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某學習小組探究電學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
①甲同學要描繪一個標有“3.6V,1.2W”的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除了導線和開關(guān)外,還有下列器材可供選擇:
電壓表V(量程5V,內(nèi)阻約為5kΩ)    直流電源E(電動勢4.5V,內(nèi)阻不計)
電流表A1(量程350mA,內(nèi)阻約為1Ω)  電流表A2(量程150mA,內(nèi)阻約為2Ω)
滑動變阻器R1(阻值0~200Ω)        滑動變阻器R2(阻值0~10Ω)
實驗中電流表應選A1,滑動變阻器應選R2;(填寫器材代號)以下的四個電路中應選用A進行實驗.

②乙同學利用甲同學的電路分別描繪了三個電學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如1圖所示.然后他用圖2所示的電路給三個元件分別供電,并測出給元件1和元件2供電時的電流和電壓值,分別標在圖1上,它們是A點和B點.已知R0=9.0Ω,則該電源的電動勢E′=3.0V,內(nèi)電阻r′=1.0Ω.這個電源給元件3供電時,元件3的電功率P=0.20W.

分析 ①根據(jù)燈泡額定電壓選擇電壓表,格局燈泡額定電流選擇電流表,為方便實驗操作,應選最大阻值較小的滑動變阻器.
測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電流、電壓需從零開始測起,則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根據(jù)燈泡的電阻大小確定電流表的內(nèi)外接.
②將電阻R0等效到電源的內(nèi)部,連接A、B兩點并交于橫軸和縱軸,該圖線為電源外電壓與電流的關(guān)系圖線,通過圖線求出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圖線與元件3的I-U圖線的交點表示此時的電流和電壓,根據(jù)元件3工作時的電壓和電流,從而求出元件3的電功率.

