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臺面上靜置一質量mA=0.9kg的長木板A,A的右端用輕繩繞過光滑的輕質滑輪與質量mC=0.9kg的物體C拴接,當C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高為h=0.4m時,在木板A的最后端輕放一質量為mB=3.6kg小物塊B(可視為質點),A、B間的摩擦系數(shù)μ=0.25,最后B恰好未從木板A滑落,g取10m/s2
(1)剛放物塊B時,A的速度大;
(2)木塊A的長度L;
(3)若當B輕放在木板A的最右端的同時,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其他條件不變,在保證B離木板A的條件下,則A、B間因摩擦產生熱量的最大值Qm是多少?

分析 (1)開始時,以A與C組成是系統(tǒng)為研究的對象,C下降的過程中,拉著A一起運動,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由此即可求出速度;
(2)將B放在A上后,B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獲得加速度,同時對A與C進行受力分析,得出A與C的運動狀態(tài),最后結合相對運動,求出A的長度;
(3)在保證B離木板A的條件下,A、B間因摩擦產生熱量的最大值Qm是摩擦力與A的長度的乘積.

解答 解:(1)以A與C組成是系統(tǒng)為研究的對象,C下降的過程中,拉著A一起運動,只有重力做功,則:
${m}_{C}gh=\frac{1}{2}({m}_{A}+{m}_{C}){v}_{0}^{2}$
解得:v0=2m/s
(2)將B放在A上后,B受到摩擦力的作用,A與B之間有摩擦力:
f=μmBg=0.25×3.6×10N=9N,
C的重力:GC=mCg=0.9×10N=9N,
設此時A與C仍然一起做加速運動,則:(mA+mC)a=mCg-f=9N-9N=0N
所以將B放在A上后,A與C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B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
${a}_{B}=\frac{f}{{m}_{B}}=\frac{9}{3.6}m/{s}^{2}=2.5m/{s}^{2}$
B與A的速度相等需要的時間:$t=\frac{{v}_{0}}{{a}_{B}}=\frac{2}{2.5}s=0.8$s
此過程中A 的位移:x1=vt=2×0.8m=1.6m
B的位移:${x}_{2}=\frac{1}{2}{a}_{B}{t}^{2}=\frac{1}{2}×2.5×0.{8}^{2}m=0.8$m
由于最后B恰好未從木板A滑落,所以A的長度等于A與B的位移的差,即:
L=x1-x2=1.6m-0.8m=0.8m
(3)在保證B離木板A的條件下,A與B的相對位移始終等于A的長度,與運動的時間無關,所以A、B間因摩擦產生熱量的最大值Qm是:
Q=f•L=9×0.8J=7.2J
答:(1)剛放物塊B時,A的速度大小2m/s;
(2)木塊A的長度L是0.8m;
(3)若當B輕放在木板A的最右端的同時,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其他條件不變,在保證B離木板A的條件下,則A、B間因摩擦產生熱量的最大值Qm是0.72J.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能夠正確地受力分析,得出把B放在A上后,A與C組成的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運用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B的加速度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矩形線圈的面積S=10-2m2,它和勻強磁場方向之間的夾角θ1=30°,穿過線圈的磁通量Φ=1×103Wb,由此可知,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2×105T;若線圈以bc邊為軸從圖示位置開始轉過180°,則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的變化為-2×103Wb;若線圈平面和磁場方向之間的夾角變?yōu)棣?SUB>2=0°,則Φ=0W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某恒星附近有一顆衛(wèi)星,它繞該恒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是T,設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該恒星的平均密度為$\frac{3π}{G{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α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α粒子很難進入原子內部
B.比結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結合得越牢固
C.裂變反應有質量虧損,質量數(shù)不守恒
D.γ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
E.玻爾理論的假設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氫原子從n=4的狀態(tài)躍遷到n=2的狀態(tài)時要吸收光子
B.β衰變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的中子轉化成質子和電子所產生的
C.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交變電流的頻率與匝數(shù)成正比,即$\frac{{f}_{1}}{{f}_{2}}$=$\frac{{n}_{1}}{{n}_{2}}$
D.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交變電流的電壓與匝數(shù)成正比,即$\frac{{U}_{1}}{{U}_{2}}$=$\frac{{n}_{1}}{{n}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若測定紅光的波長,應選用紅色的濾光片.實驗時需要測定的物理量有:雙縫到屏的距離L和n條條紋間距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一閉合金屬圓環(huán)用絕緣細線掛于O點,將圓環(huán)拉至某一位置并釋放,圓環(huán)擺動過程中(環(huán)平面與磁場始終保持垂直)經過有界的水平勻強磁場區(qū)域,A、B為該磁場的豎直邊界,若不計空氣阻力,則( 。
A.圓環(huán)向右穿過磁場后,還能擺至原來的高度
B.在進入和離開磁場時,圓環(huán)中均有感應電流
C.圓環(huán)進入磁場后,離最低點越近速度越大,感應電流也越大
D.圓環(huán)最終將靜止在最低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今年來,我國軍隊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軍事演示,如圖所示,在某次軍事演習中,一輛戰(zhàn)車以恒定的速率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行進,則戰(zhàn)車在哪一點對路面的壓力最大( 。
A.a處B.b處C.c處D.d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為一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O、A、B、C、D、E、F為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已知xOA=2.00cm,xOB=6.50cm,xOC=13.50cm,xOD=23.00cm,xOF=49.50cm,由于不小心把墨水弄到紙帶上,其中E點被污染,不知具體的位置.

①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
②紙帶左端與小車相連,可判斷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填“勻加速”或“勻減速”)
③由以上數(shù)據(jù)求出小車的加速度2.50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④E點到D點的位移xDE=12.0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