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某同學研究小滑塊在水平長木板上運動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選用的實驗器材是:長木板、總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光電門、數(shù)字毫秒計、弧形斜面、擋光片、游標卡尺、刻度尺.器材安裝如圖甲所示.

①主要的實驗過程:
(。┯糜螛丝ǔ邷y量擋光片寬度d,讀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d=8.02mm;
(ⅱ) 讓小滑塊車從斜面上某一位置釋放,讀出小滑塊通過光電門時數(shù)字毫秒計示數(shù)t;
(ⅲ) 用刻度尺量出小滑塊停止運動時擋光片與光電門間的距離L;
(ⅳ) 求出小滑塊車與木板間摩擦力f=$\frac{mgccewi0^{2}}{2L{t}^{2}}$ (用物理量m、d、L、t表示);
②若實驗中沒有現(xiàn)成的擋光片,某同學用一寬度為6cm的金屬片替代,這種做法是否合理?不合理 (選填“合理”或“不合理”).
③實驗中,小滑塊釋放的高度要適當高一些,其目的是減少系統(tǒng)誤差.(選填“系統(tǒng)”或“偶然”)

分析 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等于主尺讀數(shù)加上游標讀數(shù),不需估讀;根據(jù)極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時速度得出小滑塊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結(jié)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通過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滑塊與木板間的摩擦力.

