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同學為了探究廢棄塑料薄膜混雜在土壤中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取兩個同樣的花盆,找5~8個廢舊塑料袋,剪成小碎片,再取約4 kg的腐殖質,分為兩等份,一份直接裝入花盆中,另一份與塑料碎片混勻后,裝入另一花盆,將兩株生長狀況相同的同種花草分別栽到兩個花盆中,在同樣條件下(溫度、澆水、光照等),讓其生長6~8個月后觀察二者的生長狀況.

(1)

你估計,一個月后,二者的生長情況分別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上述實驗中,強調讓兩株植物在相同條件(溫度、澆水、光照等)下生長,這樣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估計,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什么意外情況影響實驗的正常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通過該實驗,你能得到什么啟示?你認為應向使用塑料薄膜作大棚或地膜的農民提出建議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栽在塑料薄膜碎片土壤的那株植物生長狀況明顯不如另一株;
解析:

(2)

控制與實驗無關的其他因素造成的影響,只研究植物生長與土壤中有無薄膜碎片的關系

(3)

植物在移栽過程中可能受損傷甚至死亡

(4)

“白色污染”對農業(yè)非常有害;建議農民將用過的薄膜回收,不丟棄在田野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8-2009學年第二學期揚州市聯誼學校三月考初三化學試題 題型:058

某同學利用化工廠的廢堿液(主要成分為Na2CO3,還含有少量NaCl,其它雜質不計)和石灰乳為原料制備燒堿,并對所得的燒堿粗產品的成分進行分析和測定.

[粗產品制備](1)將廢堿液加熱蒸發(fā)濃縮,形成較濃的溶液,冷卻后與石灰乳混合,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得到的濾液進行蒸發(fā)結晶,制得NaOH粗產品.

[粗產品成分分析](1)取適量粗產品溶于水,滴加Ba(NO3)2溶液出現白色渾濁,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該粗產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該小組同學通過對粗產品成分的實驗分析,確定該粗產品中含有三種物質.

[粗產品含量測定]Na2CO3含量的測定:

(1)該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取10.0 g粗產品,進行實驗.

[說明]堿石灰是CaO與NaOH的固體混合物.E裝置中的飽和NaHCO3溶液是為了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氯化氫,發(fā)生的反應為NaHCO3+HC1=NaCl十CO2↑十H2O.

(2)操作步驟

①連接好裝置,檢查氣密性;②打開彈簧夾C,在A處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③稱量G的質量;④關閉彈簧夾C,慢慢滴加濃鹽酸至過量,直至D中無氣泡冒出;⑤打開彈簧夾C,再次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⑥再次稱量G的質量,得前后兩次質量差為0.48 g.

(3)問題探究 F中的試劑應為________,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H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

若沒有H裝置,則測定的Na2CO3的質量分數會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變”).事實上10.0 g粗產品只能產生0.44 g CO2.請你仔細分析上述實驗,解釋實驗值0.48 g比正確值0.44 g偏大的原因(假設操作均正確)________

(4)數據計算

根據正確值0.44 g可求得粗產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NaOH含量的測定:該小組同學又另取10.0 g粗產品,逐滴加入20%的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鹽酸的質量為36.5 g.放出CO2 0.44 g(不考慮二氧化碳氣體的溶解).求原粗產品中NaOH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7年鎮(zhèn)江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 化學試卷(衢州卷) 題型:059

課外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某化工廠的廢堿液(主要成分為Na2CO3,還含有少量NaCl,其它雜質不計)和石灰乳為原料制備燒堿,并對所得的燒堿粗產品的成分進行分析和測定.

[粗產品制備]

(1)將廢堿液加熱蒸發(fā)濃縮,形成較濃的溶液,冷卻后與石灰乳混合,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得到的濾液進行蒸發(fā)結晶,制得NaOH粗產品.

[粗產品成分分析]

(1)取適量粗產品溶于水,滴加Ba(NO3)2溶液出現白色渾濁,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該粗產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該小組同學通過對粗產品成分的實驗分析,確定該粗產品中含有三種物質.

[粗產品含量測定]

Na2CO3含量的測定:

(1)該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取10.0 g粗產品,進行實驗.

[說明]堿石灰是CaO與NaOH的固體混合物.E裝置中的飽和NaHCO3溶液是為了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氯化氫,發(fā)生的反應為NaHCO3+HC1=NaCl+CO2↑+H2O.

(2)操作步驟

①連接好裝置,檢查氣密性;②打開彈簧夾C,在A處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③稱量G的質量;④關閉彈簧夾C,慢慢滴加濃鹽酸至過量,直至D中無氣泡冒出;⑤打開彈簧夾C,再次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⑥再次稱量G的質量,得前后兩次質量差為0.48 g.

(3)問題探究

F中的試劑應為________,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H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

若沒有H裝置,則測定的Na2CO3的質量分數會(填“偏大”、“偏小”、“不變”).

事實上10.0 g粗產品只能產生0.44 g CO2.請你仔細分析上述實驗,解釋實驗值0.48 g比正確值0.44 g偏大的原因(假設操作均正確)________

(4)數據計算

根據正確值0.44 g可求得粗產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NaOH含量的測定:

該小組同學又另取10.0 g粗產品,逐滴加入20%的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鹽酸的質量為36.5 g.放出CO2 0.44 g(不考慮二氧化碳氣體的溶解).求原粗產品中NaOH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化工廠排出的廢水中,陽離子可能含有Cu2+、Al3+、Mg2+中的一種或幾種,陰離子可能含有Cl-、CO32-、OH-中的一種或幾種,小平同學對該廢水進行探究.
(1)觀察廢水呈顯無色、透明、澄清的液體.
(2)取少量廢水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產生.
查閱有關資料:
材料1:Mg(OH)2、MgCO3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堿的白色固體
材料2:Al(OH)3是白色固體,不溶于水、CO2的水溶液、也不溶于氨水;但Al(OH)3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NaAlO2和水.往NaAlO2溶液中通入CO2會產生Al(OH)3沉淀.
從(1)可得廢水中陽離子不可能含有______,陰離子不可能含有______.
并對(2)的白色沉淀的組成進一步的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白色沉淀只有Al(OH)3 猜想2:______ 猜想3:______
設計實驗方案:
①取少量的白色沉淀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觀察到白色沉淀不溶解,證明了猜想______不成立.
②為了驗證到底是上述哪種猜想,取①中的上層清液繼續(xù)實驗,請完成下表

操作現象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反思與應用:
通過上述實驗得到啟示:要除去廢水中的Al3+、Mg2+,不能用NaOH溶液,但可以往廢水里加入過量的______除去,經處理后得到的廢水可以用來灌溉農田,補充______(填“氮肥、磷肥、鉀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