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9068  439076  439082  439086  439092  439094  439098  439104  439106  439112  439118  439122  439124  439128  439134  439136  439142  439146  439148  439152  439154  439158  439160  439162  439163  439164  439166  439167  439168  439170  439172  439176  439178  439182  439184  439188  439194  439196  439202  439206  439208  439212  439218  439224  439226  439232  439236  439238  439244  439248  439254  439262  447090 

3.平移公式

設點P(x,y)按向量a=(h,k)平移后得到點P′(x′,y′),

+a

曲線yf(x)按向量a=(h,k)平移后所得的曲線的函數(shù)解析式為:ykf(xh)

定比分點坐標公式

試題詳情

2.線段的定比分點公式

設點P分有向線段所成的比為λ,即λ,則

+ (線段的定比分點的向量公式)

 (線段定比分點的坐標公式)

λ=1時,得中點公式:

(+)或

試題詳情

1.點分有向線段所成的比的含義

試題詳情

59.材料1:光緒六年歲末,劉銘傳力請修筑鐵路,……李鴻章立足中外,比較支持劉銘傳的倡議,其詞曰“處今日各國皆有鐵路,而中國獨無,譬如居中古以后而屏棄舟車,其動輒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人群相駭不但責罵劉銘傳與李鴻章,直欲破壞列祖列宗之法以亂天下”,而且宣言:鐵路“行之外夷則可,行之中國則不可。”洋務派雖沖破阻力毅然興辦,但步履維艱可以體味。  材料2:甲午戰(zhàn)后中國鐵路事業(yè)的格局為之一變。……至1911年,中國共建鐵路8200公里,其中帝國主義直接投資修筑的鐵路占40%,中國人自建的鐵路僅1200公里占14%。  材料3:一些閉塞的地區(qū)的經(jīng)濟因鐵路而活躍,一些古老的城鎮(zhèn)因鐵路而面目一新!F路在暢通經(jīng)濟、帶動繁榮的同時還意味著信息的流通知識的傳播,意味著建立“鐵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種生產(chǎn)過程”,所有這一切,無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國傳統(tǒng)社會“自給自足的惰性”,推動現(xiàn)代化進程。    材料4:據(jù)袁昶估計,庚子前后,僅順天府屬州縣的窮民之中,“失車船店腳利,而受鐵路之害者”即在千萬余人以上。  材料5: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資本輸出,一如他們所有的經(jīng)濟擴張活動,“完全是被極卑鄙的利益驅使”。(馬克思語)俄國外交大臣揭示列強爭奪路權的奧秘說“歐洲列強十分清楚,在中國保障經(jīng)濟勢力的有力方法之一是將鐵路建筑權抓在手 。                    --以上材料均引自周積明著《最初的紀元》 回答:(1)根據(jù)材料1、2、5概括近代中國鐵路興建方面的特點。 (6分) (2)根據(jù)材料3、4分析鐵路興建與營運對近代中國經(jīng)濟產(chǎn)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4分) (3)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中國興建鐵路的認識。 (4分)

試題詳情

58、(09年天津卷)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報》刊登“北京特約通訊”,標題為《北京學界之大舉動--昨日之游街大會/曹汝霖宅之焚燒/青島問題之力爭/章宗祥大受夷傷》。從上述標題能獲得的信息是

A 京津兩地工人罷工游行  B 學生愛國浪潮遍及全國

C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D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學生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2分)

試題詳情

57、(09年北京卷)圖8中數(shù)字符號標明的地點,都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注明戰(zhàn)役的發(fā)生地,其中能為八路軍戰(zhàn)史提供實地資料的是

圖8

A①       B②       C③       D④

試題詳情

56、(09年安徽卷)抗日戰(zhàn)爭期間,延安“吸引了一個美國軍事觀察團、一些美國國務院外交官和一個美國總統(tǒng)特使前來訪問,另外還有大批外國記者前來采訪”。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領袖人物的個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張得到了普遍認同

C.中共堅持抗戰(zhàn)得到了國際友人的廣泛同情

D.中共領導的抗日力量在抗戰(zhàn)中的地位日顯重要

試題詳情

55、(09年北京卷)下列各項中符合早期維新派“商戰(zhàn)”的思想的是

A.“自強直屬,在于練兵”

B.“十萬之富豪,則勝于有百萬之勁卒”

C.“師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遠之利”

   D.“改良社會經(jīng)濟組織,使人民有生之樂”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