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42789  142797  142803  142807  142813  142815  142819  142825  142827  142833  142839  142843  142845  142849  142855  142857  142863  142867  142869  142873  142875  142879  142881  142883  142884  142885  142887  142888  142889  142891  142893  142897  142899  142903  142905  142909  142915  142917  142923  142927  142929  142933  142939  142945  142947  142953  142957  142959  142965  142969  142975  142983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科學家們推測,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就在地球的軌道上.從地球上看,它永遠在太陽的背面,人類一直未能發(fā)現(xiàn)它.可以說是“隱居”著地球的“孿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推知( 。
A.這顆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B.這顆行星的自轉(zhuǎn)周期與地球相等
C.這顆行星的質(zhì)量等于地球的質(zhì)量D.這顆行星的公轉(zhuǎn)周期與地球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光滑平行的水平金屬導軌MN、PQ相距l(xiāng),在M點和P點間接一個阻值為R的電阻,在兩導軌間OO1O1′O′矩形區(qū)域內(nèi)有垂直導軌平面豎直向下、寬為d的勻強磁場,磁感強度為B,一質(zhì)量為m,電阻為r的導體棒ab,垂直擱在導軌上,與磁場左邊界相距d0,現(xiàn)用一大小為F、水平向右的恒力拉ab棒,使它由靜止開始運動,進入磁場后開始做減速運動,在離開磁場前已經(jīng)做勻速直線運動(棒ab與導軌始終保持良好的接觸,導軌電阻不計).求:
(1)導體棒ab在離開磁場右邊界時的速度;
(2)棒ab在剛進入磁場時加速度的大;
(3)棒ab通過磁場區(qū)的過程中整個回路所消耗的電能;
(4)定性畫出導體棒ab從開始運動到離開磁場過程的v-t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利用光電管對光電效應現(xiàn)象進行研究,得到金屬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guān)系如圖,由此可計算出普朗克常量h.電子電量用e表示,由圖象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這種金屬的截止頻率為ν1,計算出普朗克常量表達式為h=$\frac{{U}_{1}e}{{ν}_{3}-{ν}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一小球相連,小球處于光滑水平面上,現(xiàn)對小球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小球由靜止開始運動,則小球在向右運動的過程中( 。
A.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大
B.恒力F做的功等于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
C.小球的動能最大時,彈簧彈力與F大小相等
D.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時,小球的動能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2015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超級計算、探月工程、衛(wèi)星應用等重大科研項目取得新突破”,并對我國航天事業(yè)2014年取得的發(fā)展進步給予了充分肯定.若已知地球半徑為R1,赤道上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的向心加速度為a1,第一宇宙速度為v1;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為R2,向心加速度為a2,運動速率為v2,判斷下列比值正確的是(  )
A.$\frac{a_1}{a_2}=\frac{R_1}{R_2}$B.$\frac{{a}_{1}}{{a}_{2}}$=($\frac{{R}_{1}}{{R}_{2}}$)2C.$\frac{v_1}{v_2}=\frac{R_1}{R_2}$D.$\frac{v_1}{v_2}=\sqrt{{\frac{R_1}{R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同學要測量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有以下器材可供選擇:
A.電流表(0~0.6A~3A)
B.電壓表(0~3V)
C.滑動變阻器R(0~15Ω,5A)
D.滑動變阻器R′(0~50Ω,1A)
E.定值電阻R0為1Ω
F.開關(guān)S及導線若干

本次實驗的原理圖如圖甲,則滑動變阻器應選C(填器材前的字母序號).
按照原理圖連接好線路后進行測量,測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次數(shù)
待測量
12345
I/A0.110.200.300.400.50
U/V1.371.351.331.321.29
由表數(shù)據(jù)可看出,電壓表示數(shù)變化不明顯,試分析引起情況的原因是電池內(nèi)阻過。
現(xiàn)將上述器材的連線略加改動就可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更明顯,請在圖乙中按改動后的原理圖完成連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圖(1)是“DIS向心力實驗器”,當質(zhì)量為m的砝碼隨旋轉(zhuǎn)臂一起在水平面內(nèi)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時,受到的向心力可通過牽引桿由力傳感器測得,旋轉(zhuǎn)臂另一端的擋光桿(擋光桿的擋光寬度為△s,旋轉(zhuǎn)半徑為R)每經(jīng)過光電門一次,通過力傳感器和光電門就同時獲得一組向心力F和角速度ω的數(shù)據(jù),并直接在坐標系中描出相應的點.得到多組F、ω的數(shù)據(jù)后,連成平滑的曲線,如圖(2).

(1)為了得到線性分布的數(shù)據(jù)點,應將橫坐標ω改為ω2
(2)實驗中,旋轉(zhuǎn)過程中某次擋光桿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遮光時間為△t,則角速度ω=$\frac{△s}{R△t}$;
(3)若將旋轉(zhuǎn)臂轉(zhuǎn)到豎直平面內(nèi),使其帶著砝碼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每次擋光桿轉(zhuǎn)到最高點就經(jīng)過光電門一次,力傳感器記錄旋轉(zhuǎn)臂受到的砝碼對它的作用力,同時光電門記錄擋光時間,獲得一組F和ω的數(shù)據(jù),
多次測量后繪制出F-ω圖象如圖(3).已知重力加速度g為9.8m/s2,砝碼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20cm.從圖中可得,砝碼的質(zhì)量為0.02kg,圖線與橫坐標的交點ω=7ra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同學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Ⅰ.選取一個擺線長約1m的單擺,把線的上端用鐵夾固定在鐵架臺上,把鐵架臺放在實驗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讓擺球自由下垂.
Ⅱ.用米尺量出懸線長度,精確到毫米,作為擺長.
Ⅲ.放開小球讓它來回擺動,用停表測出單擺做30~5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計算出平均擺動一次的時間.
Ⅳ.變更擺長,重做幾次實驗,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計算出每次實驗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并求出平均值.
(1)上述實驗步驟有二點錯誤,請一一列舉:
Ⅰ.測量擺球直徑,擺長應為擺線長加擺球半徑;
Ⅱ.在細線偏離豎直方向小于5°位置釋放小球,經(jīng)過最點時進行計時;
(2)按正確的實驗步驟,將單擺全部浸入水中做實驗,測得的重力加速度變小.已知測得的單擺周期為T,擺長為L,擺球質(zhì)量為m,所受浮力為F,當?shù)氐闹亓铀俣鹊恼鎸嵵礸=$\frac{{4π}^{2}L}{{T}^{2}}$+$\frac{F}{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為用頻閃攝影方法拍攝的小球作平拋運動的照片,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的幾個位置如圖中的a、b、c、d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已知小方格的邊長,可求得平拋的初速度
B.若已知小方格的邊長,可求得頻閃周期
C.若已知小方格的邊長和當?shù)氐闹亓铀俣龋汕蟮胊、b、c、d任一點的速度
D.若已知小方格的邊長和頻閃周期,可以求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t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將一質(zhì)點從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半圓型槽的槽口A點由靜止釋放,經(jīng)最低點B運動到與A等高的C點,半圓型槽未發(fā)生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A到C,半圓型槽所受摩擦力先增大再減小
B.從A到C,半圓型槽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先向左再向右
C.從A到B,質(zhì)點所受重力的瞬時功率先增大后減小
D.從B到C,質(zhì)點所受彈力的瞬時功率不斷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