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生活中電池的使用量在不斷增大.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廢舊電池的隨意丟棄,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和破壞也日見凸顯.據(jù)科學家研究顯示,一節(jié)廢舊的5號電池可導致一立方米的土地污染五十年,而廢舊電池對水源的污染更是不可估量.為此,小玲生物學興趣小組開展了“廢舊電池浸泡液對生物的影響”的實驗探究,實驗過程如下.
第一步,在A、B、C三個魚缸中分別放入等量的、分別浸泡過經(jīng)營拆開保護殼的廢舊1號、5號、7號電池的水,D魚缸中放入等量的清水;
第二步,在四個魚缸中分別放入6條大小活力健康基本相同的小金魚.控制其他生活條件相同,通過連續(xù)觀察,機率結果如下:
時間觀察到現(xiàn)象
ABCD
第1天開始正常,逐漸懶于游動正常正常正常
第2天未進食,翻肚皮下午死亡不肯進食,游動緩慢出現(xiàn)不良反應正常
第3天未進食,呆滯懶于游動未進食正常
死亡死亡
第15天正常
在第15天,小玲和同學們分別解剖了死亡的小金魚,發(fā)現(xiàn)A、B、C三個魚缸中的小金魚脊柱呈灰黑色.經(jīng)查閱資料后得知,金魚脊柱呈現(xiàn)灰黑色是由于體內(nèi)存在重金屬離子導致的中毒現(xiàn)象.請根據(jù)這個探究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小玲興趣小組同學實驗前提出的問題是廢舊電池浸泡液對生物是否有影響.
(2)實驗過程中,設置D魚缸的目的是對比.
(3)分析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你得出的結論是廢舊電池浸泡液對生物有影響.
(4)將A、B、C三個魚缸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對比分析,你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1號電池比5號、7號電池浸泡液對生物產(chǎn)生的影響更大、為害更深.
(5)對廢舊電池的處理,你的合理建議是對廢舊電池進行分類處理,禁止亂扔.

分析 廢電池有哪些有害成分以及會對生物造成哪些有害影響,是考查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的常見考點.廢電池對生物的危害的探究實驗是該考點的難點,也是重點.在解答此類題目時要注意以下二點:一是無論探究的對象是植物還是動物,一定要把握好該探究實驗的對照組,變量是廢電池浸出液.二是探究實驗的設計一定要保持變量的惟一性.

解答 解:(1)提出問題:廢舊電池浸泡液對小金魚的生存有影響嗎?嘗試從日常生活、生產(chǎn)實際或?qū)W習中發(fā)現(xiàn)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
(2)該實驗A、B、C三個魚缸分別與D魚缸對照,實驗變量是廢舊電池浸泡液,D魚缸為對照組.作出的假設是廢舊電池浸泡液對小金魚的生存有影響.
(3)由表可知,驗證作出的假設成立,得出結論:廢舊電池浸泡液對生物的影響.
(4)將A、B、C三個魚缸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通過觀察記錄表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的結論是1號廢舊電池危害最大或7號廢舊電池危害最。
(5)對廢舊電池應當及時回收,集中進行安全處理.
故答案為:(1)廢舊電池浸泡液對生物是否有影響
(2)對比
(3)廢舊電池浸泡液對生物有影響
(4)1號電池比5號、7號電池浸泡液對生物產(chǎn)生的影響更大、為害更深
(5)對廢舊電池進行分類處理,禁止亂扔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熟悉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是描述某種人體結構或生命活動的模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靜脈,則丙,丁可分別代表主動脈和肺動脈
B.若乙代表人的小腸,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則丙,丁分別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細胞,甲代表抗原,則丙,丁分別代表淋巴因子和記憶細胞
D.若乙代表人的組織細胞,甲代表葡萄糖,則丙,丁分別代表乳酸和尿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句話體現(xiàn)了( 。
A.環(huán)境能影響生物的生存B.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
C.生物能影響環(huán)境D.生物與環(huán)境可以相互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W在實驗室中,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時,材料必須(  )
A.非常小B.被染色C.薄而透明D.呈薄片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生物多樣性不包括( 。
A.物種多樣性B.生物數(shù)量多樣性C.遺傳多樣性D.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基地利用溫室栽培蔬菜、瓜果等,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的是(  )
A.適當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光照強度B.保持溫室內(nèi)的溫度白天低,夜間高
C.光照條件下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D.合理密植,及時松土、灌溉、施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顯微鏡是探索生命的工具.下列有關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敘述正確的是( 。
A.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注視目鏡內(nèi)的物像
B.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前后所觀察到的物像都是倒像
C.移動裝片的方向與顯微鏡下物像運動的方向相同
D.物鏡和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也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是人類起源和發(fā)展的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從圖中人類在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體形、使用工具和是否著衣這三個方面逐漸發(fā)生了變化;從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從不會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簡單工具,直到制造并使用包括電腦在內(nèi)的各種復雜的現(xiàn)代工具;從赤身裸體到懂得御寒、遮羞以至今天著裝的美化作用,無不體現(xiàn)了人類的進化和發(fā)展.
(2)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類進化過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變化是直立行走.
(3)為了在地上捕獵到足夠的食物,古人類開始使用工具,從而大大提高了捕獵效率.這一點也使得人與動物有了本質(zhì)的區(qū)別.
(4)從圖中可以看出,人類使用的工具越來越復雜,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動了大腦的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a、b、c、d表示心臟的四個腔,A、B表示人體的兩個器官,請據(jù)圖回答:
(1)B是肺
(2)若A是腎臟,則血管②中的血液與血管①中相比尿素含量減少..
(3)近年來秋冬季節(jié)霧霾天氣較多,人體呼吸道吸入霧霾天的空氣后可能引發(fā)呼吸道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人體吸入顆粒物最早進入心臟的腔是b(用字母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