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前一半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5m/s,則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3.75 m/sB.3.52 m/sC.4 m/sD.4.12 m/s

分析 平均速度是指物體在一段時間或者是在某一段路程的速度,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計算即可;

解答 解:設前一半路程為x,所用時間為t1,則后一半路程也為x,所用時間為t2,
則:t1=$\frac{x}{{v}_{1}}$
t2=$\frac{x}{{v}_{2}}$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2{v}_{1}{v}_{2}}{{v}_{1}+{v}_{2}}$,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overline{v}=3.75m/s$,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就是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內(nèi)容,必須要掌握住的,題目比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同學進行體能訓練,用了100s的時間跑上20m的高樓,試估算他蹬樓時的平均功率最接近的數(shù)值是( 。
A.10 wB.100wC.1kwD.10k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關于功和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功就是能,所以它們具有相同的單位
B.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所以它們具有相同的單位
C.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D.汽車在水平路上行駛時,牽引力做的功能使汽車的動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兩物體A、B從同一點出發(fā)以同樣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別沿光滑水平面和凹面到達另一端,則(  )
A.A先到B.B先到
C.A、B同時到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某運動員在百米競賽中,起跑后第3秒末的速度是8m/s,第10秒末到達終點時的速度是13m/s,他這次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1 m/sB.10.5 m/sC.10 m/sD.9.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幾種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運動
B.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逐漸停下來
C.必須有力的作用,物體的速度才能改變
D.要保持速度不變,必須有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物體在共點力作用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速度在某一時刻等于零,物體就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
B.物體保持靜止時,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
C.物體的加速度為零,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
D.物體做勻加速運動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甲所示是某人設計的一種振動發(fā)電裝置,它的結構是一個套在輻向形永久磁鐵槽中的半徑為r=0.1m、匝數(shù)n=20的線圈,磁場的磁感線均沿半徑方向均勻分布(其右視圖如圖乙所示).在線圈所在位置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均為0.2T,線圈的電阻為2Ω,它的引出線接有8Ω的小電珠L.外力推動線圈框架的P端,使線圈沿軸線做往復運動,便有電流通過電珠.當線圈向右的位移x隨時間t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丙所示時(x取向右為正),求(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線圈運動時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E的大小;
(2)線圈運動時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I的大小,并在圖丁中畫出感應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在圖甲中取電流由C向上流過電珠L到D為正);
(3)每一次推動線圈運動過程中作用力F的大;
(4)該發(fā)電機的輸出功率P(摩擦等損耗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中山站現(xiàn)場卸貨歷來是中國南極考察隊的“硬仗”,如圖所示,為卸載卡特比勒車的情景,科特比勒車單重25噸,吊鉤下有四根一樣的繩索,若四根繩索是對稱分布,每根繩索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均為30°,則每根繩索的拉力約為( 。
A.90000NB.70000NC.50000ND.300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