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天然放射現(xiàn)象,敘述正確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質(zhì)的溫度升高,其半衰期將減少
B.在α、β、γ這三種射線中,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α射線的電離能力最強
C.β衰變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外的電子電離形成的
D.鈾核(92238U)衰變?yōu)殂U核(82206Pb)的過程中,要經(jīng)過8次α衰變和10次β衰變

分析 半衰期由原子本身決定,β衰變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轉(zhuǎn)變?yōu)橘|(zhì)子時產(chǎn)生的,α、β、γ這三種射線中,電離本領依次減弱,穿透本領依次增強,根據(jù)守恒方程判斷D.

解答 A、半衰期由原子核自身決定,與外界因素無關,A錯誤;
B、在α、β、γ這三種射線中,電離本領依次減弱,穿透本領依次增強,B正確;
C、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轉(zhuǎn)變?yōu)橘|(zhì)子時產(chǎn)生的,C錯誤;
D、根據(jù)質(zhì)量數(shù)守恒和電荷數(shù)守恒,鈾核(92238U)衰變?yōu)殂U核(82206Pb)的過程中,設發(fā)生x次α衰變,y次β衰變,衰變方程為:
92238U→82206Pb+xα+yβ
則:238=206+4x,解得:x=8
又:92=82+8×2-y,得:y=6
即要經(jīng)過8次α衰變和6次β衰變,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的內(nèi)容較多,如半衰期、β衰變、射線的特性和核反應方程,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2011年11月29日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9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送入太空軌道.“北斗”衛(wèi)星導航定位系統(tǒng)將由5顆靜止軌道衛(wèi)星(同步衛(wèi)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wèi)星組成,30顆非靜止軌道衛(wèi)星中有27顆是中軌道衛(wèi)星,中軌道衛(wèi)星的高度約為21500Km,同步衛(wèi)星的高度約為36000Km,下列關于北斗導航衛(wèi)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同步衛(wèi)星的向加速度比中軌道衛(wèi)星向心加速度大
B.同步衛(wèi)星和中軌道衛(wèi)星的線速度均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中軌道衛(wèi)星的周期比同步衛(wèi)星周期小
D.赤道上隨地球自轉(zhuǎn)的物體向心加速度比同步衛(wèi)星向心加速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物體A、B通過細繩及輕質(zhì)彈簧連接在輕滑輪兩側(cè),物體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2m,開始時細繩伸直,用手托著物體A使彈簧處于原長且A與地面的距離為h,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體A下落,與地面即將接觸時速度為v,此時物體B對地面恰好無壓力.若在物體A下落的過程中彈簧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nèi),則此時,(  )
A.物體A的加速度大小為g,方向豎直向下
B.彈簧的彈性勢能等于mgh-$\frac{1}{2}$mv2
C.物體B處于平衡狀態(tài)
D.彈簧對A物體拉力的瞬時功率大小為2mg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刻波形圖如圖所示.介質(zhì)中x=2m處的質(zhì)點P沿y軸方向做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y=10sin5πt cm.關于這列簡諧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振幅為20cm
B.傳播方向沿x軸負向
C.P點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時刻為0.2s
D.傳播速度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甲、乙兩圖中,一個是伏安法測 電阻的實物連接圖,另一個是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物連接圖.

表一
V表讀數(shù)/V0.811.211.701.792.51
A表讀數(shù)/A0.160.240.340.420.50
表二
V表讀數(shù)/V1.371.321.241.181.05
A表讀數(shù)/A0.120.200.310.320.57
①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物連接圖是圖甲圖.
②上面的表1和2是利用上面第①小題中的實物圖且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逐漸向右移動時依次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表,其中與甲圖對應的表格是表二.
③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電壓表的量程為3V,電流表的量程為0.6A,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電阻絲的直徑,則圖丙中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1.76V,電流表(圖。┑淖x數(shù)為0.42A,被測電阻絲的直徑(圖戊)的測量值為0.642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同學測量一只未知阻值的電阻.

①他先用多用電表進行測量,按照正確的步驟操作后,測量的結果如圖甲所示,則R=1000Ω.為了使多用電表測量的結果更準確,該同學接著應該進行的實驗步驟順序為:DEBA(填寫字母)
A.將多用表的選擇開關扳至OFF檔或交流電壓最高檔
B.將待測電阻兩端分別與兩表筆連接,讀出數(shù)據(jù)
C.將選擇開關扳至R×1檔
D.將選擇開關扳至R×100檔
E.將紅、黑表筆直接短接,調(diào)節(jié)歐姆調(diào)零旋鈕,使指針指在右端的零位
②該同學再用“伏安法”測量該電阻,所用器材如圖乙所示,其中電壓表內(nèi)阻約為5kΩ,電流表內(nèi)阻約為5Ω,滑動變阻器總電阻為50Ω.圖中部分連線已經(jīng)連接好,為了盡可能準確地測量電阻,請完成其余的連線.
③該同學按照“伏安法”測量電阻的要求連接好圖乙電路后,測得的電阻值將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實際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細繩跨過定滑輪與物體A、B相連,已知mA=6kg,mB=2kg,斜面固定,其傾角為30°.不計滑輪摩擦,物體A、B處于靜止狀態(tài),g取10m/s2.則關于A物體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受細繩的拉力大小為30NB.受斜面的支持力大小為60N
C.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為10ND.受斜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類比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在類比過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處,又要抓住不同之處.某同學對有關波的實例進行類比,總結出下列內(nèi)容,其中正確的是( 。
A.聲波是橫波B.電磁波是縱波
C.光波是概率波D.機械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一靜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塊,質(zhì)量為m=20kg,現(xiàn)在用一個大小為F=60N的水平推力使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物塊移動x=9.0m時,速度達到v=6.0m/s.
(1)求物塊的加速度大小
(2)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