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實驗時,每次保持橡皮筋的形變量一定,當有n根相同橡皮筋并系在小車上時,n根相同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時對小車做的功的n倍,這個設(shè)計很巧妙地解決了直接去測量力和計算功的困難,再加上打點計時器測出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即動能可求;
(2)若正確操作,紙帶上最后所打點點距是均勻的,此時的速度即為最大速度,據(jù)此可求出小車做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即為最終小車獲得的速度大小,該題中后來點距逐漸減小,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作用,點距最大的點最符合要求.
解答 解:(1)A、每次保持橡皮筋的形變量一定,當有n根相同橡皮筋并系在小車上時,n根相同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時對小車做的功的n倍,這個設(shè)計很巧妙地解決了直接去測量力和計算功的困難,不需要設(shè)法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shù)值.故A錯誤;
B、實驗中改變拉力做功時,為了能定量,所以用不同條數(shù)的橡皮筋且拉到相同的長度,這樣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才有倍數(shù)關(guān)系,故B正確;
C、實驗中橡橡皮筋對小車所做功認為是合外力做功,因此需要平衡摩擦力,故木板應(yīng)該是傾斜的,故C錯誤;
D、做紙帶類型的題時:統(tǒng)一的要求都是先接通電源,后讓紙帶運動.故D正確.
故選:BD.
(2)若正確操作,紙帶上最后所打點點距是均勻的,此時的速度即為最大速度,據(jù)此可求出小車做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即為最終小車獲得的速度大小,該題中后來點距逐漸減小,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作用,點距最大的點最符合要求,即B、C之間的點的速度最符合要求;
故答案為:(1)BD;(2)B、C之間.
點評 明確了該實驗的實驗原理以及實驗?zāi)康,即可了解具體操作的含義,以及如何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處理時注意數(shù)學知識的應(yīng)用,本題是考查實驗操作及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等問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參考系必須選擇靜止不動的物體 | |
B. | 任何物體都可以被選作參考系,即參考系的選取是任意的 | |
C. | 參考系就是不動的物體 | |
D. | 參考系必須是和地面連在一起的物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R | B. | 4R | C. | $\frac{R}{2}$ | D. | $\frac{R}{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球過最高點時,繩子張力可以為零 | |
B. | 小球過最高點時的最小速度為零 | |
C. | 小球剛好過最高點時的速度是$\sqrt{Rg}$ | |
D. | 小球過最高點時,繩子對小球的作用力可以與球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摩擦力存在的接觸面上,一定同時有彈力存在 | |
B. | 有彈力存在的接觸面上,一定同時有摩擦力存在 | |
C. | 兩個有相對運動的物體,其接觸面之間一定有摩擦力存在 | |
D. | 在粗糙程度確定的接觸面上,若彈力也已確定,則摩擦力將不可能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3、1:1:1 | B. | 1:4:9、1:2:3 | C. | 1:3:5、1:2:3 | D. | 1:8:27、1:4: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火車轉(zhuǎn)彎的實際速度小于v時,外軌對外側(cè)車輪輪緣有側(cè)壓力,此時火車受到鐵軌的支持力大于N | |
B. | 火車轉(zhuǎn)彎的實際速度小于v時,內(nèi)軌對內(nèi)側(cè)車輪輪緣有側(cè)壓力,此時火車受到鐵軌的支持力小于N | |
C. | 火車轉(zhuǎn)彎的實際速度大于v時,外軌對外側(cè)車輪輪緣有側(cè)壓力,此時火車受到鐵軌的支持力大于N | |
D. | 火車轉(zhuǎn)彎的實際速度大于v時,內(nèi)軌對內(nèi)側(cè)車輪輪緣有側(cè)壓力,此時火車受到鐵軌的支持力小于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