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列有關光現(xiàn)象的成語,說法正確的有( 。
①“海市蜃樓”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②“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③“鑿壁借光”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④“井底之蛙”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⑤“立竿見影”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⑥“囊螢照讀”中的“螢火蟲”是光源.
A.2個B.3個C.4個D.5個

分析 (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現(xiàn)象等;
(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障礙,就會發(fā)生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們能夠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3)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折射.光折射的實例還有:筷子變折、池水變淺、彩虹、海市蜃樓等等.
(4)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解答 解:①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時發(fā)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①正確;
②“杯弓蛇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②正確;
③“鑿壁借光”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故③正確;
④“井底之蛙”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故④錯誤;
⑤“立竿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故⑤錯誤;
⑥“囊螢照讀”中的“螢火蟲”能夠發(fā)光,是光源,故⑥正確.
故①②③⑥四個正確,
故選C.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我們生活中光現(xiàn)象原理的判斷,這是我們光現(xiàn)象中的重點,是中考時必考的一個知識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鐵塊和鋁塊吸收相等的熱量后相互接觸,已知C<C,則(  )
A.熱從鐵塊傳到鋁塊B.熱從鋁塊傳到鐵塊
C.它們之間無熱傳遞發(fā)生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將裝濃鹽水的燒杯放在水平面上,若向燒杯內(nèi)加入少量的清水(末溢出),則( 。
A.鹽水密度減小,燒杯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減小
B.鹽水密度增大,燒杯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增大
C.鹽水密度減小,燒杯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增大
D.鹽水密度增大,燒杯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為運動員正在進行蹦床比賽,運動員離開蹦床向上運動一定高度又落到蹦床上,不計空氣阻力,如圖A位置為剛剛接觸蹦床的圖片,B位置為跳床發(fā)生最大形變的位置.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運動員的速度為零時,他的重力勢能最大
B.在最高點,運動員的速度為零,所受合力為零
C.運動員從A位置到B位置的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D.運動員彈離蹦床后,可以繼續(xù)上升向上運動是因為蹦床對人不斷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如圖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實驗中鉤碼完全相同,個數(shù)不限)

(1)在實驗前,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略高于右端,應將螺母向左調節(jié),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圖甲中的A處掛2個鉤碼,要使杠桿水平平衡,在B處應掛3個鉤碼.
(3)在圖乙中的C處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桿水平平衡.當拉力F向右傾斜時,仍要保持杠桿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將變大,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時,動力臂會變小.
(4)若保持左側在A點懸掛2個鉤碼不變.某同學依次在O點右側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處懸掛相應的鉤碼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請算出相應鉤碼的個數(shù),并將對應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圖丙描點,繪出鉤碼個數(shù)與力臂格數(shù)的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甲圖所示,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它先后兩次沿水平木板滑動相同的距離,乙圖是他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空氣阻力忽略不計)( 。
①第1次木塊受到的拉力大于第2次木塊受到的拉力;②兩次木塊受到的摩擦力一樣大;③兩次拉力對木塊做的功一樣多;④第1次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第2次拉力做功的功率.
A.只有①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④D.只有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甲所示,將一根塑料繩一端扎緊,把繩盡可能撕成細絲,用手從上向下捋幾下,發(fā)現(xiàn)細絲張開了,這是因為塑料絲帶了同種電荷(同種/異種),這種使塑料絲帶電的方法稱為摩擦起電.如圖乙所示,游泳時手和腳向后劃水,人會向前運動.推動人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此現(xiàn)象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汽車輪胎上刻上花紋是為了增大與地面的摩擦力.轎車配置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造成的傷害,轎車上部大都采用弧狀流線型設計,當車在高速行駛時,車輪對地面的壓力小于(大于/等于/小于)車子本身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了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由圖可知物體浸入液體前后,彈簧測力計前后示數(shù)變化了0.2N,為了使彈簧測力計前后示數(shù)變化更明顯,他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或增加液體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