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BD.
A.每次實驗必須設(shè)法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shù)值
B.每次實驗中橡皮筋拉伸的長度必須保持一致
C.放小車的長木板應(yīng)該盡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電源,再讓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
(2)為了計算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在某次實驗中某同學得到了如圖2所示的一條紙帶,在A、B、C、D中應(yīng)該選用B、C之間點的速度才最符合要求.

分析 (1)實驗時,每次保持橡皮筋的形變量一定,當有n根相同橡皮筋并系在小車上時,n根相同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時對小車做的功的n倍,這個設(shè)計很巧妙地解決了直接去測量力和計算功的困難,再加上打點計時器測出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即動能可求;
(2)若正確操作,紙帶上最后所打點點距是均勻的,此時的速度即為最大速度,據(jù)此可求出小車做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即為最終小車獲得的速度大小,該題中后來點距逐漸減小,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作用,點距最大的點最符合要求.

解答 解:(1)A、每次保持橡皮筋的形變量一定,當有n根相同橡皮筋并系在小車上時,n根相同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時對小車做的功的n倍,這個設(shè)計很巧妙地解決了直接去測量力和計算功的困難,不需要設(shè)法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shù)值.故A錯誤;
B、實驗中改變拉力做功時,為了能定量,所以用不同條數(shù)的橡皮筋且拉到相同的長度,這樣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才有倍數(shù)關(guān)系,故B正確;
C、實驗中橡橡皮筋對小車所做功認為是合外力做功,因此需要平衡摩擦力,故木板應(yīng)該是傾斜的,故C錯誤;
D、做紙帶類型的題時:統(tǒng)一的要求都是先接通電源,后讓紙帶運動.故D正確.
故選:BD.
(2)若正確操作,紙帶上最后所打點點距是均勻的,此時的速度即為最大速度,據(jù)此可求出小車做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即為最終小車獲得的速度大小,該題中后來點距逐漸減小,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作用,點距最大的點最符合要求,即B、C之間的點的速度最符合要求;
故答案為:(1)BD;(2)B、C之間.

點評 明確了該實驗的實驗原理以及實驗?zāi)康,即可了解具體操作的含義,以及如何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處理時注意數(shù)學知識的應(yīng)用,本題是考查實驗操作及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等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關(guān)于參考系的選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參考系必須選擇靜止不動的物體
B.任何物體都可以被選作參考系,即參考系的選取是任意的
C.參考系就是不動的物體
D.參考系必須是和地面連在一起的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一根阻值為R的均勻電阻絲,長為L,橫截面積為S,設(shè)溫度不變,將電阻絲拉伸為2L時,則電阻絲的電阻為( 。
A.2RB.4RC.$\frac{R}{2}$D.$\frac{R}{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所示,某種類型的飛機起飛滑行時,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4.0m/s2,飛機速度達到85m/s時離開地面升空.如果在飛機達到起飛速度時,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飛,飛行員立即使飛機制動,飛機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5.0m/s2.如果要求你為該類型的飛機設(shè)計一條跑道,使在這種情況下飛機停止起飛而不滑出跑道,你設(shè)計的跑道長度至少要多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用細繩拴著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圓周半徑為R.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過最高點時,繩子張力可以為零
B.小球過最高點時的最小速度為零
C.小球剛好過最高點時的速度是$\sqrt{Rg}$
D.小球過最高點時,繩子對小球的作用力可以與球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所示,一導彈離地面高度為h水平飛行,某一時刻,導彈的速度為v,突然爆炸成質(zhì)量相同的A、B兩塊,A、B同時落地到地面,兩落地點相距4v$\sqrt{\frac{2h}{g}}$,兩落地點與爆炸前導彈速度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不計空氣阻力,已知爆炸后瞬間A的動能EkA大于B的動能EkA,則EkA:EkB=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摩擦力存在的接觸面上,一定同時有彈力存在
B.有彈力存在的接觸面上,一定同時有摩擦力存在
C.兩個有相對運動的物體,其接觸面之間一定有摩擦力存在
D.在粗糙程度確定的接觸面上,若彈力也已確定,則摩擦力將不可能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一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由靜止開始的1s內(nèi)、2s內(nèi)、3s內(nèi)的位移之比和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分別是( 。
A.1:2:3、1:1:1B.1:4:9、1:2:3C.1:3:5、1:2:3D.1:8:27、1: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鐵路在彎道處的內(nèi)外軌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內(nèi)外軌道對水平面傾角為θ,如圖所示.彎道處的圓弧半徑為R,若質(zhì)量為m的火車以v=$\sqrt{gRtanθ}$的速度轉(zhuǎn)彎時,則內(nèi)外軌都不會受到火車輪的側(cè)壓力,此時鐵軌對火車的支持力為N,那么( 。
A.火車轉(zhuǎn)彎的實際速度小于v時,外軌對外側(cè)車輪輪緣有側(cè)壓力,此時火車受到鐵軌的支持力大于N
B.火車轉(zhuǎn)彎的實際速度小于v時,內(nèi)軌對內(nèi)側(cè)車輪輪緣有側(cè)壓力,此時火車受到鐵軌的支持力小于N
C.火車轉(zhuǎn)彎的實際速度大于v時,外軌對外側(cè)車輪輪緣有側(cè)壓力,此時火車受到鐵軌的支持力大于N
D.火車轉(zhuǎn)彎的實際速度大于v時,內(nèi)軌對內(nèi)側(cè)車輪輪緣有側(cè)壓力,此時火車受到鐵軌的支持力小于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