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圖所示,遙控電動賽車(可視為質點)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經(jīng)過時間t后關閉電動機,賽車繼續(xù)前進至B點后進入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的圓形光滑軌道,通過軌道最高點P后又繼續(xù)沿軌道運動并進入光滑的水平軌道CD,然后躍到水平軌道EF上(EF軌道足夠長).已知賽車在水平軌道AB部分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恒為車重的0.5倍,賽車的質量m=0.4kg,通電后賽車的電動機以額定功率P=20W工作,軌道AB的長度L=2m,圓形軌道的半徑R=0.5m,空氣阻力可忽略.D、E兩點間的高度差為h=0.45m,水平距離是s=1.8m.某次比賽,要求賽車在運動過程中既不能脫離軌道ABPCD、又能躍到EF軌道上.試求:

(1)賽車在P點處的最小速度;
(2)賽車電動機最短的工作時間.

分析 (1)根據(jù)重力提供向心力,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賽車在P點處的最小速度.根據(jù)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求出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結合動能定理求出P點的最小速度,抓住賽車在運動過程中既不能脫離軌道ABPCD,又能躍到EF軌道上,得出P點處的最小速度.
(2)根據(jù)動能定理,結合P點的最小速度,求出電動機工作的最短時間.

解答 解:(1)賽車要越到EF軌道,根據(jù)h=$\frac{1}{2}$gt2得:
t=$\sqrt{\frac{2h}{g}}$=$\sqrt{\frac{2×0.45}{10}}$=0.3s.
則平拋運動的最小速度為:v1=$\frac{s}{t}$=$\frac{1.8}{0.3}$=6m/s.
根據(jù)動能定理得:mg•2R=$\frac{1}{2}$$m{v}_{1}^{2}$-$\frac{1}{2}m{v}_{p}^{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p=4m/s.賽車要越過最高點,在最高點的最小速度為vp′,
根據(jù)mg=m$\frac{{v}_{p}^{′2}}{R}$
得:v′p=$\sqrt{gR}$=$\sqrt{10×0.5}$=$\sqrt{5}$m/s.
所以要求賽車在運動過程中既不能脫離軌道ABPCD,又能躍到EF軌道上,在P點的最小速度為4m/s.
(2)設工作的最短時間為t,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Pt-0.5mgL-mg•2R=$\frac{1}{2}m{v}_{p}^{2}$-0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0.56s.
答:(1)賽車在P點處的最小速度為4m/s;
(2)賽車電動機最短的工作時間為0.56s.

