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上A、B兩端點間距L=4m,半徑R=0.7m的光滑半圓形軌道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下端與傳送帶B相切.傳送帶以v0=5m/s的速度沿圖示方向勻速運動,質量m=1kg的小滑塊由靜止放到傳送帶的A端,經(jīng)一段時間運動到B端,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取g=10m/s2
(1)求滑塊到達B端的速度;
(2)求滑塊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滑塊與傳送帶間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
(3)僅改變傳送帶的速度,其他條件不變,計算說明滑塊能否通過圓軌道最高點C.

分析 (1)滑塊在傳送帶上運動需要判定是否有勻速階段;
(2)摩擦生熱等于滑動摩擦力乘以相對位移;
(3)若全程勻加速,可計算出滑塊在B點時的速度,與剛好能到達C點時B的初速度作比較,若為大于關系,即可行.

解答 解:(1)滑塊在傳送帶上先向右做加速運動,設當速度v=v0已經(jīng)運動的距離為x,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μmgx=\frac{1}{2}m{v}_{0}^{2}-0$
    得x=2.5m<L,所以滑塊到達B端時的速度為5m/s;
    (2)設滑塊與傳送帶發(fā)生相對運動的時間為t,則v0=μgt
     滑塊與傳送帶之間產(chǎn)生的熱量Q=μmg(v0t-x)
     解得Q=12.5J
   (3)設滑塊通過最高點C的最小速度為vc;
  經(jīng)過C點,根據(jù)向心力公式mg=$\frac{m{v}_{C}^{2}}{R}$;
    由B至C過程,由動能定理-mg2R=$\frac{1}{2}m{v}_{C}^{2}-\frac{1}{2}m{v}_{B}^{2}$;
   解得經(jīng)過B的速度${v}_{B}=\sqrt{35}m/s$;
   由A至B過程,若滑塊一直加速,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μmgL=\frac{1}{2}m{v}_{t}^{2}$;
   解得${v}_{t}=\sqrt{40}m/s$;
  由于vt>vB,所以僅改變傳送帶的速度,滑塊能通過圓形軌道的最高點.
答:(1)滑塊到達B端時的速度為5m/s;
    (2)滑塊與傳送帶間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12.5J;
    (3)僅改變傳送帶的速度,其他條件不變,滑塊能通過圓軌道最高點C.

點評 本題考查模型為傳送與外軌道,關鍵在于傳送上物體運動過程的確定,以及圓形軌道剛好通過最高點時速度的計算,還需要注意動能定理使用時與運動過程的對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真空中兩個相同的金屬小球A和B,帶電荷量分別為QA=+2×10-8C和QB=+4×10-8C,相互作用力為F.若將兩球接觸后再放回原處,則它們之間的作用力將變?yōu)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frac{9}{8}F$B.FC.$\frac{F}{8}$D.$\frac{2}{3}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一次耐力跑測試中,運動員某段時間內(nèi)的v_t圖象如圖所示,有圖可得 ( 。
A.前5s內(nèi)運動員的加速度5m/sB.10~25s內(nèi)運動員的位移200m
C.25~30s內(nèi)運動員向反方向運動D.25~30s內(nèi)運動員加速度大小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兩個相同的圓形線圈,通以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電流I1和I2,如圖所示.先將兩個線圈固定在光滑絕緣桿上,問釋放后它們的運動情況是( 。
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
C.加速度大小相等D.電流大的加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回旋加速器是用來加速帶電粒子的裝置,如圖所示,如果用同一加速器分別加速氚(${\;}_{1}^{3}$H)和α粒子(${\;}_{2}^{4}$He),則它們所加的高頻交變電流的周期之比為3:2,獲得的最大動能之比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兩名筑路工人在長300m的隧道中作業(yè),所處位置離右隧道口75m,他們突然發(fā)現(xiàn)一輛汽車在離右隧道口150m處向隧道駛來.由于隧道內(nèi)較暗,司機沒有發(fā)現(xiàn)這兩名工人,為了安全,這兩名工人同時以最大的速度8m/s向隧道外跑,一名向左,一名向右.已知汽車的行駛速度為54km/h,問他們兩個能否安全跑出隧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1時定值電阻,R2是壓敏電阻(所受壓力越大阻值越小),電源的內(nèi)阻不能忽略.閉合開關S,先逐漸增加R2表面的載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過R2的電流減小B.電源的路端電壓減小
C.通過R1的電流方向向左D.電源的總功率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為了測定電流表A1的內(nèi)阻,某同學采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電路.其中:
A1是待測電流表,量程為300μA,內(nèi)阻約為100Ω;
A2是標準電流表,量程是200μA;
A1是電阻箱,阻值范圍是0~999.9Ω;
A2是滑動變阻器;
A3是保護電阻;
E是電池組,電動勢為6V,內(nèi)阻不計;
S1是單刀單擲開關,S2是單刀雙擲開關.
(1)實驗中滑動變阻器采用限流接法(填“分壓”或“限流”).
(2)請將該同學的操作補充完整:
①連接好電路,將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移到最左端(填“左端”或“右端”);將開關S2扳到接點a處,接通開關S1;調整滑動變阻器R2,使電流表A2的示數(shù)是150μA.
②將開關S2扳到接點b處,保持R2不變,調節(jié)電阻箱R1,使電流表A2的示數(shù)仍是150μA.③若此時電阻箱各旋鈕的位置如圖2所示,則待測電流表A1的內(nèi)阻Rg=86.3Ω.
(3)上述實驗中,無論怎樣調整滑變阻器R2的滑動位置,都要保證兩只電流表的安全.在下面提供的四個電阻中,保護電阻R3應選用B.(填寫阻值前相應的字母)
A.300kΩ  B.30kΩ  C.15kΩ  D.150k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有一極地氣象衛(wèi)星運行軌道是圓形的(經(jīng)過地球的兩極地區(qū)上方),它的周期為地球同步衛(wèi)星周期的一半,分別在每天(即衛(wèi)星兩個周期)兩次經(jīng)過某地面同一地點的上方,為拍攝同一地區(qū)上方的云層變化提供了方便.下列關于該氣象衛(wèi)星和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比較正確的是( 。
A.軌道半徑之比為$\root{3}{2}$:2
B.線速度之比為2:1
C.質最相同的上述氣象衛(wèi)星和地球同步衛(wèi)星相比,氣象衛(wèi)星的機械能大
D.質量相同的上述氣象衛(wèi)星和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動能之比為$\root{3}{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