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任何科學理論都有一個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下列事件:④②③①.
①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提出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
②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
③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fā)現X-射線;
④法國人拉瓦錫確立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據化學事件的發(fā)生時間來分析.

解答 解:①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提出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是1911年,②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為近代化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③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fā)現X-射線;④1777年法國人拉瓦錫確立質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為:④②③①.

點評 明確物理化學科學發(fā)展史的歷史性發(fā)現的時間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乙醇(C2H5OH)俗稱酒精,屬于可再生能源.關于乙醇的下列說法錯誤的( 。
A.可通過含淀粉類物質發(fā)酵、蒸餾而得
B.其燃燒產物能導致酸雨的形成
C.分子中碳、氫、氧的質量分數之比為12:3:8
D.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劑,可溶解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為22g,某同學想利用產生的氯化鉀和硝酸銀反應制取氯化銀,向混合物中加入2g二氧化錳充分加熱后,溶解,過濾,接著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硝酸銀溶液,過濾,干燥,得到濾渣質量為28.7g,在充分加熱過程中生成的氧氣的質量為7.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現有下列實驗裝置

為了測定某高錳酸鉀樣品的純度(假設雜質受熱不反應且不升華),我;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選用上述部分裝置來完成測定任務
(1)小華選用裝置A、E完成了實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時機是氣泡均勻連續(xù)放出時;
(2)經過仔細分析,小聰同學認為小華的測定結果偏大.原因是收集的氧氣中混入了水蒸氣;
(3)小聰只選用一種裝置就測定出了準確的結果.需要測量的數據有高錳酸鉀樣品質量和反應后試管中所剩固體物質的總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下列裝置常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根據給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編號①儀器的名稱:鐵架臺;
(2)曉貽同學利用C,F裝置制取氧氣并用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請寫出曉貽同學制取氧氣的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氧氣收集滿后曉貽同學關閉止水夾進行鐵絲燃燒實驗,實驗結束,曉貽發(fā)現集氣瓶底部有裂縫,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集氣瓶中沒有集氣瓶底部沒有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過了一會,“嘭”地一聲,C裝置的橡皮塞沖了出來,同組同學發(fā)下試管內有白霧,請解釋這些現象的原因:關閉止水夾,氧氣無法導出,壓強增大,C裝置的橡皮塞沖了出來;試管內有白霧是氧氣帶出的小液滴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將同種稀硫酸80g分8次加入10g鎂條中(該鎂條只含兩種物質),測得實驗數據見表: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
稀硫酸的質量/g1020304050607080
生成氣體的質量/g000.10.20.30.40.50.5
(1)當加入稀硫酸的質量小于20g時沒有氣體產生,說明的問題是由于鎂易于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鎂條的表面生成了氧化鎂,稀硫酸首先與鎂條表面的氧化鎂薄膜發(fā)生了反應,所以不產生氫氣,反應的方程式是:MgO+H2SO4=MgSO4+H2O..
(2)請計算:①10g該鎂條中含鎂的質量;②若加入20g稀硫酸后立即開始產生氣體,求實驗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初中常見的3種元素X、Y和Z的相關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XYZ
相關
信息
其單質甲是
一種清潔能源
地殼中含量
最多的元素
其一種單質是天然
存在的最硬的物質
(1)甲的化學式是H2
(2)ZY2可與Z的單質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ZY,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3)下列關于X2Y 和 X3Y+ 兩種粒子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cd(填序號).
A.相對分子質量相同            B.Y的質量分數相同
C.化學性質相同                D.X2Y不顯電性
(4)A、B、C是由上述3種元素組成的單質或化合物,G由Ca、Y和Z 三種元素組成.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①G的化學式是CaCO3
②若A中不含X元素,則A的化學式是CO2
③若A中不含Z元素,且C→A的反應不是化合反應,則C→A的化學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一工廠廢水中硫酸的質量分數,取100g廢水于燒杯中,加入80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廢水中無不溶物,其它成分不與氫氧化鈉反應),試計算廢水中硫酸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氨基酸中有一種叫丙氨酸的,其結構式為,它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請你計算:
(1)丙氨酸中碳氫兩元素的質量比;
(2)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3)17.8g丙氨酸與100g某氫氧化鈉溶液正好完全反應,試計算該氫氧化鈉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