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為一正在測量中的多用電表表盤.
(1)如果是用×10Ω檔測量電阻,則讀數(shù)為60Ω.
(2)如果是用×1KΩ檔測量電阻,則讀數(shù)為6 KΩ.

分析 歐姆表指針示數(shù)與擋位的乘積是歐姆表示數(shù),根據(jù)圖示表盤讀數(shù).

解答 解:(1)如果是用×10Ω檔測量電阻,則讀數(shù)為6×10Ω=60Ω.
(2)如果是用×1KΩ檔測量電阻,則讀數(shù)為6×1kΩ=6KΩ.
故答案為:(1060;(2)6.

點評 本題考查了歐姆表讀數(shù),歐姆表指針示數(shù)與擋位的乘積是歐姆表示數(sh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小船過河時,船頭偏向上游與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對于靜水的速度為v,其航線恰好垂直于河岸.現(xiàn)水流速度稍有減小,為保持航線不變,且準時到達對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增大α角,增大vB.減小α角,減小v
C.減小α角,保持v不變D.增大α角,保持v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中,小磁針指向錯誤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F=10N的力分解為兩個力,其中F1的方向與F的方向夾角為300,要使F2為最小,則F1=5$\sqrt{3}$N,F(xiàn)2=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B.性質不同的力,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C.力可以用帶箭頭的線段表示
D.向上拋出的物體,在空中向上運動過程中,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電路如圖1所示.
(1)在閉合開關之前為了防止電表過載而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應放在左端處.(填“左端”或“右端”)
(2)現(xiàn)備有以下器材:
A.干電池1個;
B.滑動變阻器(0-50Ω);
C.滑動變阻器(0-1750Ω);
D.一只電壓表(0-3V);
E.電流表(0-0.6A);
F.電流表(0-3A).
則滑動變阻器應選用B,電流表應選用E
(3)如測得兩個電源的伏安特征圖線如圖2所示,由圖可知BC
A、電源a的內電阻較小,電動勢較大    B、電源a的內電阻較大,電動勢較大
C、電源b的內電阻較小,電動勢較小   D、電源b的內電阻較大,電動勢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2013年12月14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著陸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虹灣地區(qū),實現(xiàn)中國人的飛天夢想.該著陸器質量為1.2×103 kg,在距離月球表面100m處懸停,自動判斷合適著陸點后,豎直下降到距離月球表面4m時速度變?yōu)?,然后關閉推力發(fā)動機自由下落,直至平穩(wěn)著陸.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frac{1}{6}$倍,著陸器下降過程中的高度與時間關系圖象如圖4所示,則下述判斷正確的是( 。
A.著陸器在空中懸停時,發(fā)動機推力大小是1.2×104 N
B.著陸器從高100 m下降至4 m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8 m/s
C.著陸器著陸時的速度大約是3.65 m/s
D.著陸器著陸后,對月球表面的壓力是2×104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介質中形成一列簡諧波,t=0時刻的波形如圖中實線所示.

(1)若波向右傳播.零時刻剛好傳到B點,且再經過0.6s,P點也開始起振.
求:該列波的周期T;從t=0時刻起到P點第一次達到波谷的過程中,O點對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經過的路程s0各為多少?
(2)若此列波的傳播速度大小為20m/s,且波形由實線變?yōu)樘摼需要經歷0.575s時間,則該列波的傳播方向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一質量m=1.0kg的砝碼懸掛在輕繩PA和PB的結點處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P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PB沿水平方向.一質量M=10kg的木塊與PB相連,靜止于傾角為37°的斜面上.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輕繩PA,PB中拉力的大。
(2)木塊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彈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