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用假設法來判定質量能否均勻分布,依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速度表達式,通過計算,驗證假設結果與實際觀測結果是否一致,從而得出結論
(2、3、4)依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速度表達式,結合周期公式,推導出來銀河系發(fā)光物質的質量和總質量,總質量減去發(fā)光物質的質量即為暗物質的質量.
解答 解:
(1)假定銀河系物質集中分布在r≤1.5a的范圍內,設其質量為M,則在1.5a≤r≤6a范圍內,質量為m的物質在銀河系物質作用下做圓周運動時,有:
$G\frac{Mm}{{r}^{2}}=m\frac{{v}^{2}}{r}$,
解得:
$v=\sqrt{\frac{GM}{r}}$,
即銀河系物體的速率v與$\sqrt{\frac{1}{r}}$成正比,與觀察結果不一致.
假定銀河系物質集中分布在r≤6a的范圍內,設銀河系物質的密度為ρ,則質量為m的物體在此范圍內繞銀心圓周運動時有:
$G\frac{ρ\frac{4π{r}^{3}}{3}m}{{r}^{2}}=m\frac{{v}^{2}}{r}$,
解得:
$v=\sqrt{\frac{4}{3}πρG}•r$,
即銀河系物體的速率v與r成正比,與觀察結果也不一致,由以上分析可知,銀河系物質在r≤6a的范圍內,不是均勻分布的,發(fā)亮物質僅僅分布在r≤1.5a的范圍內,在1.5a≤r≤6a范圍內是不發(fā)光物質,即所謂的暗物質,當然也不排斥在r≤1.5a的范圍內存在暗物質.
(2、3、4)根據(jù)太陽繞銀心的運動周期T和太陽到銀心的距離rs=a,可求出半徑為a的球面內銀河系物質的質量Ma,以Ms表示太陽質量,vs表示太陽速度,則有:
$G\frac{MaMs}{{a}^{2}}=Ms\frac{{{v}_{s}}^{2}}{a}$,
而:
${v}_{s}=\frac{2πa}{T}$,
由此得:
$Ma=\frac{4{π}^{2}{a}^{3}}{G{T}^{2}}$,
當質量為m的物體繞銀心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時,有:
$G\frac{{M}_{r}m}{{r}^{2}}=m\frac{{v}^{2}}{r}$,
若a≤r≤6a,根據(jù)觀察結果:v=vs,
由以上各式得:
$Ma=Ms(\frac{a}{{R}_{0}})^{3}{(\frac{{T}_{0}}{T})}^{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Ma=(1.75×1{0}^{9})^{3}×(\frac{1}{2.4×1{0}^{8}})^{2}Ms$=9.3×1010Ms,
可知銀河系中發(fā)光物質的質量上限是:
$M(1.5a)=\frac{Ma}{a}×1.5a=1.4×1{0}^{11}Ms$,
銀河系的物質下限是:
$M(6a)=\frac{Ma}{a}×6a=5.6×1{0}^{11}Ms$,
不發(fā)光物質的下限為:
M(暗)=M(6a)-M(1.5a)=4.2×1011Ms.
答:
(1)銀河系物質不能均勻分布;
(2)銀河系中發(fā)光的物質質量最多有1.4×1011Ms;
(3)整個銀河系物質質量至少5.6×1011Ms;
(4)銀河系中不發(fā)光物質(即暗物質)質量至少4.2×1011Ms.
點評 該題的關鍵是建立物理模型,該情形不是針對的兩個固定天體研究,而是針對整個銀河系,但是其基本原理是與兩個天體的情形已知的,規(guī)律相同,故可利用萬有引力表達式來求解.另外該題在判定物質是否均勻分布上,使用的是假設法,此方法一般用來判定不確定狀態(tài)的.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上滑行與向下滑行的時間相等 | |
B. | 向上滑行與向下滑行時電阻R上產(chǎn)生的熱量相等 | |
C. | 向上滑行與向下滑行時通過金屬桿的電荷量相等 | |
D. | 向上滑行與向下滑行時金屬桿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細線對小球的拉力變大 | B. | 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變大 | ||
C. | 斜面對地面的壓力變大 | D. | 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直保持不變 | B. | 先變小,然后保持不變 | ||
C. | 先變大,然后保持不變 | D. | 先變小,然后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周期為$\frac{4{t}_{0}}{7}$ | |
B. | 波速為$\frac{8L}{{t}_{0}}$ | |
C. | t0時刻5號質點向下運動 | |
D. | 在t0這段時間內波傳播的距離為10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離地面高度R處為4mg | B. | 離地面高度R處為$\frac{mg}{2}$ | ||
C. | 離地面高度2R處為$\frac{mg}{9}$ | D. | 離地面高度2R處為$\frac{mg}{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