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356  1364  1370  1374  1380  1382  1386  1392  1394  1400  1406  1410  1412  1416  1422  1424  1430  1434  1436  1440  1442  1446  1448  1450  1451  1452  1454  1455  1456  1458  1460  1464  1466  1470  1472  1476  1482  1484  1490  1494  1496  1500  1506  1512  1514  1520  1524  1526  1532  1536  1542  1550  447348 

1. 下列錯誤的實驗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試題詳情

35. 在一燒杯中盛有100 g 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漸滴加NaOH溶液,沉淀的質(zhì)量與所滴入NaOH溶液的質(zhì)量關(guān)系曲線如下圖所示。請根據(jù)題意回答下列問題:(2NaOH+CuSO4=Na2SO4+Cu(OH)2↓)。

(1)在實驗過程中加入agNaOH溶液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        .

(2)在實驗過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時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為      g。

(3)求所加的NaOH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試題詳情

34.(3分)宇宙飛船內(nèi),宇航員所呼出的氣體要通過盛有氫氧化鋰的過濾網(wǎng),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如下式所示: CO2 + 2LiOH= Li2CO3+ H2O.

計算吸收88g二氧化碳需要氫氧化鋰的質(zhì)量.

試題詳情

33.(8分) 據(jù)媒體報道,2009年2月12日我外交部發(fā)言人就

法國佳士得公司拍賣我圓明園兔首和鼠首兩件文物(如右圖),發(fā)表嚴正聲明:中國對其擁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權(quán)。這

兩件文物均為青銅器,其表面呈綠色.         兔首  鼠首                                

(1)查閱資料:銅器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會生成銅綠[Cu2(OH)2CO3],銅綠不穩(wěn)定,受熱后可生成三種氧化物。這三種氧化物是CuO、H2O、CO2。其中CuO為黑色固體。寫出銅綠受熱分解的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                 。

(2)提出問題:銅綠形成的的條件是什么?

(3)猜想:根據(jù)銅綠的化學式,你認為銅綠的形成是銅與氧氣、           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4)實驗探究:某研究性小組的同學為探究銅綠形成的條件,將三小塊銅片分別按下圖所示放置一個月,觀察現(xiàn)象如下:

 
實驗裝置
 



  實驗現(xiàn)象
  無現(xiàn)象
   無現(xiàn)象
  有銅綠生成,且水面附近最明顯

小明同學認為上述實驗設(shè)計并不嚴密,其理由是                 ,

為得到正確結(jié)論,應(yīng)對實驗進行補充,他補充的實驗是                  

                

 (5)得出結(jié)論:通過上述實驗得出原猜想是正確的。

 (6)實驗拓展:請你設(shè)計實驗證明銅綠的組成中含有碳元素。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7)反思與應(yīng)用:盛水的鐵鍋在與水面接觸的部位最易生銹,鐵生銹的條件是

                ;寫出一種防止鐵或銅等金屬制品生銹的具體方法             。

試題詳情

32.(5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shè)計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既可用于制取氣體,又可用于驗證物質(zhì)性質(zhì).

(1)當打開K1、關(guān)閉K2時,利用Ⅰ、Ⅱ裝置可直接進行的實驗是       (填序號),①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yīng)制取二氧化碳②鋅與稀硫酸反應(yīng)制取氫氣。(已知氫氣的密度小于空氣);

(2)小紅同學認為在不改變Ⅰ、Ⅱ裝置的儀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該裝置可用于雙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她的做法是     。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當打開K2、關(guān)閉K1時,利用Ⅰ、Ⅲ裝置可驗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yīng),生成了碳酸,此時小燒杯中盛放的物質(zhì)是        ,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A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體倒吸)。

試題詳情

31.(6分)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裝置圖如下,(B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卮饐栴}。


 

     

            A      B  C

(1)寫出帶有標號的儀器的名稱       。

(2)寫出A、B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

                

(3)裝置B的連接如下圖:

在連接c和d時,使d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

采用圖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4)C裝置的作用是                 。

試題詳情

30.( 8分)A、B、C、D、E、F、G、H八種物質(zhì)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其存在如下轉(zhuǎn)化關(guān)系。(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zhì)能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表示物質(zhì)間存在轉(zhuǎn)化關(guān)系。)其中B為供給呼吸的重要氣體;G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的生產(chǎn);H、D、G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依次增大;卮鹣铝袉栴}:

  (1)B的化學式    ;G的俗稱    

 (2)寫出“H-D”“C→G”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         。

 (3)欲確定物質(zhì)F還需要加上限制條件,寫出你所加的限制條件及所確定的物質(zhì)F的名稱                      。

 (4)若將D溶液與G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組成可能是           ,

   欲探究該溶液中溶質(zhì)的組成,你的方法是                    。  

試題詳情

29.(5分) Cu、Fe、Zn、Al、Aɡ、Au(金)是生產(chǎn)生活中常用的金屬。下面是某學習小組關(guān)于這幾種金屬的學習交流。請你參與交流并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同學在對上述金屬分類時,他根據(jù)金屬的某種化學性質(zhì)相同,將“Au、Cu、X”劃分為一類,你認為X是       。  

(2)某次實驗結(jié)束時,同學們將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廢液倒在廢液缸里,如果將廢液直接排放就會造成水污染。于是幾位同學利用課余處理廢液,回收工業(yè)重要原料硫酸鋅和有關(guān)金屬。實驗過程如下:

請回答:

①濾液A和濾液B含有相同的溶質(zhì),其名稱是      。还腆wA的成分為      。

②要檢驗向固體C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③若實驗過程中的物質(zhì)損失可以忽略,要計算該廢液中硫酸鋅的質(zhì)量分數(shù),必須稱量廢液的質(zhì)量和                    。

試題詳情

28.(6分)空氣、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1) 澄清石灰水長期露置于空氣中會逐漸變混濁,可證明空氣中含有少量的   (寫化學式)。(2)下列有利于保護空氣和水的措施是          。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 農(nóng)業(yè)上改漫灌為噴灌、淋灌或滴灌

C. 公共汽車改用清潔燃料 D. 禁止使用含硫高的劣質(zhì)煤

(3)可用如下裝置探究水的組成。試管2中所收集的氣體為    ,該實驗說明水是由          組成的。

 

(4)水是一種很好的溶劑,在生產(chǎn)、生活和科學實驗中均有很重要的用途。

①實驗室中的下列各組物質(zhì),通過加水不能鑒別的是     

A.碳酸鈉和碳酸鈣   B.氫氧化鈉和氯化鈉 

硫酸(500mL)
品名:硫酸      化學式:H2SO4
相對分子質(zhì)量:98   密度:1.84g/cm3
質(zhì)量分數(shù):98%
 
C.氯化鈉和硝酸鉀   D.硝酸鉀和硝酸銨

  ②現(xiàn)有一瓶濃硫酸,標簽如圖所示.欲將該瓶濃

硫酸完全稀釋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質(zhì)量 \

      g.

試題詳情

27.(4分).宏觀、微觀和符號是化學學習的三重特征。宏觀與微觀相聯(lián)系的思想是化學學習的主要思維方式。

(1)用化學符號來表示:3個氫原子     ;2個鈉離子      。

(2)塑料保鮮膜不宜包裝熱的油炸食品,因為高溫時保鮮膜中的增塑劑分子更容易從保鮮膜進入食品中。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原因是               。

(3)若分別用代表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這兩種元素分別組成的單質(zhì)在點燃條件下發(fā)生反應(yīng),反應(yīng)前后的微觀模擬圖如下。

若用A代表、B代表,請用A、B表示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