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所示V形邊界內(nèi)存在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θ=53°,OA=a,現(xiàn)有大量質(zhì)量均為m,含有各種不同電荷量,速度大小為v的帶電粒子從O點沿水平方向向右射入磁場,不計粒子重力和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所有粒子均能擊中AC,已知sin53°=0.8,則( 。
A.粒子中所帶電荷量的最大值為$\frac{5mv}{4Ba}$
B.粒子中所帶電荷量的最大值$\frac{9mv}{4Ba}$
C.AC上能被粒子擊中的區(qū)域長度為$\frac{128}{27}$a
D.AC上能被粒子擊中的區(qū)域長度為$\frac{8}{3}$a

分析 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即可得帶電量多少,再由幾何關系可確定電荷量的最大值;
根據(jù)運動軌跡的幾何特性,結合幾何關系即可求解.

解答 解:A、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qvB=m$\frac{{v}^{2}}{r}$,解得:q=$\frac{mv}{Br}$,
因此,電荷量最大的帶電粒子運動的軌道半徑最小,
設最小半徑為r1,此帶電粒子運動軌跡與AC板相切,
則有:r1+$\frac{{r}_{1}}{sin53°}$=a,解得:r1=$\frac{4}{9}$a.
電荷量最大值q=$\frac{9mv}{4Ba}$,故A錯誤,B正確;
C、帶負電的粒子在磁場中向上偏轉,某帶負電粒子軌跡與AC相切,設半徑為r2,由幾何知識得:(r2+a)sin53°=r2,解得:r2=4a,則AC板上被帶電粒子擊中區(qū)域的長度為:X=(r2+a)cos53°-(a-r1)cos53°=$\frac{8}{3}$a,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點評 考查電場力與洛倫茲力,及向心力,并運用牛頓第二定律來解題,同時結合幾何關系來確定已知長度與半徑的關系.本題關鍵之處是畫出正確的運動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關于電流和電動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根據(jù)I=$\frac{q}{t}$可知,I一定與q成正比與t成反比;電動勢E的大小與非靜電力做功W的大小成正比,與移送電荷量q的大小成反比
B.電子運動形成的等效電流方向與電子運動的方向相同
C.電流的單位“安培”是國際單位中的基本單位;電動勢E的單位是伏特
D.電動勢E是由電源本身的因素決定的,跟電源的體積和外電路都無關
E.電動勢E是表征電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本領大小的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電場分布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P1和P2為此區(qū)域中的兩點,則關于P1和P2之間的電勢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取決于由P1點移到P2點的檢驗電荷的電量大小
B.取決于由P1點移到P2點的檢驗電荷的移動路線
C.取決于P1和P2兩點電場強度的大小
D.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正電荷由P1點移到P2點時,電場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關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質(zhì)的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
D.機車牽引車廂加速前進時,機車對車廂的拉力大于車廂對機車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關于速度方面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平均速度為1m/s
B.平均速度為1.4m/s
C.平均速度為1.5m/s
D.由題可知,該同學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1)打點計時器是一種研究運動的計時儀器.根據(jù)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我們可以從紙帶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B.
A.時間間隔     B.位移     C.瞬時速度    D.平均速度
(2)關于打點計時器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直流電源      B.打點計時器使用時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C.釋放物體前,應使物體停在離打點計時器遠一些的位置
(3)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如圖所示,在紙帶上選擇5個計數(shù)點O、A、B、C、D,各點之間距離如圖所示.

根據(jù)學過的知識可以求出小車在C點的速度υc為2.25m/s;BD間的平均速度為2.25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8.30m/s2.(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1,有一水平傳送帶以2m/s的速度勻速運動,現(xiàn)將一物體輕輕放在傳送帶左輪上方,若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則傳送帶將該物體傳送10m的距離而到達右輪上方所需時間為多少?現(xiàn)將傳送帶傾斜且傾斜角θ=37°,在其它條件均不改變的情況下物體滑至下輪時所需時間又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sin 37°=0.6,cos 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下列有關高中物理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在用打點計時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由紙帶上的一系列點跡取計數(shù)點,可求出任意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平均速度
B.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拉橡皮筋的細繩要稍長,并且實驗時  要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面平行;同時保證彈簧的軸線與細繩在同一直線上
C.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應先接通電源,再讓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必須要用天平測出下落物體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正弦交變電源與電阻R、交流電壓表按照圖1所示的方式連接,R=10Ω交流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10V.圖2是交變電源輸出電壓u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則:

(1)求通過R的電壓uR的周期T和角速度w
(2)求R兩端的電壓uR隨時間t變化的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