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1998  102006  102012  102016  102022  102024  102028  102034  102036  102042  102048  102052  102054  102058  102064  102066  102072  102076  102078  102082  102084  102088  102090  102092  102093  102094  102096  102097  102098  102100  102102  102106  102108  102112  102114  102118  102124  102126  102132  102136  102138  102142  102148  102154  102156  102162  102166  102168  102174  102178  102184  102192  211419 

科目: 來源:2006年4月洋思中學初三化學實驗與探究專項練習 題型:059

小明對媽媽殺魚時從魚肚內取出的鰾(見圖)產生了興趣.他擬定“探究鰾內氣體體積和成分”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

小明通過查閱有關資料獲知:這種魚鰾內氧氣約占四分之一其余主要為二氧化碳和氮氣.探究分兩步進行.

(1)測量鰾內氣體的體積.小明設計了兩種方法.

A:用醫(yī)用注射器抽取鰾內氣體,測量其體積.

B:在水下刺破鰾,用排水集氣法收集鰾內氣體并測量其體積(如圖).

你認為其中測量結果不準確的一種方法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與理由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2)探究鰾內氣體的成分.現(xiàn)有兩集氣瓶的鰾內氣體,請你幫助小明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4月洋思中學初三化學實驗與探究專項練習 題型:059

在學校的元旦聯(lián)歡會上,某同學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術.他向包有過氧化鈉(Na2O2)粉末的脫脂棉上滴水,脫脂棉燃燒起來.小軍很感興趣,于是他和同學們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了什么物質?為什么脫脂棉會燃燒

[猜想]①可能有一種氣體和另一種物質生成

②反應過程中可能有能量變化

[設計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探究]

實驗一:探究反應后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1)打開右圖裝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觀察到試管內有氣泡產生,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P處,木條復燃.說明生成的氣體是________

(2)實驗中,還觀察到伸入燒杯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請解釋產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________

實驗二:繼續(xù)探究反應后生成的另一種物質是什么

(1)小張猜想另一種物質是Na2CO3,小軍認為不可能.小軍的依據(jù)是________

為了證實小軍的看法,請你設計一個證明Na2CO3不存在的實驗.

(2)小軍取反應后所得的溶液于試管中,滴人無色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酚酞試液變紅色,說明反應后所得的溶液呈________性.

[表達]由實驗探究的結果,寫出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4月洋思中學初三化學實驗與探究專項練習 題型:059

某同學研究在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變化關系問題時,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個試驗

(1)為了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變化關系,請你提出二點假設:

________

________

(2)實驗驗證:

①將實驗1裝置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紀錄數(shù)據(jù)后取下.擠壓膠頭滴管,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醋酸跟草木灰反應原理為:K2CO3+2CH3COOH=2CH3COOK+CO2↑+H2O)________

實驗完畢,再進行稱量,紀錄數(shù)據(jù).

②將實驗2裝置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紀錄數(shù)據(jù)后取下.將兩種溶液混合,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實驗完畢,再進行稱量,紀錄數(shù)據(jù).比較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3)實驗結論:________

(4)實驗分析:用分子、原子的觀點對結論進行解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4月洋思中學初三化學實驗與探究專項練習 題型:059

某課外小組查閱到:“過氧化鈉(Na2O2)是種淡黃色粉末,它能和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同時放出大量熱量”.于是他們設計了以下三個探究實驗:

[實驗l]用嘴通過玻璃管對著包有過氧化鈉粉末的棉花吹氣,發(fā)現(xiàn)棉花劇烈燃燒,燃燒后的灰燼溶于水,加入鹽酸會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據(jù)此推斷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兩種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實驗2]按圖甲所示完成裝置連接(裝置氣密性良好).A中裝入稀鹽酸和大理石,則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反應一段時間后(此時樣品仍呈淡黃色),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E中收集到的氣體,發(fā)現(xiàn)木條馬上熄滅.于是他們對此展開爭論:甲認為可能是二氧化碳過量,E中收集到的氣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乙認為是二氧化碳被干燥后根本不能和過氧化鈉反應,E中收集到的氣體全部是二氧化碳.則________觀點是正確的,為了證實這個觀點,此時可以采取的簡便驗證方法是________

