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20.下面是一種雪碧汽水瓶上的標簽:
品名雪碧汽水(清爽檸檬酸味)
配料碳酸水(水,二氧化碳)、果葡萄漿、白砂糖、檸檬酸、香料、苯甲酸鈉
保質期18個月
注意禁止加熱、避免陽光直曬及高溫
小明、小芳、小亮發(fā)現(xiàn),一旦拉開雪碧汽水瓶蓋上的拉環(huán),汽水就會自動噴出.這說明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隨著壓強的降低而降低.(填“增強”、“不變”或“降低”)對于逸出的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他們認為:將汽水倒人燒杯后,立即在其上方罩一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若發(fā)現(xiàn)石灰水變渾濁,就可以確定是二氧化碳.
對于雪碧汽水中的檸檬酸,他們很想知道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他們篩選、整理出了以下記錄:檸檬酸是一種無色晶體,能溶于水,化學式為C6H8O7,水果中所含的檸檬酸可促進消化;檸檬酸屬于酸,化學性質比碳酸要穩(wěn)定得多.為獲得檸檬酸具有酸性的第一手資料,他們決定利用手中的雪碧汽水進行實驗探究.
(1)小明首先將適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潔凈的試管中,然后滴加三滴紫色石蕊試液,發(fā)現(xiàn)石蕊試液變紅色.據(jù)此,小明斷定檸檬酸具有酸性.他做出這種判斷的依據(jù)是紫色石蕊試液只有遇到酸性溶液才會變紅;
(2)小芳經過思考,認為小明的實驗結論不夠嚴密,他的理由是汽水中含有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3)小亮對小芳的觀點表示贊成.他建議小明在原來實驗的基礎上再進行一步操作,即把(1)中已經變紅的混合溶液的試管加熱,(填操作方法)若看到溶液為紅色的現(xiàn)象,這樣就能充分證明檸檬酸確實具有酸性了.

分析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且能夠和水反應生成碳酸,但碳酸很容易分解特別是在加熱的條件下,因此加熱后若溶液中的石蕊仍為紅色,則說明檸檬酸呈酸性.

解答 解:由于二氧化碳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故答案為:降低;
(1)由于紫色石蕊試液只有遇到酸性溶液才會變紅,因此石蕊溶液變紅色,說明檸檬酸確實具有酸性,故答案為:紫色石蕊試液只有遇到酸性溶液才會變紅;
(2)由于該飲料是碳酸飲料,里面含有碳酸,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故答案為:汽水中含有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3)由于碳酸在加熱條件很容易分解,如果碳酸分解后的溶液仍為紅色,就可說明檸檬酸呈酸性,故答案為:加熱,溶液為紅色.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酸的某些化學性質及二氧化碳的有關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A、B、C 3種不同分子的模型分別用○○、●●和表示,如圖為3種物質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的狀況,則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這3種物質的化學式前的系數(shù)之比為( �。�
A.1:4:3B.1:3:2C.1:4:2D.1: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學習化學時可用如圖表示某些從屬關系,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BCD
X化合物單質純凈物化學性質
Y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溶解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的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重要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A:傾倒CO2時觀察的現(xiàn)象是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
(2)實驗B:測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條):裝置氣密性不好.
(3)實驗D:集氣瓶內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1)選用符合要求的物質的字母填空.
A.金剛石    B.于冰    C.氧氣    D.氮氣    E.石墨
①常用作電極材料的是:E;②常用作食品保護氣的是:D;
③常用作切割玻璃的是:A;④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B.
(2)解決生產中的下列問題時,利用的是哪種性質上的差異,選用對應的字母填空.
A.密度    B.硬度    C.沸點    D.熔點
①利用氮氣和氧氣的C不同,工業(yè)上可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
②黃金的A比二氧化硅(黃沙的主要成分)大,因此在沖沙淘金時先沉降.
(3)下列分別盛有不同物質的容器中,所盛物質屬于單質的是A,屬于氧化物的是D.(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可樂飲料B.金剛石C.潔凈的空氣D.不銹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溫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
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5
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
(1)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繪制KNO3、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線的是a(填“a”或“b”).
(2)如圖1中P點的含義是t℃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相等.
(3)欲使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降低溫度.

(4)30℃時,在兩個各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氯化鈉和硝酸鉀,充分溶解后,其結果如圖2所示,加入的甲物質是氯化鈉.
(5)硝酸鉀中含有少量氯化鈉時,可通過降溫結晶(填“蒸發(fā)結晶”或“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6)20℃時,136g飽和食鹽水,蒸發(fā)10g水后,再降溫至20℃,可析出NaCl晶體的質量為3.6g.
(7)60℃時,將60g硝酸鉀放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0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氯化鈉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過如圖1操作流程:

(1)操作④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圖2中不該出現(xiàn)的情形是D(填序號).
(2)操作⑤是蒸發(fā)溶液,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
(3)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產率,發(fā)現(xiàn)產率偏低,其原因可能是ABC(可多選,填字母序號).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fā)過程中發(fā)生了液滴飛濺
C.蒸發(fā)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4)工業(yè)上常用電解飽和氯化鈉水溶液的方法制備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
2NaCl+2H2O_2NaOH+Cl2↑+H2↑.若制得16.0g氫氧化鈉,可同時得到氯氣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實驗的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用細口瓶盛放固體藥品B.用剩的藥品放回原瓶
C.溫度計代替玻璃棒用于攪拌D.過濾時,傾倒液體用玻璃棒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