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一質(zhì)量為M的木板靜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質(zhì)量為m的滑塊以v0的水平速度滑上木板左端,已知兩者間滑動摩擦力為f,若要滑塊不滑離木板,木板至少多長?

分析 滑塊最終不會從木板上掉下的臨界情況是滑塊滑到最右端時,滑塊與木板具有相同速度,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求出共同速度,再根據(jù)能量守恒求出木板的最小長度.

解答 解:對M和m組成的系統(tǒng)運用動量守恒,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
mv0=(M+m)v,解得共同速度v=$\frac{m{v}_{0}}{M+m}$,
根據(jù)能量守恒得,fL=$\frac{1}{2}m{{v}_{0}}^{2}-\frac{1}{2}(M+m){v}^{2}$,
解得木板的至少長度L=$\frac{Mm{{v}_{0}}^{2}}{2(M+m)f}$.
答:木板的至少長度為$\frac{Mm{{v}_{0}}^{2}}{2(M+m)f}$.

點評 本題考查了求木板長度,分析清楚運動過程、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與動能定理可以正確解題,本題也可以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解題,或應用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一電熱水壺的銘牌標有“220V,400W”字樣,則它持續(xù)正常工作30min的時間耗電0.2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guān)于磁感應強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B=$\frac{F}{IL}$可知,B與F成正比,與IL成反比
B.通電導線放在磁場中的某點,那點就有磁感應強度,如果將通電導線拿走,那點的磁感應強度就為零
C.若通電導線不受安培力,則該處B=0
D.磁場中某一點的磁感應強度由磁場本身決定,其大小和方向是唯一確定的,與通電導線無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表內(nèi)為某同學利用光電門研究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通過某點的速度情況,請將表格填寫完整.
遮光板寬度(m)0.020.005
經(jīng)過時間(s)0.06620.0161
平均速度(m/s)0.30210.3106
你認為小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較為精確的瞬時速度為0.3106m/s,這題所求得的“瞬時速度”,體現(xiàn)了物理學中用物體在某處極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來等效替代瞬時速度的思想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兩根光滑金屬導軌平行放置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導軌間距為L,導軌下端接有電阻R,勻強磁場垂直于斜面向上,磁感應強度為B.輕線一端平行于斜面系在質(zhì)量為m的金屬棒上,另一端通過定滑輪豎直懸吊一個質(zhì)量為m0的小木塊.第一次將金屬棒從PQ位置靜止釋放,發(fā)現(xiàn)金屬棒沿導軌下滑.第二次去掉輕線,讓金屬棒從PQ位置由靜止釋放.已知兩次下滑過程中金屬棒始終與導軌接觸良好,且當金屬棒下滑至底端MN前,已開始做勻速運動.導軌和金屬棒的電阻都忽略不計,已知$\frac{m}{{m}_{0}}$=4.求金屬棒兩次運動到MN時的速度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傳送帶的水平部分長為L,傳動速率為v,在其它左端無初速度釋放一小木塊,若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木塊從左端運動到右端的時間可能是( 。
A.$\frac{L}{v}$+$\frac{v}{2μg}$B.LvC.2LμgD.2L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空間中存在平行x軸方向的靜電場,電勢φ隨x的分布如圖所示,A、M、O、N、B為想軸上的點,|OA|<|OB|,|OM|=|ON|,一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從M點由靜止開始沿x軸運動,(向右),問:粒子從M向O點運動過程中所受電場力是否均勻增大?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nèi)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下端與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塊A和B分別靜止在圓弧軌道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現(xiàn)將A無初速釋放,A與B碰撞后結(jié)合為一個整體,并沿桌面滑動.已知圓弧軌道光滑,半徑R=0.2m;A和B的質(zhì)量相等;A和B整體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碰撞前瞬間A的速率v;
(2)碰撞后瞬間A和B整體的速率v′;
(3)A和B整體在桌面上滑動的距離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探究學習小組欲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套如圖1所示的裝置,圖中小車的質(zhì)量用M表示,鉤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要順利完成該實驗,則:

(1)為使小車所受合外力等于細線的拉力,應采取的措施是平衡摩擦力;要使細線的拉力約等于鉤碼的總重力,應滿足的條件是M>>m.
(2)某次打出的某一條紙帶,A、B、C、D、E、F為相鄰的6個計數(shù)點,如圖2所示,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未標出.利用圖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a=0.51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某位同學經(jīng)過測量、計算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請在圖3中作出小車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的關(guān)系圖象.
組別1234567
M/kg0.580.580.580.580.580.580.58
F/N0.100.150.200.250.300.350.40
a/m•s-20.130.170.260.340.430.510.59
(4)由圖象可以看出,該實驗存在著較大的誤差,產(chǎn)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木板傾角偏小(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末完全平衡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