解答 解:①燈泡的額定電流I=$\frac{1.2}{3.6}$≈0.33A=330mA,則電流表應選:A1;為方便實驗操作,滑動變阻器應選R2
描繪燈泡伏安特性曲線,電壓與電流應從零開始變化,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
燈泡的電阻R=$\frac{3.6}{0.33}$≈10.9Ω,電流表內(nèi)阻約為1Ω,電壓表內(nèi)阻約為3kΩ,電壓表內(nèi)阻遠大于燈泡電阻,電流表應采用外接法,
因此應選擇圖A所示實驗電路.
②將電阻R0等效到電源的內(nèi)部,連接A、B兩點并交于橫軸和縱軸,該圖線為電源外電壓與電流的關(guān)系圖線.
如圖,當電流為0時,外電壓為3V,則電源的電動勢為E=3.0V,內(nèi)阻r=$\frac{△U}{△I}$-R0=$\frac{3}{0.3}$-9=1.0Ω.
此時元件3的電流和電壓分別為:0.2A,1.0V,則P=UI=0.20W.
故答案為:①A1;    R2;   A 
②3.0;  1.0;  0.20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驗電路設(shè)計、求電源電動勢與內(nèi)阻、求元件功率等問題,當電壓與電流從零開始變化時,滑動變阻器應采用分壓接法,要掌握電流表內(nèi)外接法的判斷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公式C=$\frac{Q}{U}$可知,電容器的電容大小與電量成正比,與電壓成反比
B.電容器的電容大小和電容器兩端電壓,電容器帶電量均無關(guān)
C.電容器的電容越大,它的帶電量越多
D.電容器的帶電量越多,它的電容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為哈勃望遠鏡拍攝的銀河系中被科學家稱為“羅盤座T星”系統(tǒng)的照片,該系統(tǒng)是由一顆白矮星和它的類日伴星組成的雙星系統(tǒng),圖片下面的亮點為白矮星,上面的部分為類日伴星(中央的最亮的為類似太陽的天體).由于白矮星不停地吸收由類日伴星拋出的物質(zhì)致使其質(zhì)量不斷增加,科學家預計這顆白矮星在不到1000萬年的時間內(nèi)會完全“爆炸”,從而變成一顆超新星.現(xiàn)假設(shè)類日伴星所釋放的物質(zhì)被白矮星全部吸收,并且兩星間的距離在一段時間內(nèi)不變,兩星球的總質(zhì)量不變,不考慮其它星球?qū)υ摗傲_盤座T星”系統(tǒng)的作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星間的萬有引力不變B.兩星的運動周期不變
C.類日伴星的軌道半徑減小D.白矮星的線速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北京時間3月30日21時52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首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經(jīng)過6個小時左右飛行,衛(wèi)星順利進入地球靜止軌道.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面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自轉(zhuǎn)周期為T,則該衛(wèi)星離地面的高度為( 。
A.$\root{3}{{\frac{{g{R^2}{T^2}}}{{4{π^2}}}}}$B.$\root{3}{{\frac{{4{π^2}g{R^2}}}{T^2}}}-R$C.$\root{3}{{\frac{{4{π^2}g{R^2}}}{T^2}}}$D.$\root{3}{{\frac{{g{R^2}{T^2}}}{{4{π^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高二某班做“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
(1)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以下做法正確的有AC
A.選用約1m長、不易形變的細線充當擺線
B.質(zhì)量相同,體積不同的擺球,應選用體積較大的
C.單擺偏離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過大,應控制在5°以內(nèi)
D.當單擺經(jīng)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經(jīng)過一次全振動后停止計時,用此時間間隔作為單擺的振動周期
(2)①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d,把擺球用細線懸掛在鐵架臺上,用米尺測量出懸線長度l.
②在小鋼球某次通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并將這次通過平衡位置時記為0,數(shù)出以后小鋼球通過平衡位置的次數(shù)為n,用停表記下所用的時間為t.請根據(jù)他的計數(shù)方法寫出單擺周期的表達式:$\frac{2t}{n}$.
③用上面的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frac{4{π}^{2}{n}^{2}(l+\fraci4uwzpv{2})}{{t}^{2}}$.(用物理量l、d、n、t表達)
(3)某小組在利用單擺測定當?shù)刂亓铀俣鹊膶嶒炛腥绻麥y得g值偏小,原因可能是AC
A.把擺線長與小球直徑之和做為擺長
B.擺線上端懸點未固定,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C.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
D.實驗中誤將49次全振動次數(shù)記為50次
(4)①根據(jù)某組在圖中描出的點,請在圖中描繪出T2-l圖線;
②該組從圖中求出圖線斜率k,則重力加速度g與斜率k的關(guān)系式為g=$\frac{4{π}^{2}}{k}$;代入數(shù)據(jù)求得g=8.76m/s2(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果原子X是原子P的同位素,而且它們分別發(fā)生了如下的衰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X$\stackrel{α}{→}$Y$\stackrel{β}{→}$Z    P$\stackrel{β}{→}$Q$\stackrel{α}{→}$R.
A.X的質(zhì)量數(shù)和P的相同B.Y的質(zhì)子數(shù)比Q的質(zhì)子數(shù)多
C.X的中子數(shù)和P的相同D.Z和R的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已知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大小始終為v1=10m/s,當船頭方向與河岸上游的夾角θ=370時,測得船經(jīng)過t1=100s的航行時間恰好沿圖中虛線到達河的正對岸,已知河水流速處處相等且大小為v2,河的寬度處處相同,sin37°=0.6,cos37°=0.8.求:
(1)河水流速v2
(2)河的寬度d;
(3)要使該船渡過此河的時間最短,船頭方向應朝哪?并求最短時間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一物體以初速度v0沖上傾角為θ的斜面,剛好能到達斜面的頂端,物體與斜面的動摩擦因素為μ,g=10m/s2,求斜面的長度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兩段等長細線串接著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小球a、b,懸掛于O點.現(xiàn)在兩個小球上分別加上水平方向的外力,其中作用在b球上的力大小為F、作用在a球上的力大小為3F,則此裝置平衡時的位置可能是下列哪幅圖(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