[實驗3]在證實上述觀點后,他們又設計了一個實驗,裝置如圖乙.將一團包有過氧化鈉粉末的棉花塞在漏斗管中,下方點燃一支短蠟燭(蠟燭火焰與棉花不接觸),則棉花會燃燒起來嗎?并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4月洋思中學初三化學實驗與探究專項練習 題型:059

(1)根據(jù)初中化學知識,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可得到藍色沉淀,進一步將沉淀加熱可生成黑色物質,請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小明做了這個實驗.他在試管中倒入2 ml 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結果得到的沉淀并不是藍色的,而是淺綠色的;將此濁液加熱直至沸騰,觀察不到有分解變黑生成CuO的跡象.這是為什么呢?小明通過查找資料得知,該淺綠色沉淀物可能是溶解度極小的堿式硫酸銅,其化學式為Cu4(OH)6SO4

①請幫小明寫出生成淺綠色沉淀的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②請幫小明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該淺綠色沉淀中含有硫酸根.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4月洋思中學初三化學實驗與探究專項練習 題型:059

  2005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化學家伊夫·肖萬、美國化學家羅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羅克,以表彰他們在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烯烴復分解反應是有機化學中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反應之一,烯烴復分解反應已被廣泛應用在化學工業(yè),尤其是制藥業(yè)和塑料工業(yè)從中受益無窮.

  早在1970年,法國化學家伊夫·肖萬就已經詳細地從理論上解釋了烯烴復分解反應是如何進行的,并且列舉了促進這種反應的催化劑的物質成分.1990年,肖萬的理論第一次被理查德·施羅克應用在實踐中并制造出效果優(yōu)良的催化劑,兩年后,羅伯特·格拉布又發(fā)展了施羅克的成果,制造出在空氣中更穩(wěn)定的催化劑.

  在頒獎儀式上,評委會主席佩爾·阿爾伯格將烯烴復分解反應描述為“交換舞伴的舞蹈”.他親自走出講臺,邀請身邊的皇家科學院教授和兩位女工作人員一起在會場中央為大家表演烯烴復分解反應的含義.最初兩位男士是一對舞伴,兩位女士是一對舞伴,在“加催化劑”的喊聲中,他們交叉換位,轉換為兩對男女舞伴,在場記者隨即發(fā)出了笑聲.

(1).催化劑在化工生產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有的反應如果沒有催化劑就不能進行,大多數(shù)化工生產都有催化劑的參與.CuSO4溶液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學猜想其他鹽溶液也能在這個反應中起同樣的作用,于是他們做了以下的探究.

①請你幫助他們完成實驗報告:

②已知FeCl3在水中可解離出Fe3+和Cl,同學們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學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乙同學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丙同學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認為最不可能的是________同學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③同學們對余下的兩個猜想,用實驗進行了探究.請你仔細分析后填表:

(2).復分解反應是我們學過的化學基本反應類型之一.

①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

A.2H2+O22H2O

B.2KMnO4K2MnO4+MnO2+O2

C.Fe2O3+3CO2Fe+3CO2

D.CaCO3+2HCl=CaCl2+CO2↑+H2O

②科學家將復分解反應描述為“交換舞伴的舞蹈”,并表演了其含義.我們也可以用符號表達式來表示復分解反應,請補全下式:AB+CD→________

③你想過復分解反應為什么能夠發(fā)生嗎?這是因為在這些反應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陰、陽離子,它們能相互結合.如反應BaCl2+Na2SO4=BaSO4↓+2NaCl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Ba2+和SO42-,而Cl、Na+則是“旁觀者”,并沒有參加反應.請你分析反應Ba(OH)2+2HNO3=Ba(NO3)2+2H2O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________

④請根據(jù)你的想象,在下圖右邊的容器中畫出體現(xiàn)NaOH溶液和稀HCl反應產物的示意圖.

(3)從三位科學家取得成功的事例中,你對科學的發(fā)明、發(fā)現(xiàn)或創(chuàng)造有什么認識?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4月洋思中學初三化學實驗與探究專項練習 題型:059

某工廠的廢水中只含氯化鎂和少量鹽酸,課外活動小組以此作為課題,探討如何從中提取純凈的氯化鎂固體.他們設計了兩種不同的方案,請你參加討論:

(1)方案一:選用鎂粉為試劑.

