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王同學做“改變物體的浮沉狀態(tài)”的實驗.他將一個小木塊和一個帶蓋的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木塊和玻璃瓶都漂浮在水面上.他再將木塊和玻璃瓶都撈出,把木塊裝入玻璃瓶后蓋好瓶蓋,再投入水中,玻璃瓶將( 。
A.一定漂浮在水面B.一定懸浮在水中C.一定沉入水底D.都有可能

分析 浮沉條件: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時,物體會上浮,最終漂浮在液面上;小于其重力時,會下沉;等于其重力時,物體懸。

解答 解:將一個小木塊和一個帶蓋的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木塊和玻璃瓶都漂浮在水面上.他再將木塊和玻璃瓶都撈出,把木塊裝入玻璃瓶后蓋好瓶蓋,再投入水中時,若玻璃瓶和木塊的總質(zhì)量大于浮力時,玻璃瓶將下沉;若玻璃瓶和木塊的總質(zhì)量等于浮力時,玻璃瓶將懸浮或漂浮,故都有可能,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考查的是學生對物體浮沉條件的理解和掌握,通過比較物體重力和浮力的關系,可以得出物體的浮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鄭小楚將條形磁體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并使電磁鐵的鐵芯與條形磁體處于同一水平面上.閉合開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滑片P向右移動,電磁鐵的磁性減弱
B.滑片P向左移動,條形磁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增加線圈的匝數(shù),條形磁體向右移動
D.將電磁鐵中的鐵芯抽掉后,閉合開關,條形磁體向右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高
C.“長嘯一聲,山鳴谷應”是指次聲波可以傳播很遠
D.振動物體的振幅越大,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梯勻速上升的過程中,電梯對人的支持力不做功
B.懸浮在水中的物體受到水的壓力,壓力的合力與該物體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
C.汽車車窗打開時,遮陽的窗簾總是往外飄是因為車內(nèi)空氣流速大,壓強大
D.將一個物體提升同一高度,豎直拉物體比利用斜面費力,做的有用功也大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某同學用推力F推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使其始終靜止在豎直墻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推力越大,木塊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B.墻面越粗糙,木塊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C.木塊的質(zhì)量越大,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木塊始終靜止的原因是推力與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汽車發(fā)動機常用循環(huán)流動的水來幫助它散熱,主要是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水的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大;若汽車水箱中裝有6kg水,當溫度升高50℃時需要吸收1.26×106J的熱量.【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物態(tài)變化中,放熱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晾曬衣物C.深秋,河水干涸D.冬天,湖水結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主動利用科技知識改善生活環(huán)境的意識逐漸增強.如圖所示的四幅圖片場景,是人們應用物理知識改善生活環(huán)境的幾種做法,其中主要是用來降溫的是( 。
A.
夏季景區(qū)噴霧
B.冬季冰雕作品C.
公路撒鹽融雪
D.
旱季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通過熱傳遞,某物質(zhì)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圖甲是該過程物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圖乙的示意圖形象反映物質(zhì)氣液固三態(tài)分子排列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刻物體分子的排列特點是a圖B.該過程是液化過程
C.該過程需要吸熱D.t2、t3時刻物體內(nèi)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