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次氯酸鈣溶液通入過量CO2:Ca2+ + 2ClO-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B.向次氯酸鈣溶液通入少量SO2:Ca2+ + 2ClO- + H2O + SO2 = CaSO3↓ + 2HClO
C.Ba(OH)2溶液加入過量Al2(SO4)3:3Ba2++6OH—+2Al3++3SO42— 3BaSO4↓+2Al(OH)3↓
D.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過量澄清石灰水:Mg2++2HCO3—+2OH一+Ca2+ MgCO3↓+CaCO3↓+2H2O
C
【解析】
試題分析:A、向次氯酸鈣溶液通入過量CO2,不可能生成碳酸鈣,離子方程式為2ClO- + H2O + CO2 =HCO3-+2HClO,錯誤;B、產物中的次氯酸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可將亞硫酸鈣氧化成硫酸鈣,錯誤;C、2ClO- + H2O + CO2,正確;D、碳酸氫鎂溶液中加入過量石灰水,碳酸氫根和鎂離子全部反應,離子方程式中符合2:1,且鎂離子形成的氫氧化鎂溶解性更小,所以生成的是氫氧化鎂沉淀,結合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寫出離子方程式為:Mg2++2HCO32-+2Ca2++4OH-=2CaCO3↓+2H2O+Mg(OH)2↓,錯誤;故本題選擇C。
考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考點分析: 考點1:離子方程式 試題屬性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 2013年10月9日,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揭曉,猶太裔美國理論化學家馬丁·卡普拉斯、美國斯坦福大學生物物理學家邁克爾·萊維特和南加州大學化學家亞利耶·瓦謝爾因給復雜化學體系設計了多尺度模型而分享獎項。三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已經應用于廢氣凈化及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研究中,并可用于優(yōu)化汽車催化劑、藥物和太陽能電池的設計。
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 + 2CO(g)2CO2(g)+ N2(g) △H<0
(1)同一條件下該反應正反應的平衡常數為K1,逆反應的表達式平衡常數為K2,K1與K2的關系式 。
(2)若該反應在絕熱、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在進行到t1時刻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填代號)。
(3)在體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900℃時發(fā)生吸熱反應并記錄前5min各物質的濃度,第6min改變了條件。各物質的濃度變化如下表;
時間/min | CO2(mol/L) | H2(mol/L) | CO(mol/L) | H2O(mol/L) |
0 | 0.2000 | 0.3000 | 0 | 0 |
2 | 0.1740 | 0.2740 | 0.0260 | 0.0260 |
5 | 0.0727 | 0.1727 | 0.1273 | 0.1273 |
6 | 0.0350 | 0.1350 | 0.1650 |
①前2min,用CO表示的該化學反應的速率為 ;
②第5—6min,平衡移動的可能原因是 ;
(4)直接排放煤燃燒產生的煙氣會引起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煤燃燒產生的煙氣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還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 kJ/mol
2NO2(g)N2O4(g) △H=-56.9 kJ/mol
H2O(g) = H2O(l) △H=-44.0 kJ/mol
寫出CH4催化還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熱化學方程式: 。
(5)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用NH3處理NOx。已知NO與NH3發(fā)生反應生成N2和H2O,現有NO和NH3的混合物1mol,充分反應后得到的還原產物比氧化產物多1.4 g,則原反應混合物中NO的物質的量可能是_____________。
(6)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用H2可以處理CO合成甲醇和二甲醚(CH3OCH3)及許多烴類物質。當兩者以物質的量1:1催化反應,其原子利用率達100%,合成的物質可能是 。
a.汽油 b.甲醇 c.甲醛 d.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測試(一)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6分)制備氫氣可利用碘硫熱化學循環(huán)法,其原理示意圖如下。
(1)已知:①2SO3(g)2SO2 (g) + O2 (g) △H1
②H2SO4(l)SO3(g) + H2O(l) △H2
2H2SO4(l)2SO2 (g) + O2(g) +2H2O(l) △H3
則△H3= (用△H1和△H2表示)
(2)上述熱化學循環(huán)制氫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從綠色化學角度,能量供應的方案是 。
(3)碘化氫熱分解反應為:2HI(g)H2(g)+I2(g) △H>0。則該反應平衡常數表達式:K= ;升溫時平衡常數K (選填“增大”或“減小”)
(4)本生(Bunsen)反應中SO2和I2及H2O發(fā)生反應為:
SO2+I2+2H2O=3H++HSO4─+2I─;I─+I2I3─。
①當起始時,SO2為1mol,水為16mol,溶液中各離子變化關系如下圖,圖中a、b分別表示的離子是 、 。
②在水相中進行本生反應必須使水和碘顯著過量,但易引起副反應將反應器堵塞。寫出濃硫酸與HI發(fā)生反應生成硫和碘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短周期非金屬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斷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甲<乙
B.非金屬性:乙<丁
C.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丙<丁