解答 解:①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shù)為8mm,游標讀數(shù)為1×0.02=0.02mm,則最終讀數(shù)為8.02mm.
滑塊通過光電門的速度$v=\fracs0ikukc{t}$,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得,滑塊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frac{{v}^{2}}{2L}=\frac{gau00sc^{2}}{2L{t}^{2}}$,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f=ma=$\frac{mayku200^{2}}{2L{t}^{2}}$.
②實驗中沒有現(xiàn)成的擋光片,某同學用一寬度為6cm的金屬片替代,則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時速度誤差變大,這種做法不合理.
③在實驗中用極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時速度,存在一定的誤差,該誤差無法避免,屬于系統(tǒng)誤差,小滑塊釋放的高度要適當高一些,通過光電門的時間變短,可以減小系統(tǒng)誤差.
故答案為:①(ⅰ)6.00;(ⅳ)$\frac{mw0cm2e0^{2}}{2L{t}^{2}}$; ②不合理;③系統(tǒng)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方法,掌握極限的思想在物理中的運用,即極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的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甲所示,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示裝置探究“外力做功與滑塊動能變化的關系”,主要步驟如下:
A.按圖示器材連接好裝置;
B.托盤內(nèi)加砝碼,當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0時,輕推滑塊,滑塊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稱出滑塊的質(zhì)量為M,若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之間的摩擦不計,則滑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m}_{0}}{M}$;
C.本實驗采用電磁打點計時器進行研究,在撥動學生電源開關前,圖乙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請指出:工作電壓過高,應選擇4-6V;
D.撤去托盤和砝碼,并取下細線,先接通電源,再輕推滑塊,使滑塊獲得一定初速度后撤去外力,滑塊運動過程中打出一條紙帶,截取紙帶的最后一段,如圖丙所示,則紙帶的運動方向為b→a(填“a→b”或“b→a”);
E.用刻度尺測量AB、BC、CD、DE、EF間的距離,分別記為x1、x2、x3、x4、x5,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則B、E之間動能定理表達式可用上述物理量表示為:m0g(x2+x3+x4)=$\frac{1}{2}M(\frac{{x}_{4}+{x}_{5}}{2T})^{2}$-$\frac{1}{2}M(\frac{{x}_{1}+{x}_{2}}{2T})^{2}$.
F.實驗結(jié)束,整理儀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一個彈簧振子,物塊質(zhì)量為m,它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起初用手按住物塊,彈簧的伸長量為x,然后放手,當彈簧的長度回到原長時,物塊的速度為v0,則此過程中彈力所做的功為( 。
A.$\frac{1}{2}$mv02+μmgxB.$\frac{1}{2}$mv02-μmgxC.$\frac{1}{2}$mv02D.μmgx-$\frac{1}{2}$mv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水平虛線L1、L2之間是勻強磁場,磁場區(qū)豎直寬度為h,磁場方向水平向里.豎直平面內(nèi)有一等腰梯形導線框,底邊水平,其上下邊長之比為5:1,高為2h.現(xiàn)使線框AB邊在磁場邊界L1的上方h高處由靜止自由下落,當AB邊剛進入磁場時加速度恰好為0,在DC邊剛要進入磁場前的一小段時間內(nèi),線框做勻速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
(1)如果已知磁感應強度為B,導線框電阻為R,AB長為l,求線框的質(zhì)量;
(2)求在DC邊進入磁場前,線框做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與AB邊剛進入磁場時的速度大小之比;
(3)求DC邊剛進入磁場時,線框加速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探究恒力做功和小車動能變化之間的關系”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①平衡摩擦力后,若要使小車所受的合力近似等于砂桶和砂的總重力,則小車質(zhì)量M與砂桶和砂總質(zhì)量m應滿足的關系是M>>m;
②如圖所示是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A、B、C是前面三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D、E、F是后面三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問的時間間廂為T,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2所示,則打E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vE=$\frac{{s}_{5}-{s}_{3}}{2T}$(用題中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③利用圖2紙帶中的物理量,選取B點到E點來探究恒力做功和小車動能變化之間的關系.計算得恒力做功W=mg(s4-s1),(用上述的物理量符號表示,重力加速度為g),動能的變化△Ek=$\frac{1}{2}$MvE2-$\frac{1}{2}$MVE2,若W≈△Ek則表明小車運動過程中恒力做功等于動能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甲、丙物體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乙物體上,乙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現(xiàn)增大水平外力F,三物體仍然靜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對甲的支持力可能增大B.乙對甲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乙對地面的壓力一定不變D.甲對丙的摩擦力可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兩根足夠長且平行的光滑金屬導軌與水平面成53°夾角固定放置,導軌間連接一阻值為6Ω的電阻R,導軌電阻忽略不計.在兩平行虛線m、n間有一與導軌所在平面垂直、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導體棒a的質(zhì)量為ma=0.4kg,電阻Ra=3Ω;導體棒b的質(zhì)量為mb=0.1kg,電阻Rb=6Ω;它們分別垂直導軌放置并始終與導軌接觸良好.a(chǎn)、b從開始相距L0=0.5m處同時由靜止開始釋放,運動過程中它們都能勻速穿過磁場區(qū)域,當b剛穿出磁場時,a正好進入磁場(g取10m/s2,不計a、b之間電流的相互作用).求:
(1)在穿越磁場的過程中,a、b兩導體棒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之比
(2)磁場區(qū)域沿導軌方向的寬度d
(3)在整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總焦耳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2V,r=0.5Ω,豎直導軌寬L=0.2m,導軌電阻不計,另有一金屬棒ab,質(zhì)量m=0.1kg,電阻R=0.5Ω,它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金屬棒靠在導軌的外面,為使金屬棒靜止不下滑,施加一個與紙面夾角為30°且方向向里的勻強磁場,g取10m/s2,求:
(1)磁場的方向;
(2)磁感應強度B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兩根足夠長的平行光滑導軌豎直固定放置,頂端接一電阻R,導軌所在平面與勻強磁場垂直.將一金屬棒與下端固定的輕彈簧的上端栓接,金屬棒和導軌接觸良好,重力加速度為g,如圖所示.現(xiàn)將金屬棒從彈簧原長位置由靜止釋放,則( 。
A.回路中產(chǎn)生的總熱量等于金屬棒重力勢能的減少量
B.金屬棒在最低點的加速度小于g
C.當彈簧彈力等于金屬棒的重力時,金屬棒下落速度最大
D.金屬棒在以后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高度一定等于靜止釋放時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