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5.一個電流表的內阻為Rg,滿偏電流為Ig,要把它當成電流表使用量程為( 。
A.IgRgB.$\frac{{I}_{g}}{{R}_{g}}$
C.$\frac{{R}_{g}}{{I}_{g}}$D.不能當電壓表使用

分析 應用歐姆定律可以求出電壓表的量程.

解答 解:把電流表當電壓表使用,電壓表的量程:U=IgRg,故A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表的量程,應用歐姆定律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下列關于靜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B.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C.靜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FN直接計算
D.運動的物體可能受靜摩擦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如圖甲所示,長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2kg的另一物體B(可視為質點)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來靜止的長木板A的上表面,由于A、B間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板獲得的動能為2JB.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為2J
C.木板A的最短長度為1mD.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一很長的、不可伸長的柔軟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繩兩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質量為m,靜置于地面;b球質量為2m,用手托往,高度為h,此時輕繩剛好拉緊.從靜止開始釋放b后,a可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為( 。
A.hB.1.5hC.$\frac{4h}{3}$D.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一個物體從10m長,5m高的斜面頂端從靜止開始滑下,已知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則它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時間和末速度分別是多少?(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一個物體由繞過定滑輪的細繩拉著,分別被圖中所示的三種情況拉住靜止不動,在這三種情況下,若繩的拉力分別為T1、T2、T3,軸心對定滑輪的支持力分別為N1、N2、N3,若不計滑輪的質量及摩擦,則( 。
A.T1=T2=T3 N1=N2=N3B.T1>T2>T3 N1=N2=N3
C.T1=T2=T3 N1>N2>N3D.T1<T2<T3 N1<N2<N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修建鐵路、公路的路堤和路塹時,允許的邊坡傾角最大值叫做“自然休止角”.如果邊坡傾角超過自然休止角α會導致路基不穩(wěn)定,下列關于自然休止角α與土壤顆粒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的關系式正確的是( 。
A.cotα=μB.cotα>μC.tanα=μD.tanα>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用電阻箱、多用電表的電流檔、開關和導線測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①將圖a的實物連接成可完成實驗的電路.
②完成以下步驟的相關內容:
(i)將多用電表的選擇開關旋轉至“直流電流100mA”.
(ii)調節(jié)電阻箱,示數(shù)如圖b所示,讀得電阻值R1=12Ω
(iii)合上開關,從多用表上讀得數(shù)值為I1
(iv)重復(ii)、(iii),收集多組R和I的數(shù)據(jù).  …
③某同學根據(jù)他設計的實驗以及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作出了如圖c所示的R-1/I圖線,由此可知,干電池的電動勢E=1.46V(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如果已知接“直流電流100mA”時多用電表的內阻為8Ω,則干電池的內阻為r=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使用如圖1所示的氣墊導軌裝置(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計)進行實驗.其中G1、G2為兩個光電門,它們與數(shù)字計時器相連,當滑行器通過G1、G2光電門時,光束被遮擋的時間△t1、△t2都可以被測量并記錄,滑行器連同上面固定的一條形擋光片的總質量為M,擋光片寬度為D,兩個光電門間距離為x,牽引砝碼的質量為m.實驗開始應先調節(jié)氣墊導軌下面的螺釘,使氣墊導軌水平.回答下列問題:

(1)若取M=0.4kg,改變m的值,進行多次實驗,以下m的取值最不合適的一個是D
A.m1=5g    B.m2=15g     C.m3=40g    D.m4=400g
(2)在此實驗中,需要測得每一個牽引力對應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frac{(\frac{D}{△{t}_{2}})^{2}-(\frac{D}{△{t}_{1}})^{2}}{2x}$(用△t1、△t2、D、x表示).
(3)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某同學作出的a-$\frac{1}{M}$關系圖象如圖2所示.從圖象可以看出,作用在研究對象上的恒力F=2.5N,當物體的質量M=5kg時,它的加速度a=0.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