D.最外層電子數:丙>。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廣雅中學、佛山一中高三聯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6分)I.一定條件下鐵可以和CO2發(fā)生反應:
Fe(s)+CO2(g)FeO(s)+CO(g) △H>0。1100℃時,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鐵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氣體,反應過程中CO2氣體和CO氣體的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1)8分鐘內,CO的平均反應速率v(CO)=___________(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2)11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填數值);該溫度下,若在8分鐘時CO2和CO各增加0.5mol/L,此時平衡 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
(3)1100℃時,2L的密閉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保持恒溫、恒容,測得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據如下:
容器 | 甲 | 乙 |
反應物投入量 | 3molFe、2molCO2 | 4molFeO、3molCO |
CO的濃度(mol/L) | C1 | C2 |
CO2的體積分數 | φ 1 | φ 2 |
體系壓強(Pa) | P1 | P2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2C1 = 3C2 B.φ1 = φ2 C.P1<P2
II.(4)已知:①Fe(OH)3(aq)Fe3+(aq)+3OH-(aq);ΔH= a kJmol-1
②H2O(l) H+(aq)+OH-(aq);ΔH=b kJmol-1
請寫出Fe3+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5)檸檬酸(用H3R表示)可用作酸洗劑,除去水垢中的氧化鐵。
溶液中H3R、H2R-、HR2--、R3-的微粒數百分含量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a曲線所代表的微粒數的百分含量隨溶液pH的改變而變化的原因是 (結合必要的方程式解釋)。調節(jié)檸檬酸溶液的pH=4時,溶液中上述4種微粒含量最多的是 (填微粒符號)。
III.(6)高鐵酸鈉(Na2FeO4)廣泛應用于凈水、電池工業(yè)等領域,工業(yè)常用電解法制備,其原理為
Fe+2OH--+2H2OFeO42--+3H2↑
請設計一個電解池并在答題卡的方框內畫出該裝置的示意圖并作相應標注。
其陽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三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6分)某興趣小組利用以下實驗裝置模擬工業(yè)煉鐵的主要過程:
(1)裝置甲中發(fā)生的反應為:HCOOH(甲酸)CO↑+H2O。已知甲酸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制取一氧化碳時應該 (填字母)。
a.將甲酸滴入濃硫酸 b.將濃硫酸滴入甲酸 c.將甲酸與濃硫酸混合后加入
(2)請按合適的順序連接好以下裝置:甲→( )→( )→( )
(3)丙裝置中堿石灰的作用是 。
(4)實驗將近完成時,熄滅裝置甲、乙、丁中酒精燈的先后順序為 。
(5)為了探究影響反應產物的外界因素,在Fe2O3,與CO反應部位,該小組同學分別用酒精燈和酒精噴燈進行了兩次實驗,結果如下:
加熱方式 | 通CO加熱 時間/min | 澄清石灰水變 渾濁時間/min | 產物顏色 | 產物能否全部 被磁鐵吸引 |
酒精燈 | 30 | 5 | 黑色 | 能 |
酒精噴燈 | 30 | 1 | 黑色 | 能 |
①甲同學猜想黑色產物中可能含有碳單質。乙同學排除了該可能,他提出的兩種理由是: 、 。
②丙同學查找資料發(fā)現,Fe3O4也能被磁鐵吸引,對黑色產物成分提出以下三種假設:i.全部為鐵;ii. ;iii. 。
③通過進一步定量實驗,黑色產物所含元素組成和質量分數如下:
樣品序號 | 加熱方式 | 元素組成和質量分數 |
產物樣品I | 酒精燈 | w(Fe)=74.4%、w(O)=25.6% |
產物樣品II | 酒精噴燈 | w(Fe)=100% |
樣品I的成分及質量分數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三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室溫時,pH = 11的稀氨水,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升高溫度,Kb、Kw均增大
B.用稀鹽酸恰好中和時,溶液的pH=7
C.加水稀釋,c(NH4+)·c(OH-)增大
D.加入pH = 11的NaOH溶液,NH3·H2O電離平衡逆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年期中備考總動員高三化學模擬卷【福建】3(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取pH=2的 HA溶液與HB溶液各1 mL,分別加水稀釋,測得pH變化與稀釋倍數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B的電離方程式為HB=H++B-
B.稀釋前,c(HB) > c(HA)=0.01 mol·L-1
C.NaA的水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為c(Na+)>c(A-)>c(OH-)>c(H+)
D.NaA、NaB的混合溶液中:2c(Na+)=c(A-)+c(B-)+c(H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紅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一無色溶液,僅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幾種。為確定其成分,做如下實驗: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適量Na2O2固體,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無沉淀產生。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NH4+
B.肯定有Al3+、Mg2+、HCO3-,肯定沒有MnO4-
C.肯定有K+、Al3+、MnO4-,可能有HCO3-
D.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K+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