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質(zhì)量為20t的車廂以0.20m/s2的加速度沿水平路面前進時,所受阻力是車重的0.02倍,則車廂所受到的牽引力是8000 N.

分析 根據(jù)阻力的大小,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車廂受到的牽引力大小.

解答 解: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F(xiàn)-f=ma,
則F=f+ma=0.02mg+ma=20×103×(0.2+0.2)N=8000N.
故答案為:8000N.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得基本運用,知道加速度與物體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與質(zhì)量成反比,基礎(ch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1、m2的兩小球A、B靜止在光滑斜面的最低點和最高點,將B球從靜止釋放的同時,將A球以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v0射出.經(jīng)t=0.5s時,兩球相碰,碰撞時間極短,碰后兩球粘在一起,恰好能到達斜面最高點.已知m1=2m2,斜面傾角為37°,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忽略空氣阻力.
(1)求A球的初速度v0
(2)若碰撞過程中產(chǎn)生的內(nèi)能為2.7J,確定兩球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在傾角θ=30°的足夠長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質(zhì)量m=1kg的物體被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8N推著沿斜面以v=4m/s的速度勻速上滑,某時刻突然撤去推力F,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g取10m/s2,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A.撤去推力F后,物體還可以沿斜面上滑2m
B.撤去推力F后,物體將沿斜面上滑,最后靜止在斜面上
C.在撤去推力F后的瞬間,物體所受合力為5N
D.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frac{\sqrt{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一端封閉的玻璃管管口豎直向下放置,玻璃管下端有一段水銀柱,將一段氣體封閉在玻璃管上端,如圖所示,沿圖中CD處將管子截斷,則剩下的水銀柱會( 。
A.上升B.下降C.不動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將質(zhì)量為M的U形框架開口向下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輕彈簧1,2,3將質(zhì)量為m的小球懸掛起來.框架和小球都靜止時彈簧1豎直,彈簧2、3水平且長度恰好等于彈簧原長,這時框架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M+m)g.現(xiàn)將彈簧1從最上端剪斷,則在剪斷后瞬間(  )
A.框架對地面的壓力大小仍為(M+m)gB.框架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0
C.小球的加速度為0D.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虛線AB和CD分別為橢圓的長軸和短軸,相交于O點,兩個等量同種正點電荷分別處于橢圓的兩個焦點M、N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B兩處電勢、場強均相同
B.C、D兩處電勢、場強均不同
C.帶負電的試探電荷在O點的電勢能大于在C點的電勢能
D.在虛線AB上O點的場強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油膜法估測分子直徑”的實驗中:
①下列關(guān)于油膜法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
A.可以直接將油酸滴到淺水盆中進行實驗
B.實驗中撒痱子粉應該越多越好
C.該實驗中的理想化假設(shè)是將油膜看成單分子層油膜
D.實驗中使用到油酸酒精溶液,其中酒精溶液的作用是可使油酸和痱子粉之間形成清晰的邊界輪廓
②某老師為本實驗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實驗室配備的器材有:面積為0.25m2的蒸發(fā)皿,滴管,量筒(60滴溶液滴入量筒體積約為1毫升),純油酸和無水酒精若干等.已知分子直徑數(shù)量級為10-10m,則該老師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濃度(油酸與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比)至多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實際電流表有內(nèi)阻,測量電流表G1的內(nèi)阻r1采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可供選擇的器材如下:
①待測電流表G1:量程為0~5mA,內(nèi)阻約為300Ω
②電流表G2:量程為0~10mA,內(nèi)阻約為40Ω
③定值電阻R1:阻值為10Ω
④定值電阻R2:阻值為200Ω
⑤滑動變阻器R3:阻值范圍為0~1000Ω
⑥滑動變阻器R4:阻值范圍為0~20Ω
⑦干電池E:電動勢約為1.5V,內(nèi)阻很小
⑧電鍵S及導線若干
(1)定值電阻R0應選④,滑動變阻器R應選⑥.(在空格內(nèi)填寫序號)
(2)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圖甲要求,在圖乙中連接實物圖.
(3)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為電路安全,先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調(diào)到左端)
②閉合電鍵S,移動滑片P至某一位置,記錄G1和G2的讀數(shù),分別記為I1和I2;
③多次移動滑動觸頭,記錄各次G1和G2的讀數(shù)I1和I2;
④以I1為縱坐標,I2為橫坐標,作出相應圖線,如圖丙所示.
⑤根據(jù)I1-I2圖線的斜率k及定值電阻R0,得到待測電流表G1的內(nèi)阻表達式為r1=($\frac{1}{k}$-1)R0.(用k、R0表示)
(4)若測定G1表的內(nèi)阻r1為290Ω,用它改裝成如圖丁的一個多量程多用電表,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測量都各有兩個量程(或分度值)不同的檔位.1、2兩個檔位為電流表檔位,其中的大量程是小量程的10倍.
①關(guān)于此多用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D
A.當轉(zhuǎn)換開關(guān)S旋到位置4時,是電阻檔
B.當轉(zhuǎn)換開關(guān)S旋到位置6時,是電壓檔
C.轉(zhuǎn)換開關(guān)S旋到5的量程比旋到6的量程大
D.A表筆為紅表筆,B表筆為黑表筆
②圖中的電源 E′的電動勢為9.0V,當把轉(zhuǎn)換開關(guān)S旋到位置4,在AB之間接900Ω電阻時,表頭G1剛好半偏.已知之前的操作順序和步驟都正確無誤.則R5=29Ω,R6=261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將做直線運動的質(zhì)點的位置變化描述在如圖所示的坐標軸上,x1、x2、…、xn-1、xn分別為質(zhì)點在第1s末、第2s末、…、第(n-1)s末、第ns末的位置坐標,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0~x2為前2s內(nèi)的位移B.0~xn-1為第(n-1)s內(nèi)的位移
C.x2~xn為第2s內(nèi)的位移D.xn-1~xn為第ns內(nèi)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