點評 本題考查了動能定理與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的綜合,綜合性較強,知道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運動規(guī)律,以及圓周運動向心力的來源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小車,裝有砂的砂桶通過細繩給小車施加一水平拉力,小車從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保持小車的質量M不變,第一次實驗中小車在質量為m1的砂和砂桶帶動下由靜止前進了一段距離s;第二次實驗中小車在質量為m2的砂和砂桶帶動下由靜止前進了相同的距離s,其中m1<m2<M.兩次實驗中,繩對小車的拉力分別為T1 和T2,小車、砂和砂桶系統(tǒng)的機械能變化量分別為△E1和△E2,若摩擦阻力的大小保持不變,不計繩、滑輪的質量及空氣阻力,則$\frac{△{E}_{1}}{△{E}_{2}}$=1,$\frac{{T}_{1}}{{T}_{2}}$=$\frac{{m}_{1}(M+{m}_{2})}{{m}_{2}(M+{m}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光滑半圓弧軌道半徑為R,OA為水平半徑,BC為豎直直徑.一質量為m的小物塊自A處以某一豎直向下的初速度滑下,進入與C點相切的粗糙水平滑道CM上,在水平滑道上有一輕彈簧,其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另一端恰位于滑道的末端C點(此時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若物塊運動過程中彈簧最大彈性勢能為EP,且物塊被彈簧反彈后恰能通過B點.己知物塊與水平滑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物塊離開彈簧剛進入半圓軌道時對軌道的壓力FN的大;
(2)彈簧的最大壓縮量d;
(3)物塊從A處開始下滑時的初速度v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A球從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某點由靜止開始滾下,然后進入足夠長的光滑水平面上,經(jīng)M點時速度大小不發(fā)生變化,方向立刻變?yōu)樗较蜃螅瓸球從M點開始向左做直線運動,g=10m/s2
(1)若A球從斜面上某一高處靜止?jié)L下,同時B球以v0=8m/s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A球的高度滿足什么條件,A、B兩球能發(fā)生碰撞;
(2)若A球從斜面上N點靜止開始滾下,MN=10m,B球同時從M點由靜止向左以加速度a=2m/s2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問:經(jīng)多長時間兩球相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神舟八號”宇宙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后又與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進行了二次完美對接.為了確保安全,此飛船沒有載人而是載了假人.假設“神舟八號”飛船在離地面高度為h的圓形軌道上穩(wěn)定運行,己知飛船的質量為m,地球半徑為R,地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引力常量為G,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推知( 。
A.地球的平均密度為$\frac{3g}{4πGR}$
B.飛船在上述圓軌道上運行的周期等于 $\frac{2π(R+h)}{R}\sqrt{\frac{R+h}{g}}$
C.飛船在上述圓軌道上運行的動能等于 $\frac{{mg{R^2}}}{2(R+h)}$
D.飛船在上述圓軌道上運行時其內的假人由于不受引力作用而處于失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下列螺旋測微器和游標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標上有20個等分刻度)的讀數(shù)分別為1.731~1.733mm和1.9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某同學使用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已知計時器打點頻率為50Hz.

(1)如圖2該同學得到一條紙帶,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在紙帶上連續(xù)取七個計數(shù)點,自A點起,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分別為2.04cm、4.06cm、6.05cm、8.04cm、10.06cm、12.05cm,則打E點時小車的速度為0.905m/s,小車的加速度為2.00m/s2
(2)該同學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的關系,應該保持小車質量M不變.
(3)該同學通過數(shù)據(jù)的處理做出了a-F圖象,如圖3所示,則
①圖中的直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時木板的右端墊得過高.
②圖中的力F理論上指D,而實驗中卻用A表示.(填字母符號)
A.砂和砂桶的重力            B.小車的重力
C.小車受到的摩擦力          D.繩對小車的拉力
③此圖中直線發(fā)生彎曲的原因是隨著F的增大不再滿足沙桶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所示,一根長為L、質量為m的導體棒折成直角,且ab=1.5bc,c端可繞水平軸自由轉動,a端用絕緣細線掛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空間存在著垂直導體棒平面向里的水平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當導體棒中通有電流時,它恰好ab保持水平靜止,如圖所示,則導體棒中的電流方向是c→b→a,電流大小為$\frac{3mg}{BL}$ (不計導體棒中電流產生的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圖甲所示的裝置驗證“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裝置右側部分沒有畫出,軌道傾角可調.

(1)他們提出了如下實驗方案:用鉤碼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繩拉小車,使小車產生加速度.第一次用質量為10克的鉤碼拉小車,小車上放質量為40克的砝碼;第二次用質量為20克的鉤碼拉小車,小車上放質量為30克的砝碼;第三次用質量為30克的砝碼拉小車,小車上放質量為20克的砝碼.每次實驗都保證小車與砝碼總質量M和鉤碼質量m之和不變.關于同學們提出的實驗方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填序號)
A.無需平衡摩擦力
B.無需考慮M>>m的條件
C.做實驗時應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
(2)圖乙是某次實驗中打出的紙帶的一部分,紙帶上的點是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計時點沒有畫出,測得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則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是0.80m/s2(計算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若在此次試驗中,所用鉤碼質量為20g,車上放入的砝碼質量為30g,取g=10m/s2,則實驗中所用小車質量為200g.
(3)圖丙的圖1、圖2分別是甲、乙兩個同學根據(jù)自己所測數(shù)據(jù)作出的a-F圖象.甲同學所作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可能是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乙同學所作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可能是摩擦力平衡過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