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5.“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化學思維方法.
(1)從宏觀知微觀.
①50mL水與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mL,微觀解釋為分子之間有間隔;
②氣體X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氮氣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填符號).
(2)從微觀知宏觀.

①微粒A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填“得”或“失”)電子;
②微粒A、B、C、D、E中,對應單質(zhì)化學性質(zhì)最穩(wěn)定的是B(填編號,下同),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C和E
③甲和乙在催化劑、高溫高壓條件下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丙,三種物質(zhì)微觀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H2_CH3OH.

分析 (1)①根據(jù)分子之間有間隔的特性分析解答;
②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2)根據(jù)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的意義、元素的性質(zhì)與原子結(jié)構(gòu)的關系和物質(zhì)微觀結(jié)構(gòu)示意圖分析回答.

解答 解:(1)①由于分子之間有間隔,50mL水與50mL乙醇混合后,分子相互占據(jù)了間隔,所以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mL;
②氣體X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氮氣和水,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
(2))①由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可知,微粒A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電子;
②微粒A、B、C、D、E中,B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8,達到了穩(wěn)定結(jié)構(gòu),對應單質(zhì)化學性質(zhì)最穩(wěn)定,C、E的質(zhì)子數(shù)相同,屬于同一種元素
(3)由圖示可知,該反應為一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高溫高壓條件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_CH3OH.
故答為:(1)①分子之間有間隔;②N和H.(2)①7,得;②B,CE;③一氧化碳和氫氣,CO+2H2_CH3OH.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按要求寫出符號或文字等
(1)硫酸亞鐵FeSO4; 
(2)NO2中2的含義:一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
(3)SO42-中2的意義是1個硫酸根離子帶有兩個單位的負電荷;
(4)保持水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寫符號)H2O;
(5)3個氫氣分子3H2;
(6)氧化鎂中鎂元素為+2價+2MgO;
(7)氫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8)說出化學符號P的一種意義磷元素、一個磷原子、磷這種物質(zhì);
(9)金剛石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B.
將水通電電解一段時間
C.
向稀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D.
加熱一定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用化學符號表示:
(1)5個氨根離子5NH4+ 
(2)三個磷原子3P
(3)負2價的氧元素2O
(4)標出氯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2MgCl2
(5)兩個氮分子2N2
(6)2個鋁離子2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因此不同的酸表現(xiàn)出一些共同性質(zhì),下列關于硫酸的性質(zhì)的描述中,不屬于酸的共同性質(zhì)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B.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鹽和水
C.能與鋅反應生成氫氣D.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塑化劑”的主要成分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學式為C24H38O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它是一種有機物
B.鄰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構(gòu)成
C.它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一個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中含66個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7.已知難溶性的堿受熱易分解,生成金屬氧化物和水(提示:分解過程中元素化合價不變化).X、Y、Z、E、W五種物質(zhì)之間存在下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

請根據(jù)上圖變化回答下列問題:
(1)X溶液中的溶質(zhì)的成分為氯化鐵(化學式).
(2)反應①化學方程式為3NaOH+FeCl3═Fe(OH)3↓+3NaCl.
(3)加稀HNO3的作用是除過量的氫氧化鈉.
(4)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_2Fe+3CO2
(5)上述4個反應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①④(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在通常情況下,A為黑色粉末狀固體,B、C均為無色無味的氣體,D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在實驗室常用含D的物質(zhì)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單質(zhì)E是組成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及反應④和⑤中某些反應物、生成物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名稱是碳酸鈣.
(2)工業(yè)上常用煅燒D的方法制取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_CaO+CO2↑,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分解反應. 
(3)寫出B→C的化學方程式:2CO+O2_2CO2C→B的化學方程式:CO2+C_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回答下列問題:
(1)工廠大量燃燒煤時易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硫氣體,二氧化硫氣體對人體有毒,會污染大氣,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zhì)與二氧化碳相似,寫出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
(2)下列哪個科學家用實驗獲知空氣的組成A
A.法國化學家拉瓦錫        B.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里
C.瑞典化學家舍勒          D.意大利科學家阿伏伽德羅
(3)使用硬水會給生活和生產(chǎn)帶來許多麻煩.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用此方法得到的軟水是混合物(填“純凈物”或“混合物“).我們還可以用肥皂水來檢驗水是軟水還是硬水.
(4)“低碳”是一種生活理念,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B(填序號)
A.少用一次性用品:紙杯、筷子、塑料袋等
B.多挖煤、多發(fā)電、加快經(jīng)濟發(fā)展
C.提倡騎自行車、乘公交車出行.
(5)鋼鐵工業(yè)是高能耗、高污染產(chǎn)業(yè).我國冶煉鋼鐵的鐵礦石大量從國外進口,鋼鐵年產(chǎn)量為11億噸,約占世界年產(chǎn)量的45%.我國鋼鐵的年使用量約為8.4億噸,根據(jù)以上信息,寫出當前我國過剩鋼鐵生產(chǎn)的弊端.產(chǎn)品積壓,企業(yè)利潤下降或虧損或浪費資源和能源或增加有害氣體排放,增加PM2.5排放(寫出其中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