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有助于理解化學知識,形成化學觀念,提高探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1)在實驗室中用濃鹽酸與MnO2共熱制取Cl2并進行相關實驗。

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確裝置是         。

②已知氯水和SO2均具有漂白性,但兩者同時使用漂白性卻降低,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設計實驗比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與現(xiàn)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試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電解食鹽水制備Cl2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而原電池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設計兩種類型的原電池,探究其能量轉化效率。

限選材料:ZnSO4(aq),F(xiàn)eSO4(aq),CuSO4(aq);銅片,鐵片,鋅片和導線。

①完成原電池的裝置示意圖(見下圖甲),并作相應標注。

要求:在同一燒杯中,電極與溶液含相同的金屬元素。

②銅片為電極之一,CuSO4(aq)為電解質溶液,只在一個燒杯中組裝原電池乙,工作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負極                                                   。

③甲乙兩種原電池中可更有效地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是     ,其原因是         

(3)根據(jù)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原理,為減緩電解質溶液中鐵片的腐蝕,在(2)的材料中應選

         作陽極。


(1)①C  ② Cl2+SO2+2H2O = 2HCl+H2SO4  ③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溴化鈉溶液、震蕩使其充分反應,發(fā)現(xiàn)溶液出現(xiàn)分層現(xiàn)象,下層溶液變?yōu)槌壬?/p>

(2)①(答案合理均可);②電極逐漸的溶解;③裝置甲,可以避免鐵和銅離子的接觸,從而避免能量損失,提高電池效率,提供穩(wěn)定電流;(答案合理均可)

(3)Zn。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室溫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目為1.5 NA

    B.標準狀況下,2.24 L Cl2與過量稀NaOH溶液反應,轉移電子總數(shù)為0.2 NA

    C.1.8 g重水(D2O)中含NA個中子

    D.足量的銅與含2 mol H2SO4的濃硫酸充分反應,可生成NA個SO2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0.2 mol有機物和0.4 mol O2在密閉容器中燃燒后的產物為CO2、CO和H2O(g)。產物經過濃硫酸后,濃硫酸的質量增加10.8 g;再通過灼熱CuO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減輕3.2 g;最后氣體再通過堿石灰被完全吸收,堿石灰質量增加17.6 g。
(1)判斷該有機物的化學式。
(2)若0.1 mol該有機物恰好與4.6 g金屬鈉完全反應,試確定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已知:一個碳上接兩個羥基是不穩(wěn)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鋰離子電池已經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可充電電池。某種鋰離子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如圖,其中兩極區(qū)間的隔膜只允許Li+通過。電池充電時的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LiCoO2 === Li1-xCoO2+xLi。關于該電池的推論錯誤的是(      )

A.放電時,Li+主要從負極區(qū)通過隔膜移向正極區(qū)

B.放電時,負極反應xLi-xe-= xLi+

C.充電時,有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充電時,負極(C)上鋰元素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反應2A+B2C,其中A、B、C均為氣體。如圖所示中的曲線是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曲線,x軸表示溫度,y表示B的轉化率,圖中有a、b、c三點如下圖所示。則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B.b點時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變化

C.T1溫度下若由a點達到平衡,可采取增大壓強的方法

D.cv>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6年4月30日出現(xiàn)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多人中毒死亡的惡性事件。假藥生產中原輔料中應有的“丙二醇”被換成廉價而有毒的化工原料“二甘醇”是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二甘醇的結構簡式是HO—CH2CH2—O—CH2CH2—OH。下列有關二甘醇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不能與金屬鈉發(fā)生反應          B.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符合通式Cn H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合物的結構(鍵線式)及球棍模型如下:

該有機分子的核磁共振波譜圖如下(單位是ppm)。

 

下列關于該有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有機物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有8種     

B.該有機物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C.鍵線式中的Et代表的基團為-CH3          

D.該有機物不可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糖中,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又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是 (      )

A.葡萄糖                        B.果糖              C.麥芽糖          D.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中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操作

實驗目的

A

向苯酚的飽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

驗證三溴苯酚為白色沉淀

B

向甲酸鈉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懸濁液并加熱

確定甲酸鈉中含有醛基

C

向酒精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屬鈉

確定酒精中混有醋酸

D

將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溶液共熱一段時間,再向冷卻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

檢驗水解產物中的溴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