幾種常見的單基因遺傳病及其特點:(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喝缂t綠色盲、血友病等,其發(fā)病特點:(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遺傳,即男患者將致病基因通過女兒傳給他的外孫.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抗維生素D性佝僂病,其發(fā)病特點:(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傳.
(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多指、并指、軟骨發(fā)育不全等,其發(fā)病特點:患者多,多代連續(xù)得。
(4)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喝绨谆、先天聾啞、苯丙酮尿癥等,其發(fā)病特點:患者少,個別代有患者,一般不連續(xù).
(5)伴Y染色體遺傳:如人類外耳道多毛癥,其特點是:傳男不傳女.
2、分析系譜圖:根據該系譜圖無法確定其遺傳方式,可能是顯性遺傳病,也可能是隱性遺傳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遺傳病,也可能是伴性遺傳病,但女患者的父親正常,因此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解答 解:A、由于女患者的父親正常,因此該遺傳病不可能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A正確;
B、該遺傳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遺傳病,因此男性和女性的發(fā)病率可能相同,B錯誤;
C、若為顯性遺傳病,則母親不一定是純合子;若為隱性遺傳病,則子女肯定是純合子,C錯誤;
D、該病如果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子女中的2個致病基因有一個來自父親,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人類遺傳病的特點,能根據系譜圖推斷其可能的遺傳方式,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處理(光照強度為Q) | 真正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 | 相對氣孔開度(%) | 水分利用效率 | |
A | 對照 | 大氣CO2濃度 | 27.05 | 50 | 1.78 |
B | 干旱 | 22.55 | 35 | 1.87 | |
C | 對照 | CO2濃度倍增 | 31.65 | 40 | 2.45 |
D | 干旱 | 23.95 | 30 | 2.5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轉化因子 | |
B. | 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 |
C. | 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 |
D. | 噬菌體增殖時,需利用大腸桿菌的核糖體合成逆轉錄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的褐眼對藍眼為顯性,其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某家庭的雙親皆為褐眼。其甲、乙、丙三個孩子中,有一個是收養(yǎng)的(非親生孩子)。甲和丙為藍眼,乙為褐眼。據此推斷不正確的是
A.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養(yǎng)的
B.控制雙親眼睛顏色的基因是雜合的
C.控制孩子甲眼睛顏色的基因是純合的
D.該夫婦生一個藍眼男孩的幾率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O2和CO2以圖中a方式通過細胞膜 | |
B. | 被動轉運過程有時也需要膜蛋白的參與 | |
C. | 圖中①②④都能運動,而③一般不能運動 | |
D. | 圖中c可表示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密碼子是D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 | |
B. | 合成上述多肽鏈時,轉運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3種 | |
C. | mRNA一個堿基(箭頭處)缺失,缺失后的mRNA翻譯出的第5個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 |
D. | 若該基因中編碼半胱氨酸的ACG突變成ACT,翻譯就此終止,說明ACT是終止密碼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號染色體 | X染色體 | ||||
M | m | N | n | L | l |
體大 | 體小 | 奔跑快 | 奔跑慢 | 花斑 | 棕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能量可以在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間雙向流動,但流動形式不同 | |
B. | 組織液和細胞內液中的水是雙向流動,且流動速率基本相同 | |
C. | 生物之間信息傳遞是雙向進行,信息種類可相同也可不同 | |
D. | 人細胞中遺傳信息在DNA與RNA間可雙向傳遞,但場所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