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m、n、p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元素Y的常見單質(zhì)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q的水溶液呈堿性。0.0l mol·L-l s溶液的pH為12,q、s的焰色反應均呈黃色。
上述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w<x<Y<z
B. 通常狀況下,X的氫化物可能呈氣態(tài)、液態(tài)或固態(tài)
C. Y的氫化物的沸點比Z的氧物的沸點高
D. 由W、X、Y、Z四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濃差電池如圖所示,陰、陽離子交換膜交替放置,中間的間隔交替充以河水和海水,選擇性透過Cl-和Na+,在兩電極板形成電勢差,進而在外部產(chǎn)生電流。下列關(guān)于該電池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a電極為電池的正極,電極反應為
B. A為陰離子交換膜,C為陽離子交換膜
C. 陽極(負極)隔室的電中性溶液通過陽極表面的氧化作用維持
D. 該電池的缺點是離子交換膜價格昂貴,電極產(chǎn)物也沒有經(jīng)濟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結(jié)構(gòu)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在NaCl晶體中,距Na+最近的多個Cl-構(gòu)成正四面體
B. 在CaF2晶體中,Ca2+的配位數(shù)為4
C. 在金剛石晶體中,碳原子與碳碳鍵數(shù)之比為1:2
D. 該氣態(tài)團簇分子的分子式為EF或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烴A分子的立體結(jié)構(gòu)圖(其中C、H原子已去):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類似金剛石故名“金剛烷”,下列錯誤的是()
A. 金剛烷分子式是C10H16
B. 金剛烷分子的二氯代物有4種
C. 金剛烷分子中有4個六元環(huán)組成
D. 金剛烷分子的一氯代物有2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在NH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鍵
B. σ鍵和π鍵比例為7:1
C. C與O互為等電子體,1 mol O中含有的π鍵數(shù)目為2NA
D. 已知反應N2O4(l)+2N2H4(l)===3N2(g)+4H2O(l),若該反應中有4 mol N—H鍵斷裂,則形成的π鍵數(shù)目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中水只作還原劑的是
A.2H2O+2Na=2NaOH+H2↑
B.H2O + 3NO2 = 2HNO3 + NO
C.2H2O + 2F2 = O2 + 4HF
D.3H2O (沸水) + FeCl3 Fe (OH)3(膠體) + 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五種物質(zhì)的焰色反應都呈黃色,A、B與水反應都有氣體放出,A與水反應放出的氣體具有還原性,B與水反應放出的氣體具有氧化性,同時都生成C的溶液,C與適量的CO2反應生成D,D溶液與過量的CO2反應生成E,E加熱能生成D。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B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2)寫出A→C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________
(3)寫出C→D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E→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裝置,試管中盛有水,氣球a盛有干燥的固體過氧化鈉顆粒,U形管中注有淺紅色的水,已知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是放熱的。將氣球用橡皮筋緊縛在試管口,實驗時將氣球中的固體顆粒抖落到試管b的水中,不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
A.氣球a變大
B.試管b內(nèi)有氣泡冒出
C.U形管內(nèi)淺紅色褪去
D.U形管水位d高于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反應A+B=AB來說,常溫下按以下情況進行反應:
①20mL溶液中含A、B各0.01mol ②50mL溶液中含A、B各0.05mol
③0.1molL-1的A、B溶液各10mL ④0.5molL-1的A、B溶液各50mL
四者反應速率的大小關(guān)系是
A. ②>①>④>③ B. ④>③>②>①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活動小組利用廢鐵屑(含少量S等元素)為原料制備三草酸合鐵(Ⅲ)酸鉀晶體并測定其組成。實驗一:制備硫酸亞鐵銨。小組同學設計如圖所示裝置(夾持儀器略去)。
稱取一定量的廢鐵屑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稀硫酸,在通風櫥中置于50~60℃熱水浴中加熱,充分反應。待錐形瓶中溶液冷卻后加入氨水,攪拌使其反應完全,制得淺綠色懸濁液。
(1)廢鐵屑在使用前需要用熱的飽和碳酸鈉溶液進行洗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中選擇50~60℃熱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確保獲得淺綠色懸濁液,實驗過程應注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保持鐵屑過量 b.控制溶液呈強酸性 c.持續(xù)升高溫度
實驗二:制備三草酸合鐵(Ⅲ)酸鉀晶體。
實驗小組用實驗一錐形瓶中的懸濁液設計以下實驗流程制備三草酸合鐵(Ⅲ)酸鉀晶體。
(4)寫出步驟Ⅰ生成黃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組同學準確稱取了mg廢鐵屑,經(jīng)過以上步驟(假設過程中鐵沒有損失)得到三草酸合鐵(Ⅲ)酸鉀晶體并配制成了250mL溶液,取25mL該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硫酸溶液15mL,滴入二苯胺磺酸鈉作指示劑,用的標準液滴定至紫紅色,進行了三次平行實驗,平均消耗標準液,已知在酸性介質(zhì)中被還原為,則廢鐵屑中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用相關(guān)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