往廢水中逐次加入鎂粉,當觀察到________時,說明加入的鎂粉的量已經足夠,接下來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從而得到氯化鎂固體.

(2)方案二:選用氫氧化鈉溶液為試劑

向廢水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當觀察到________時,停止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為了得到純凈的氯化鎂固體,接著進行的操作應該是________

(3)比較以上兩個方案,假設實驗中都沒有損耗,那么通過以上兩種方法得到的氯化鎂的質量是否相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繼續(xù)探究:請你設計新的方案,要求使用與鎂和氫氧化鈉不同類別的試劑,那么你想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填化學式)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學習一本通 化學 九年級下冊 人教課標 題型:059

  198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鋁列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鋁攝入量應控制在0.004 g以下.

  若在1 kg米面食品中加入2 g明礬[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O4)2·12H2O,相對分子量為474],請回答下列問題∶

(1)

人從食物中攝入的鋁指的是

[  ]

A.

鋁元素

B.

鋁單質

C.

鋁合金

D.

明礬

(2)

明礬中各元素的質量比K∶Al∶S∶O∶H∶________;其鋁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

某人一天吃了100 g上述米面食品,通過計算說明攝入鋁的量是否超過安全攝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三點一測叢書 九年級化學 (下) 人教版 題型:059

白色污染

  保鮮膜、保鮮袋是人們常用的一類保鮮食品的塑料包裝制品,現(xiàn)在有很多家庭都離不開它們.

  據(jù)了解,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絕大部分保鮮膜和常用的塑料袋一樣,都是以乙烯母料為原材料,根據(jù)乙烯母料的不同種類,保鮮膜又分為三大類.第一種來講是聚乙烯,簡稱PE,這種材料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裝,像我們平常買回來的水果、蔬菜就用的這種材料,包括在超市采購回來的半成品都用的是這種材料;那么第二種來講是聚氯乙烯,簡稱PVC,這種材料也可以用于食品包裝,但它對人體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響;第三種來講是聚偏二氯乙烯,簡稱PVDC,主要用于一些熟食、火腿等這些產品的包裝.

  專家介紹說,這三種保鮮膜中,PE和PVDC這兩種材料的保鮮膜對人體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而PVC保鮮膜則對人體危害比較大,一燒就有難聞的氣味.

  在選購保鮮膜的時候,為了消費的安全,看它有沒有產品的說明,如果上面打著PE保鮮膜或者聚乙烯保鮮膜,大家就可以放心的使用,如果寫著PVC或者是沒有寫材質的話,那么大家盡量不要去選購.

(1)

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  ]

A.

PE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

B.

PVC保鮮膜可用于微波爐加熱

C.

PE、PVC、PVDC屬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D.

加熱食物時應當用保鮮膜覆蓋好器皿后,再用牙簽等針狀物在保鮮膜上扎幾個小孔,防止因氣體膨脹而使保鮮膜爆破

(2)

由廢棄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帶來的“白色污染”日益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某市向市民公開征求建議,以下建議不可行的是

[  ]

A.

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B.

不濫用塑料制品

C.

回收利用廢棄塑料

D.

開發(fā)新型降解塑料

(3)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存放含酒精類食品、含油食品

B.

不能用市場上的黑色塑料袋裝食物

C.

塑料制品多屬于一次性使用品,用后即扔

D.

廢舊塑料很難被自然界的光和熱降解,并且難以對其生物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三點一測叢書 九年級化學 (下) 人教版 題型:059

  某同學為了探究廢棄塑料薄膜混雜在土壤中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取兩個同樣的花盆,找5~8個廢舊塑料袋,剪成小碎片,再取約4 kg的腐殖質,分為兩等份,一份直接裝入花盆中,另一份與塑料碎片混勻后,裝入另一花盆,將兩株生長狀況相同的同種花草分別栽到兩個花盆中,在同樣條件下(溫度、澆水、光照等),讓其生長6~8個月后觀察二者的生長狀況.

(1)

你估計,一個月后,二者的生長情況分別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上述實驗中,強調讓兩株植物在相同條件(溫度、澆水、光照等)下生長,這樣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估計,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什么意外情況影響實驗的正常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通過該實驗,你能得到什么啟示?你認為應向使用塑料薄膜作大棚或地膜的農民提出建議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